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8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夫人有些迷惑,但刚才听到二人说到秦王,便猜测此事十有八九是与李璟有关了。而且丈夫看过信后如此激动高兴,真是多年未见了,再想想丈夫先前还在操心国心,言称当今天只有秦王能救天下,莫非,秦王出兵勤王,要收复两京了?

郑畋一通大笑之后,心情舒畅了许多。

等夫人离去后,郑畋拉着幕僚之手在书房坐下。

他直盯着幕僚,“先生跟随某也有十多年了吧?”

“算来已有十八年了!”须发花白的幕僚年纪与郑畋差不多,都是年近花甲。两人相识多年,也算是老友了。

幕僚知道郑畋语中之意,坦然道:“其实某也是新近结识了几个朋友。”

“这朋友是秦王的人吧。”

“嗯!”幕僚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郑畋沉默了一会,然后轻笑出声,“以后老夫与秦王之间,就由老友安排联络了。”

第771章 一夜变幻大王旗

书房中与幕僚老友举杯小酌,只饮三杯,不过郑畋却醉的厉害,至夜上掌灯时分,幕僚告辞而去。郑夫人亲自舒服郑畋洗漱歇息,半夜时郑畋醒来独坐书房中,又取出李璟亲笔信反复观看,长叹不已。心中思忖:“李唐天下糜烂,当今天下也唯有李璟手中有精兵强将,可以挽救天下。但吾观李璟此人,虽一直以来坚守君臣名份,坚树李唐旗号,可此人行事,却并非一心忠于王事者。若比起来,倒与那汉末奸雄曹操相似。如今李璟突然行书于某,说要勤王。可仔细思之,莫偿没有其它原由。若李璟真心要勤王,年初已经打到洛阳附近了,为何又要东撤退军,反把于琄辛谠几人调去曹宋任职?听说眼下李璟新夺了幽州,卢龙已灭,而闻他又集结大军要出兵北伐草原。李璟此时来信,邀约勤王,其中很有可能有用他们来牵制中原各方势力的意思。”

一番思忖,郑畋把李璟之意猜测估摸,可是良久后又叹气。就算李璟真的是如此打算,可又能如何?这天下诸镇,要么直接倒向黄巢,要么已经在拥兵观望,骑墙摇摆不定。再这样下去,唐室最后一点威望气数也将尽也。

他有不禁有点自欺欺人的想道,也许李璟只是有些跋扈,可终究还是一个忠心的李唐之臣。毕竟,李唐待李璟不薄,以一介农夫而有今日国王之尊,还得以录入皇室,被当今天子尊称一声皇叔,这是何等的荣耀。而他若反,将来青史之上必然要遗臭万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专权,可却也一生操劳王事,从未有二心。而王莽未篡位之时,谦恭无比。天下人称赞,谁又能想到他最后会篡位谋朝呢?如今的李璟行事专权,看似跋扈,也许是一个忠贞唐臣呢。

反正这天下,若连李璟也真的反了,那李唐真的没救了。若是李璟只是想做一个权臣,那么唐室还能保存。现在。也只有相信李璟了。

郑畋久病初愈,晚上又饮了酒,此时身体虚弱,坐了半夜,便不由的困倦,就伏于案上睡着。

郑夫人见相公操劳。便煮了宵夜送来。进入书房,见相公伏案而眠,袖底还压着一封书信,露出‘孤’字。郑夫人不由想到昨日夫君收到的那封信,默了观看,却见这封信果然是秦王李璟所书,上面写的却是李璟召集天下兵马勤王。共讨黄贼草寇,收复两京,迎回圣驾之事。信中李璟提到,秦藩刚收复幽州,如今北方已略安稳,正可以出兵中原。而且他还提到眼下正是讨伐黄巢的大好机会,因为据他所掌握的情报,长安的黄巢只余月余粮草。现在黄巢粮草缺乏,派出各部兵马分往各州县,长安因此守备害空虚。其二,黄巢征召四十万长安百姓前往奉天挖掘唐皇陵,以及关中大族墓室,已经使得关中豪门大户都对黄巢怨恨无比。三来,黄巢派使者四出。往各镇索要粮草上供,索要数量惊人,此举必然会导致原本刚归附黄巢的各镇重新反正归唐。因此,在信中。李璟提出,眼下正是反攻黄巢的大好时机,他让郑畋在关中重新策反凤翔军,而李璟还会联络其它各镇,说服各镇,齐出大军勤王。

郑畋醒来发现夫人正在观看秦王密信,默然不语。

“夫君,秦王所言是真否?若真如此,反攻草贼机会来临了。”

“李璟信上所说,有真有假。黄巢在长安杀人无数,杀皇亲国戚,官员士绅,甚至连普通的商人百姓也不放过。如今黄巢又将长安百姓尽押往奉天发掘乾陵,真是丧尽天良。不过李璟所说黄巢派人向归附伪齐各镇索要大批钱粮之事,为夫还未听说,如果此事是真,那么黄贼真是在自掘坟墓。想我唐室诸藩镇,早已经武夫专权,割据一方,各镇武人无不是专权地方难治。以前就连朝廷都无法真正控制各镇,但凡触动点藩镇利益,就会引得军士兵乱军变,驱帅杀将,最后只能是朝廷低头。可如今各镇惧于黄巢势大,才不过表面归附,现在黄巢不但不给安抚赏赐,反要向他们索要大笔钱粮,这无疑是要将各镇重新推回到朝廷这边来了。”

“这是好事啊,夫君还在担忧什么?”

郑畋叹曰:“为夫担心的是,李璟只打算挑动各镇与黄巢大战,他却未必真会南下中原勤王。李璟若不率秦军南下,各镇没有领头羊,与残暴之黄贼作战,未必就有胜算。怕只怕,李璟打的是驱虎吞狼之策,等诸镇与黄巢两败俱伤之时,他再引兵南下,那时天下何人可阻挡李璟?到那一天,李璟若生出些逆心,只怕唐室休矣!”

郑夫人双眉微蹇,劝道:“如今形势,还有更好的选择么?若是不趁黄贼眼下虚弱之际出兵讨灭,万一黄巢撑过此关,只怕从此就再难讨灭了。黄巢与李璟,二害取其轻,当先取黄巢。况且兵法不是有云,远交近攻。不论李璟是否忠心,但从兵法角度来说,也不能一下与两边开战,况且,李璟现在不是还没有反吗?”

郑畋点头,他确实没有选择。

况且,他现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首先第一件,就是先把凤翔军的控制权取回,拔乱反正。

“安排府中设宴,就说为夫病愈,请凤翔镇各级同僚赴宴,一起庆贺。”郑畋抚着胡须,目光中充满着决然。不管李璟心意如何,他做为唐臣,如今有讨灭黄巢的机会,都绝不会错过。

当日,凤翔军帅府设宴,凤翔军一干军官都被邀请前来,就连凤翔镇二州下州县官员也都受邀前来。

虽然凤翔镇已经表面归附于齐,可实际上郑畋这个唐朝节帅,却依然居住在帅府。今天他病愈设宴,各级官员都纷纷前来庆贺,不论如何,郑相公的为人还是让人尊敬的。

今天凤翔有点身份的文武官员,甚至一些无官身的高门大族也都到齐了,烘托气氛的鼓乐也一时齐鸣,场面一开始非常热烈。

等乐声响起。众宾客一起高兴的举起酒杯,准备为老相公贺喜之时,却发现坐于上首的郑畋竟然没有起身,而是一身正式的紫色圆领官袍在身,整个人却情绪低落,甚至还在默默流泪。

众人不解,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郑畋的幕僚孙储代主上回道:“今日本是喜庆之日。只是刚刚老令公突然接到一封家书,老令公在长安的几位族人都因不肯做黄巢之臣而被杀满门,郑氏长安十几位族人上下千余口人俱没了。”

众人闻言都不由默然,在座也有些在长安的族人,也因这个原因或者其它原因而被杀。

郑畋泣声道:“我郑氏在长安十余家千余口满门被灭,更让老夫心痛若死的是。黄贼不但将不肯做伪齐之臣的人杀掉,而且他还不分青红皂白,把长安的几十万百姓都派去发掘坟墓以充军资,上到奉天皇陵,下到高门大族,巨商土豪,但凡大墓。一盗不放过,开棺取财,致使祖先尸骸暴露荒野,丧心病狂啊!”

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凤翔,众人闻言无不大惊。自古以来,上到王公下到黎明,最重祖宗,不但家中建祠设牌供奉。而且但凡有点条件的,就要隆重安葬亡去先人,年年打扫供奉不断。可现在,黄巢居然挖人祖坟,且不分墓主身份,这太过骇人听闻。要知道,凤翔就在京西。不但有不少官员本来就是家在长安。而且今天黄巢在长安挖,难保明天不来凤翔挖。若是连祖坟都保不住,那他们还有何面目将来见列祖列宗?

孙储长叹一声道:“如今长安一带有传言,黄巢杀人太多。已经失去了心智,半疯半颠,整天只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长安已经有超过二十万口死于黄巢刀下。某还听说,黄巢早已经断粮,几十万军队没有粮食,已经在城郊建了一百零八座舀磨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