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大殿门口,蒲古只发现殿门里有人探头探脑的往外面看,仔细一瞧,都是些年轻貌美的女子,估计是在殿中侍奉渤海王的宫女。蒲古只就像饿极的猛虎见到了羊羔一样,怪叫一声,翻身下马,几步并作一步,冲上台阶,向那些惊魂未定的宫女就扑了上去。宫女们看到剃秃了半个脑袋的野人模样的家伙扑上来,发出一阵惊叫,四下逃窜。

蒲古只见到这些宫女,就如同坠入了温柔乡,哪里肯放过她们。当时就在宫殿中玩命的追逐起来,好似老鹰捉小鸡。折腾一阵,终于有一个娇小的宫女被他抓住,只能在他的怀中拼命的挣扎着。蒲古只索性将她拦腰抱起来,扛在肩上,任宫女纤细的双拳轻飘飘的砸在他的身上,向里面走去,不一会,里面就传来衣服的撕裂声和宫女撕声裂肺的叫声。

眼前的景象让耶律释鲁和耶律撒剌的也有些按捺不住。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没忍住。也各自冲向那四处逃窜的宫女们。

契丹、室韦、黑水等联军其它将领也随后赶到,看到宫中这一幕幕,立即都是兽血沸腾,狂叫着到处追逐那些宫中的美人去了。

宫内尖叫声,呻吟声不绝于耳。

上京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劫掠的部族联军兵士和惊恐逃窜的人群。

一家唐人店铺中,穿着丝绸的富态东家不禁皱紧了眉头,旁边一个孔型的中年人有些担心的劝道:“蛮兵来的来的太快了。这里已经很危险了,我们还是立即出城吧。”

丝绸商人勉强笑了笑,面色依然苍白,额头冒着汗,但却反安慰壮汉道:“他们现在抢的是王公贵族,巨商大贾,像我们这种小店面。暂时还不会有事,不过若等到第二轮抢劫开始,恐怕就要殃及池鱼了。渤海国二百余年,这里积蓄了无数的财富,够他们抢上一阵的了。我们不用着急,继续收拾东西。先不急着出城,回东城的那所小院子。”

这个商人看似很富态,但却胆子很大,外面四处乱兵抢劫,他却一直等到把所有东西收拾好了。然后才离开,走前还不忘记把门锁上。而且他对于龙泉府也很熟悉。带着壮汉,提着许多东西,东转西转,一路避开了乱兵,最后转进了一个偏僻的小巷,那里有一个小院。小院似乎早就无人居住,未加修葺,有些破败。

走进院内,地方不大,但推开二进院门,里面却已经坐着一个中年壮汉,手里拿着一把连弩正对着院门。

“小心点,赵老二!”富商小心的避开那弩箭所指方向。“他们来了吗?”

“都来了,就差你们两个了。我就知道,你这死要财的家伙,肯定得带上家当才会来。”拿着弩的赵老二笑道。

赵老二起身带着两人往里走,进入旁边的一间书房,然后掀开地上的地毯,打开了一条地下密室通道。通过一条幽深地道,他们出现在一个大密室中,那里点着灯火,已经有上百人聚集在那里。

这些人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有穿着丝绸的商人,也有穿着铠甲的士兵,还有短衣的护卫,家丁,甚至有珠翠满头的贵妇,以及浓妆艳抹的伎女等等。

众人见富商二人进来后,纷纷打着招呼。

“老驼子,你把我们都招呼到这来,是不是上面有什么指示?”富商冲着一个驼背的干瘦老头问道。

老驼子点了点头,拍了拍手,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上面也没有预料到渤海人如此没用,渤海王族大氏与那些贵族们居然逃离上京城。现在有守将暗中通敌献城,才使得上京城居然连半个月也没守住。”

“老驼子说那些废话做什么,你就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吧,上京城已经失守,我们是不是撤离?”一个浓妆艳抹的三十许女子叫道。“老娘可不想留在这里,给那些一身腥骚的蛮子们上!”

驼子咳嗽了几声,压住了众人的哄笑声。

“蛮兵围城之后,我收到的最后指示是让我们继续留在上京城,不过转入暗中活动,全部潜伏下来。上面判断若是蛮兵攻下上京城,很有可能会将这里做为大北营,继续南下用兵。而我们,就要钉在这里,想办法收集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情报送回去。”

“我们的军队要打过来吗?”富商问。

有人在一旁道:“正好趁这个机会把渤海吞了!”

燕京城,参谋院作战会议室。

兵部尚书王普大声道:“我倒觉得这次蛮军南下并非全是坏事,渤海国可是一块大肥肉,之前咱们碍于盟约,一直不能动他。现在,蛮军南侵,渤海国腐朽不已,灭亡在即。咱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一举吞并渤海国。渤海国立国二百余年,虽处于海东,但历行农耕多年,说起来,比起咱们现在的安东、辽西、辽东三省的底子都要好多了,更何况,渤海国可是有五百余万众,吞掉他。不但我们东北三省的安全提升一大截,就是我们的实力都能大增。”

“渤海国这次确实难逃一劫。就算我们出兵保他们,可他们经此一战后,只怕大氏也再无威望统治渤海。最大的可能是我们击退了联军,但渤海国却从此内乱。从战略上来说,渤海地区的稳定,对于我们东北三省的安全十分重要。我同意王尚书的提议,既然渤海国已经腐朽了,不如我们干脆吞掉他。如此不失上上之策。”尚书右仆射李振也直接赞同王普之议。

李璟笑笑,“这个我们可以再议,当务之急,是如何出兵击败契丹联军。就算我们不吞并渤海国,但是绝不能让渤海落入契丹之手。诸位,关于出兵渤海之事,你们有何方略?”

参谋院使敬翔道:“参谋院以为。渤海遥远,若出大军,后勤补给困难。因此,最好是出一支精锐,总兵力十万以下。最好是据城守战,让彼来攻。我提议。调集十万兵马,其中战兵六万,辅兵四万,战兵中马军两万,骑兵四万。这十万兵马。分为两个集群,各五万兵马。其中第一集群由辽阳方向出发。进入渤海国西北部重镇扶余城,拒守扶余城。另一路,出安东省国内城,进入中京显德府,据中京拒守。”

“有此十万兵马,加上扶余城与中京城的险固,还有两地集结的渤海剩余十余万军。加起来,我们的兵力依然可以达到二十万。比起二十万蛮军,并不弱。且我守彼攻,打这种攻防战,我们比这些游牧、游猎部族兵马更占优势。只要我们能坚守,进入相峙阶段,待到冬季一过,那时蛮兵联军正是最弱的季节,马瘦草无,而那时海上冰融,我们的水军可以从海上直接运送补给。”

李璟认真的听着参谋院的计划,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虽然秦军有精兵强将,但计划中并不准备与蛮军硬碰硬。而是打算用时间来消耗蛮军。就算如此一来,他们能据有刚打下的半个渤海国,可比起消耗来,他们一样不是秦军的对手。

不过李璟不认为敬翔是一个很保守的人,这个计划如果是全部,那就太过保守。他一定还有后续的计划,果然,这并非全部计划。

“我们的计划分为三个部份,刚才所说的只是第一部队,在扶余、显德二府,依靠坚城险关,挡住契丹联军的进攻势头,然后与他们对峙,消耗他们。若他们进攻,我们有坚城可守。若他们对峙,我们不怕拼消耗。若是他们退兵,那么我们就追击,不让他安然撤离。当然,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个补充方案,就是新调一支精锐骑兵,直接深入契丹草原,不需要寻找契丹兵马做战,只须在这个春季里,四处袭击他们的部落,宰杀掉他们的牛羊,就能给予契丹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跟这些游牧部族打仗,最大的麻烦不是打不过他们,而是打不到他们。这些人来去如风,一旦失利,立即就会远循,有时甚至能跑几千里。打而不死,结果用不了多久,他们又能恢复。

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斗,现在契丹人进攻渤海国,这其实反而是一个大好机会。

二十万联军中,有十万的契丹兵。契丹派出这支大军后,本土实力就削弱不少,秦军可以趁机派骑兵去袭扰契丹草原,削弱他们,让他们自顾不瑕。

当然,最关键的还将是渤海战场。

渤海的白山黑水间,环境恶劣,这场仗并不好打。

人生地不熟,采用精兵策略,打防守反击战,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先守,再拼消耗,然后打反击!

李璟倒不是不想立即解决掉契丹人,但渤海不是中原,秦军虽然不少是东北征召兵马,可对于渤海国这种苦寒之地,却依然不是很适应。特别是眼下又是最寒冷的季节,行军打仗,都十分艰难。冒然出大军,只怕会如隋炀帝一般,饮恨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