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当他无数次一遍遍听到李璟势力不断壮大,甚至已经功封异姓王之时,他本以为这辈子有李璟在,他再也无法踏入中原半步。甚至在听说鞑靼人找了李璟做靠山之后,他甚至一再下令约束部下不得再去找鞑靼人的麻烦。

没想到的是,河北四镇居然反了,这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重返中原的机会。

在他的一番运作之下,终于与杨复恭兄弟达成了联盟,最终得到了一个光明正大重返中原的机会。

朝延的派来的使者正高声宣读着圣旨,皇帝赦免李克用和沙陀一族的所有罪责。同时,皇帝封李克用阴山都督、沙陀军使、阴山以北行营节度使、并加河北西面行营副都统之职,正式调李克用以及沙陀军入关平河北叛乱。

前来传旨的太监陈景思,也是朝廷新任的沙陀军监军使,宣完圣旨之后,笑着对李克用道:“此次陛下赦免沙陀,重用都督,陛下和朝廷可谓是天恩浩荡,接下来,可就要看都督的忠心表现了。”

李克用捧着圣旨,那张被塞外朔风吹的黝黑的脸上一只独眼闪过一道坚定的目光,斩钉截铁般道:“李克用誓死为陛下和大唐效力,绝不辜负陛下圣恩!”

第665章 高骈丧胆

延英殿。

皇帝今日身穿一袭玄色衣裳,头束金冠,腰间更佩了一把尚方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天子清瘦了许多,但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逼人英气。遇刺以来,年青的皇帝似乎转眼之间就成熟了许多,开始真正关心起了军政之事。

好长一段时间,皇帝也不再击球、赌鹅、看戏、下棋。皇帝几乎每天都要在延英殿召见重臣,平时的活动爱好,也全部改为了骑马射箭击剑。

所有人都惊叹,皇帝简直就是变了一个人一般。

不过此时殿内,面对着枢密院使杨复恭刚刚奏报的几条军情急报,皇帝的脸色却变得阴霾起来。

首先,前段时间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骈,在淮南集结了十一万兵马,包括李璟调派南下的四万镇国军,大举南下江西进剿黄巢。

一开始,高骈部下号称双璧之一的大将张璘杀过长江,黄巢派义军大将王重霸迎战,结果一战而败,战败投降。黄巢亲自率军迎击,结果再战再败,部下大将常宏又率众投降。黄巢只好退守饶州。

高骈这次南下,作战十分积极,丝毫不给黄巢喘息的机会。

大将张璘更是乘胜挥师而进,直攻饶州,黄巢只得再次率军迎战,与张璘大战于大云仓,结果三战三败,一路退守江西信州。

张璘咄咄逼人,率军直抵信州城外。

就在这个时候,信州恰好又闹起瘟疫,一路败退入城的黄巢大军不到几天就倒下了两三成,义军士气大弱。

远在长安的天子接到高骈的这几封接连捷报的时候,都已经兴奋万分。认为黄贼终于到了末路,歼灭这些贼寇指日可待了。为此,皇帝还下旨大大嘉奖高骈与诸将士,更给高骈进位太尉。期待着高骈这位名将这次能迅速的灭掉黄贼,解决东南大祸。

信中城中的黄巢被困。打不赢,跑不掉,便重施故伎,向张璘请降。

黄巢送给张璘一大堆的财宝,请求张璘休战两天,原因则是他要向高骈请降。

只是停战两天。就能得这么一大笔钱,张璘答应了。

而高骈听到黄巢要降的消息后,却是冷笑着根本不信。

相信黄巢会投降,母猪都会上树。

高骈自认为识破了黄巢的诡计,这时转念一想,也许黄巢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不过他根本不想接受草贼的投降,便想来个将计就计。

黄巢在给高骈的请降信中,表示愿意投降高骈,不过希望高骈能够向朝廷举荐,帮他谋一个节度使的职位。

高骈马上给黄巢回信,把黄巢的请求一口答应了下来,让黄巢前往扬州投降招安。

同时。高骈立即给朝廷上奏,向皇帝一口保证,黄巢马上就要被他消灭。因此,其它各镇的兵马请朝廷调回本镇。这封奏折传到长安,举朝又是一片欢腾。这个时候河北四镇反,朝廷正是处处用兵之时,如果昭义几镇兵马能调回,自然是好事。对于高骈的话,朝廷上都没有人怀疑,毕竟高骈这些年。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南诏人,几乎都是战无不胜,从来没有让朝廷失望过。宰相卢携更因为“荐人得当”而趾高气扬,一时之间,朝廷都认为草贼指日可待。便马上下令调昭义、感化、义武三镇,还有正率着舰队在长江中给商船护航的镇国军,让他们撤兵返回本镇。

各镇接到高都统的命令,各自返回离开江西战场。

结果黄巢利用这段时间治好了伤病士兵,鼓舞恢复了士气。然后,等诸镇兵马离开后,黄巢撕掉了高骈的信,再次对唐军宣战。

被戏耍了一遍的高骈大怒,令张璘进攻。结果,锐气全无的黄巢克星张璘,与军心士气正盛,满情报复怒气的义军展开决战。

结果,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人,黄巢大胜,而张璘阵亡,淮南军大败,长江以南的讨贼官军再不能抵挡黄巢。

大胜之后,黄巢顺势连下浙东的睦州,婺州、宣州,并随后在采石渡口北渡长江,一举直接杀到了淮南镇天长、六合。距离高骈的帅府扬州只有五十里。

这个时候,高骈手下的原草军票帅毕师铎力劝高骈出击迎战,并召胡豆洲的镇国军登陆扬州助战。

不过高骈却并没有接受他的进言,反而将剩下的淮南军都收缩于扬州附近,不但主动的让出了黄巢北上的大道,而且把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调到了扬州东面的海陵,重兵把守,防范长江口的镇国军这个时候登陆扬州。

同时,为了推卸责任,高骈派八百里加急向朝廷告急。

在告急表章中,高骈夸大其辞:“黄巢大军多达六十万,已屯驻天长,距离臣防守的扬州已经不到五十里了!”

长安城中还没有来的及高兴多久,各镇的兵马甚至还没有返回本镇,结果高骈竟然已经被打的不敢出扬州,甚至还敢上奏折,厚颜说草贼有六十万?

黄巢在进攻荆门时有众三十万,结果一战被崔芸卿和刘巨容歼灭、俘虏差不多二十万。剩下十万逃到江西,攻城掠地十五州之后,才又恢复二十万众。

随后被张璘三战三败,再加上瘟疫,剩下不过十万人左右。

十万贼寇,高骈居然好意思说六十万众。

而且这个时候高骈手上依然握有差不多五万兵马,而且在长江口的镇国军还有两万余众,另外长江南岸的周宝,手里也有三万余众。

只要高骈肯战,官军依然比黄巢实力强劲。毕竟黄巢虽有十万,可其中很多并非老卒,不过是些新裹挟的青壮而已。

皇帝的脸色变的很阴霾!

原来视之为国之干城的李璟,在关健的时候玩起了拥兵自重,态度暧昧,抬头观望。

现在,连他最后视之为柱国的高骈,居然也开始玩起了拥兵自重。

看着高骈的这封谎言连篇的奏章,御座上的一心发愤图强的天子李儇,心情五味杂陈。刚刚还一片山河无限娇,俯瞰满园春光无限好。转眼之间,已经跌至谷底只见黑云压城城欲摧。

无数的告急奏章加急送到了长安,黄巢大军已经逼近了淮河。

到了此时,皇帝连追究高骈的责任也没法提了。高骈远在扬州,山高皇帝远。现在河北反了,黄巢北上,李璟拥兵不进,这个时候,朝廷既不管斥责李璟,当然也不敢骂高骈了。

何况势已至此,追究责任也是缓不济急,当下最要紧的事,是怎么对付即将北来的黄巢。李儇以期待的目光环视诸臣。

河南可是黄巢的老家,这一带被草贼几度横行,加上之前的旱灾、蝗灾、水灾以及后来的大饥荒、兵灾,河南中原地带,早已经千疮百孔,民心也最是不安稳。隔着条黄河,河北四镇反了。若是让黄巢再杀到河南老家曹、濮,那到时草贼乱军与河北叛军可就连成一块了。

殿中的诸大臣们现在都是眉头紧急,忧心忡忡。若是河南河北都落在了叛贼逆臣手中,这可就不再是小事了。那个时候,整条运河都将被他们控制,黄河、济河、南北运河,都将落入贼手。失去了这几条动脉,长安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宰相豆卢瑑提议,授黄巢岭南东道节度使,让他去广州。黄巢一直都想当个节度使,当初也求过广州节度使。如今我们干脆授予他节度使之位。也不再要求他交出兵马,让他直接带兵去广州上任。

如此一来,黄巢前往岭南,远离中原与洛阳、长安,这样朝廷便能腾出手来先解决掉河北四镇。等那时,朝廷再调诸道兵马围剿黄巢,把这个私盐贩子灭了。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