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9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离燕京渐近,他才感觉到一阵阵的恐惧向自己袭来。在儿子和部下面前,他必须做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果他都乱了方寸,手下的人就更慌了。但现在离开了大家,他才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这一刻。他是真正的独闯龙潭虎穴,自己送上门去了。

燕京城秦王府。公孙兰进入李璟书房。“李全忠令二子与三千兵马留在广利桥南岸,自己只率十名侍卫前来。现在李全忠送上门来,他的两个儿子也就在桑干河南岸。若是三郎有意除掉他们,眼下正是好机会。先拿下李全忠,再派一军包围其二子,那么涿州城中那万余兵马群成无首,一封告示可招降矣。”

李璟眼望美人,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道:“这个提议有些诱人,但并无必要。李全忠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做什么样的选择。这个时候强行吞掉义武军,好处不大,好坏了名声。不如干脆让他自己离开,要知道,也并不是白放他离开的。他走时,还会打着奉我之令前往讨伐黄巢,这个,对我们也很重要。”

“他真会这么听话,就此放弃涿州,率兵离开?”

李璟轻笑。“上次他能毫不犹豫的舍弃易定二州,这次他岂会舍不得涿州?”

燕京城新建钓鱼台宾馆内,李全忠正在款待太师、秦藩尚书左仆射崔芸卿。

“秦王素闻上谷郡王有勇有谋,乃是难得的将帅。郡王也知,如今正是国难之时。每逢国难,倍思良将。秦王先前传檄各镇。缴各镇发兵勤王讨贼,如今天下各镇已经组成了河北、河南、河东、关中四大联军,数十藩镇响应起兵。本来秦王即将要领兵南下,奈何此时偏偏契丹胡蛮联合室韦、黑水靺鞨铁蹄南下,试图进犯中原,秦王不得不御胡虏于外啊。”

李全忠认真的听着。他知道,崔芸卿是代表李璟而来,他的命运,将由崔芸卿来宣告。

“秦王若是需要,某愿意率本部兵马出战胡蛮。”虽然他心中绝不愿意跑去那什么遥远的海东,跟八竿子打不着的胡人拼命。但若是李璟真的是这个意思,他绝不能拒绝。

“不,不,不。郡王误会了。”崔芸卿笑道,“契丹等联军虽有二十万众,但秦王也并不惧他。秦王已经调动兵马准备痛击蛮人,不过如此一来,却是一时抽不开身,无法再率兵南下讨伐黄巢逆贼。秦王知道郡王向来忠义,且又勇猛,因此,秦王有个提议,就是委任郡王为河北讨贼行营副元帅,加天下讨贼总先锋使,率河北行营兵马南下,与河南行营于帅汇合,一起勤王讨贼。”

李全忠没有说话,低头沉思。

他在细细思虑崔芸卿这番话后面的真正意思,李璟让他南下中原讨贼,而且还给他加河北行营副帅,天下讨贼总先锋使这样的衔号,事情来的有些突然。

良久之后,他问:“河北行营有多少兵马?”

“五万!”

“五万?”

“没错,五万,郡王麾下全部兵马,一共五万,都属河北行营。”崔芸卿回答道。

李全忠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一刻,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

绕了这么一大圈,所谓的李璟知道他有勇能谋,善能用兵。不过是托话,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他让他涿州,然后打包走人。不过相比他猜测的那些结果来,李璟的这个做法还算是留了些余地了。

李璟给了他一个离开的机会,还给了他一个体面离开的旗号,让他打着讨贼的旗号,以先锋使和河北副帅的名义离开河北去河南。有了这两个名号,加上李璟没有公开翻脸,他离开后,还能在河南或者关内某个地方,谋得一块自己的地盘。毕竟,李璟已经承诺,愿意让他带着所有的兵马离开,甚至包括那三万青壮辅兵。

见李全忠沉默不语,崔芸卿道:“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机会往往只有一次,错过可就没有了。李公,应当清楚吧?”

李全忠抬起头,“明白,多谢秦王厚爱,某这就回去准备,尽快率兵南下勤王……”

崔芸卿轻笑出声,“郡王别急,今天的晚宴你可是重要客人呢,怎么能不参加呢。出兵的事情,也不用那么着急的。”

“好的……”李全忠脸上尽量表现的轻松,虽然将要被迫离开,他的心里并不轻松。

“其实,现在离开河北未偿不是件好事。河北,混乱之地啊。”崔芸卿起身,“郡王先休息一下,等日落后某会派人来接郡王前去赴宴,到时,秦王也还有不少话要与郡王细聊呢。”

李全忠也起身相送,一直送到门口。

“好了,不用送了。”崔芸卿挥了挥手,“郡王,相信某,你以后绝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的。”

站在宾馆门口,直到崔芸卿登上马车离去许久,李全忠才返回房内。面对着空荡的房间,他突然猛的挥拳将面前的桌案砸碎。

虽然理智告诉他,他确实要感激李璟给了他这个安然离开的机会。可事实上,这依然改变不了他是被李璟逼迫离开的事实。

他被李璟夺去了所有,现在被驱赶离开,离开前,李璟却还要他对此感激道谢,天啊,这他娘的算是什么!

可愤怒过后,他还是冷静下来,为晚宴做着准备。他知道,他可以对此愤怒,但最后,他还是得接受李璟的安排。甚至,他现在还得好好想想,一会晚宴时,得用什么样的赞美之词感激李璟的‘善意’安排!

第802章 广明元年

过了新年,就是广明元年,广明元年的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流民就如同雨后的春笋一样从地下冒出来,沿着黄河、淮河、南北运河四面八方的涌入秦藩的山东省、河北省、北平省境内。

燕京城正南门凯旋门外,临运河岸已经成了难民大营,到处都是聚拢来的流民们搭起来的帐篷,以及挖的地窝子,从河岸到城墙跟,一家家,一窝窝的破棚子,烂草屋,竞大有流民围城的意思。

要是换做两三年前,有这么多的流民涌入境内,李振、李让等人肯定高兴的合不拢嘴。那个时候,正是秦藩大举开发东北,大搞基建,登州、大连等地的工坊、矿山也正是最忙碌的时候,到处都需要人。只要是人,不论老少男女,都能找到工做,都能在此安身立命。甚至那些商人工坊主矿山主们,还要悬赏重金找那些牙人,从中原各地招工。

只是现在,是广明元年。

秦藩境内的工坊矿山有半数得不到订单停工,还有半数开工严重不足。唐帝国境内的市场几乎一夜间跨掉,现在几乎就靠着海外市场支撑着。

而秦藩近年来地盘几乎扩充一倍以上,人口超过了千万大关,加上连年用兵不断,当初路不拾遗,城无乞丐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各地战乱不止,天灾人祸不断,流民大量涌入,使得秦藩各地到处都是流民。加上许多失业的工坊矿山工人,简直是一团糟。

好在秦藩的日子不好过。可天下其它各地的日子更不好过。

相比起来,虽然日子不如从前红火了,但起码,勒紧裤腰带还能勉强撑着,起码,官府还会有最低保障的粮食供给。就是那些外地来的流民,起码也能每天喝到一点救命的稀粥,哪怕粥越来越稀。起码还能吊着命。

当初百试百灵的以工代赈,现在也不好使了。要以工代赈,首先便得有充足的粮食,百姓做工,也就吃的越多。偏偏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粮食的不足,秦军刚刚派发了三路大军十五万兵马出征,人吃马嚼。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另外,在各省,秦军还有足足二十一万的驻军,这些驻军的粮食也是必须保证的。还有那上千万的百姓,李让等户部官员几乎是为粮食问题愁白了头。

秦军年前刚刚击败沙陀,赶走了李全忠的胜利喜悦。早已经被冲淡的无影。

李璟连连下令,让各州县官府分流涌入流民,才使得燕京和登州这些重城,没有被流民淹没。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流民,依然让他们如临大乱。若是流民最后闹起事来。秦军境内出现民乱,那就将是灾难了。

涌入河北和燕京的流民。多数是易定一带的人,也有许多操着代北口音的杂胡,更有雁门、成德、魏博、甚至河南一带的人。他们披着褴褛的衣衫,腰间勒着草绳,携儿带女,端着破碗浩浩荡荡的一路而来。

易定二州,去年一年内就先后爆发两次大会战,秦、晋、赵,还有义武等诸军轮番交战,更有李克用为报父仇大肆屠杀劫掠百姓。二州的青壮人口多被李克用、王景崇、李全忠掳走,到了这个冬季,最终仅剩下的人口成了流民。

而代北之地,雁门镇和大同镇,去年一年也是大小战事不断,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