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向天平军节帅康承诲讨要朱瑄、朱瑾、朱琼、朱裕、朱罕五兄弟,还有向其它几镇讨要了一些幕僚。

各镇看到李璟这副吃相,都有些惊讶。

镇国军有粮,而且也愿意卖粮,只是这粮食价太高,一石要六贯不说,还得各镇自己前来领取运输。另外最让各镇退却的还是李璟的各种各样的附加条件,有的是讨要镇中部下幕僚武将,有的则是索要工匠,还有诸多种种要求,让他们都只得放弃了向李璟买粮之事。

不过,其它各镇退却了,张泰代表着天子却还是没有走,等着李璟的答复。

张泰开的口实在是太大了,一开口就要五百万石粮。李璟清楚这是田令孜从中做鬼,但他也不能完全拒绝。想来想去之后,李璟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镇国军向朝廷输送一百万石粮,但粮食需要朝廷自己来运。同时,镇国军向朝廷进贡价值两百万贯的玻璃,当然,这是李璟以最高价格计算的,如果出售给那些商人,也就百万贯左右。另外,李璟还进贡登州盐五十万石,另有一批酒、茶、香水、千里镜、战马等少量珍贵之物。

李璟将这批物资计算标价为一千万贯,可以称的是上历来进贡最多的一次了。不过李璟肯拿出这么多钱粮来,也不是白给的。首先要求田令孜将莱州刺史之位交给李璟兼任,并将莱州划归到镇国军下,原莱州刺史薛崇死于黄巢之手,李璟也打算这一次把莱州给吞并。莱州紧邻登州,拥有掖县、胶水、昌阳、即墨四县,州城掖县被李璟实际控制,剩下三县现在王敬武的占据下几乎成了废墟。

虽然莱州如今人口凋敝,田地荒芜,但镇国军如果能借此机会从田令孜手上占据,意义也是很大的。拥有莱州,就能给登州一个更好的屏障,而且莱州多金矿,土地也不少,能接纳安置更多的百姓。

李璟只要莱州,而没有索要淄青其它的地盘,也是不想太触动田令孜,让他太过防范。

到了六月底,贺礼宾客多数已经返回,崔安潜等节帅也已经派人前来运粮。长安的田令孜最后也同意了李璟的提议,李璟兼任莱州刺史。

办了一场盛大的婚宴,收的礼不少,可李璟也被迫卖了二百万石粮食,让他肉痛不已。

二百万石粮食卖的价虽高,可那不能李璟稍减肉痛,真正让李璟好过一些的,还是把赵犨一族给留在了登州,另外又弄来了朱瑄朱瑾兄弟,再有就是从田令孜手上拿下了莱州。

镇国军一下子完全占有的州有了四个,莱州、登州、金州、平州,还有淄青镇的十五县之地,镇国军的地盘已经越来越大,初步有了一个强藩的底子,拥有了三十个县。

七月初,夏收结束。

今年镇国军的夏收获得了丰收,有了水利之便,再加上优选好的种子,产量大增。

大面积种植的高产占城稻,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三石多,另外麦子和粟也收获惊人。除了薯药和芋头得更晚收获,初步统计,镇国军今年夏收收获了七百万石粮食。

另外捕鱼队也是不断的捕鱼,制成了大量的罐头和咸鱼、熏鱼。养殖场的收获也是巨大,而李维在契丹也是收获良多。

这段时间镇国军也是源源不断的从新罗、东南、安南之地购进粮食。镇国军虽然刚卖掉两百万石粮食,但储量依然丰富,不减反增。

而去年推迟到现在的出兵计划,现在也正式提上议程。

这一年来,镇国军和平卢军也经过了最初的整合,在一年的训练中,显露出有索的训练。特别让李璟满意的是,经过不断的整合微调,镇国军和平卢军已经不再那么界线分明,两支军队虽然还保持着各自的军号,但却已经不分彼此,真正掌控到了手中。比起一年前,镇国军的战斗力飙升。可以说,李璟现在已经不怕打真正的硬仗大仗了。

而团结军和乡军的训练也十分不错,团结军具备了预备军的条件,乡军也初具战斗力。

辽南的道路已经修建完成,十丈宽的大道,可以让军队迅速的北上。另外一左一右的复州河与碧流河也都疏通完毕,水军和造船厂,打造了大批的平底运输船。而在巍霸山城等前线城池,一座座仓库,已经全部填满了自登州、辽南运来的各种战备物资。

一切准备妥当,只等李璟传下出兵军令。

第589章 集结号

夏收之时,整个镇国军下各州县的所有学校都放了半个月的农忙假。

镇国军下的各个学校自已也都有校属公田,而且粮田还不少。校田平时有一些校工耕种,学生们每周也都会有半天的劳动课,轮流帮助耕种。到了夏收秋收时,更是会停课抢收。学校的校田种植着蔬菜和水稻、粟米、麦子,土地产出多是供给老师和学生食用。

登州军校拥有一万名学生,算是规模最大的几个学校,因此他们也拥有一块极大的校属田地。郭涛等学生休课下地夏收,一直忙碌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才完成了夏收和随后的第二季作物的种植。虽然比较累,不过倒没有人偷懒。

等忙完一切后,半月的农忙假还剩下了五天时间,校长和军代表宣布放学生们回家休息,等假期满后再回校开课。

这天正好是周末,郭涛寄养家的义兄义姐们也都会一起回家,按照惯例,吃一顿团圆饭。就在大帅的那盛大热闹的婚宴前一个月,郭涛的长兄郭威正式迎娶了上司队头的女儿刘氏入门。说起来,刘氏今年刚二十,刘队头以前老家在徐州,和养父刘大眼原籍倒是同乡。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刘队头最后把已经双十年华,但却很是贤惠的女儿嫁给了下属伍长郭威。

郭涛很是喜欢这个嫂子,平时总是微笑着,而且十分手脚勤快,一天到晚总是忙个不停。嫂子算不上太漂亮,但却有着让所有人称赞的孝顺贤惠以及勤俭持家。

听说嫂子以前是在登州医院做事,眼下婚后暂时还没去上班,听养母说大哥打算先让大嫂生个孩子先。因此,这段时间大嫂便一直在家做家务。

他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等看到煤球炉上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大砂锅里翻滚着的肉汤,郭涛立即听到自己的肚子一起咕嘟咕嘟的响了起来。忍不住就伸手拿起旁边的勺子,舀了一勺汤,用力的吹了几口,也等不及凉,一口就喝了下去。

“哎呀,小涛回来了啊,肚子饿的话,有刚煮好的薯药粥,要是你喜欢吃芋泥也有。爹娘他们可能还要晚点回来,你先吃点垫下肚子吧。”大嫂刘氏从院子里走了过来,有些溺爱的冲他笑了笑,就如同是对待她娘家的弟弟妹妹一样。郭涛见过大嫂家的人,刘队头四十出头,大嫂是最大的孩子,下面还有三女三子,都是十多岁,最小的儿子还穿着开裆裤。

郭涛有些不太好意思和大嫂单独相处,他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初级童军了,正是对男女之事懵懂的时候。

“不了,我还是等大家一起回来吧。”

“小涛已经是大人了呢,我都忘记你可是中队长呢,手下管着一百号人呢,咱家就你官最大。你大哥才是伍长,你二哥只是二等兵,将来你肯定更有出息。”刘氏一边围着围裙,一边笑着说道。

“嫂子说笑了,我们那是童军,和正规军是不一样的。离毕业,我还得上六年学呢,到时毕业后进入镇国军中,也只是一个下士而已。大哥现在就是下士了,等六年后,可能已经越过士官,成为军官了。”

刘氏脸上笑意更浓,“你大哥虽然现在是下士,可比不得你,他吃亏在以前没识过字。现在军中虽然天天晚上学字,可年纪大了,学不进去。”

郭涛也放了书包,挽起袖子帮忙洗菜烧火,半个时辰之后,郭涛的养母王氏和两位义姐也一起回来了。登州工坊的女工们傍晚一般都要比男工们早一刻钟放工,就是让他们早点回家做晚饭。

三人回家后,也到厨房里帮着忙碌起来,再过了一刻钟,养父郭大眼也从码头下工回来了。等天色擦黑,饭菜已经做好了的时候,郭威和郭雄兄弟俩一边说笑着一边搭伴回来了。

郭威的个子十分魁梧,人高马大,有七尺出头,郭雄与郭威面目有几分相似,不过人却精瘦了一些,脸色有些腊黄。郭威红脸膛,郭雄黄脸膛,据说是小时候郭雄生过一场大病,身子便比郭威差了不少。

郭威穿着捧日军的赤红镶青边的制服,大夏天,只套了一件窄袖缺胯袍和一条大口裤,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精装的胳膊,胸口的领子也扯的很开,露出那长着茂密黑胸毛的宽阔胸膛。不过腰间却挂着一条黄色的牛皮带,上面挂着一把标准的横刀。而全身上下最引人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