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9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番兵虽勇猛,可番兵的忠诚也一直是个问题,想沙陀、粟特、回鹘、吐谷浑、铁勒、鞑靼这些,也曾都是大唐的外族雇佣精兵,比起多数汉军他们要强的多。可论起忠诚,却并可靠,沙陀族就是前车之鉴。当年的安史之乱,也基本上就是番兵番将之乱。我们秦军现在就拥有大约五万名番军马步,若是再招募十万甚至二十万番兵,只怕军心不稳,有失控的风险啊。”崔芸卿皱眉道。

蕃兵胡骑很强,特别是骑兵。

要想从汉人中招募培养一名骑兵,并不容易。许多汉人百姓招募入伍前都不会骑马,要把一个不曾骑过马的百姓,训练成一个骑射本领精通的优秀骑兵。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这个时间是漫长的,而很多时候,战争形势紧张,并不会有这么从容的时间来招募兵员慢慢训练。

而番兵不一样,大多数的胡人都是游牧部族,有些是游猎部族。他们几乎就是在马背上长大,天生的骑手。更是几乎人人都会开弓射箭。骑术和箭术,就是他们的基本能力。

招募这些胡人入伍,虽然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他们也还得接受训练,以从一个牧民转变为一个骑兵,学习阵列、行军等知识。但有良好的底子。有半年他们就能基本合格,有一年,就能相当汉兵五年以上训练成果。

秦军的骑兵部队虽然几经扩建,但是直到现在,三十六万秦军之中,骑兵部队也才只有十万。而且这十万,还有差不多六万是训练不久的骑兵。算不得精锐。不是李璟不想多建骑兵部队,李璟有马,拥有东北地区后,李璟有充足的战马供应。但却缺少优秀的骑兵。就算现在有十万骑兵,这里面也是有大量的东北各族蕃骑。

因此,对于李璟来说,这次五胡来投,其实他心里也是很期待的。

数十万胡人青壮。完全可以扩建出一支骑兵大军。

而且胡人体格强壮,就算是编入步军中,也同样比汉人有先天优势。

“这个我也很清楚。”李璟点头,胡人虽比汉人身体优势大,但却也有一个很大的弱势。一来是忠诚性,二来是纪律性。纪律可以靠军规约束,但忠诚却很难短时间培养出来。“我不打算让这些蕃兵单独成军。而是将他们编入原有各个骑军或者步军中。在每支军中,汉蕃比例,得有一个底线,要保证汉军的绝对优势数量。而且就算是蕃兵,也得各部族分散,不能让他们单一部族人数过多。此外,再拟调一些蕃人头领为营都队等中底层各级副职,加强控制。”

“军队的事情我不熟悉,这个你可以和参谋院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这三衙详细议论细节,老夫相信殿下有这个能力。”崔芸卿有些欣赏的看着李璟,他清楚的发现,这个门生并没有因成功而变得骄横和自负,他依然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考虑问题时很仔细,对待臣下也很谦虚,这是明君之态。

“不过,关于打散迁移五部族民到各省州县安置,且要分散安置,只怕现在情况不太乐观啊。刚刚度过这场寒冬,我们的各项储备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一下子又要安置上百万的胡人到各省州县去,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啊。”

“我知道。”李璟有些无奈的道:“相比招募胡兵来,安置这些胡族百姓确实要麻烦的多。但我们绝不能怕麻烦,就把他们安置在辽西辽东,划给他们牧场地盘。这样的做法绝对不行,用不了十年二十年,那些地盘就不再是我们的了。因此,我们不但要迁,而且还得马上就着手迁,绝不能拖,不然,很可能就一拖再拖,等这些胡人缓过劲来,安下了家,他们就不肯再走了。这方面的事务,就还得劳烦老师与尚书省去处置了。”

晚上,李璟在秦王府举行隆重的晚宴,燕京城中的重要人物几乎都爱邀而来,一起为五胡部族酋长贵族头人们接风洗尘。

晚宴设在秦王府的别院水晶宫中,这座殿并不太大,但却极为豪华。

因为这是座用玻璃盖成的大殿,处于其中,就感觉如在龙王的水晶宫中一般。虽然如今玻璃制品已经走向千家万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但用玻璃盖一座大殿,依然是让人惊叹的。不过实际上,如今登州岛上的玻璃厂订单量大降,开工都有些不足。李璟拿玻璃盖了一座大殿,实际上花费的本钱并不多,但这座位于燕京城秦王府不远的别殿,却成了一座活广告。而且,这座殿李璟还让他对外经营,承办一此宴会,因此,实际上是一项很赚钱的买卖。

不过受邀请而来的五胡部族贵族们,进入到这个晶莹璀璨,光耀四射的水晶宫时。依然全都震憾住了。

“铛铛铛!”

就在这些,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碰到撞到哪的一众胡蛮贵族们刚屁股挨着一座座羽绒沙发软垫时,耳中猛然听到一阵阵洪亮的钟声。立即全都腾的起身。

“警钟声,不好,敌袭!”许多胡人都去摸刀,可摸了个光。才想起入殿前。所有武器都已经被留在外面。

悠扬的钟声一直回荡着,五胡部族贵族们却是鸡飞狗跳,惶惶不安。甚至有些人以为,这是秦王李璟在发信号,要将他们一举围杀。

当钟声停止时,并没有大队秦军冲进来。随着秦藩礼部官员的仔细解释,他们才脸红不已的发现,原来刚刚那钟声不是各尚敲打的钟,也不是报警的警钟,而是另外一种钟,一种能自动报时间的时钟。刚才钟声响了七下,那是晚上七点钟的意思。那正好是戌时!也就是晚上的一更天。

一众胡蛮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不过当李璟招手,让人送上一批精致的黄金怀表给在场的众五胡贵族每人一块时,这些人捧着金怀表,脸上的表情十分好笑。那块怀表在手,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不过经过这一个插曲,这些本来还觉得李璟趁火打劫,趁机吞并他们的五胡贵族们。一下子都被李璟的大手笔给镇住了,盯着怀表的眼睛偶尔望向李璟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之色。

当贵族们提出如果他们的部民都被分散安迁各地后,他们的一惯利益将失去时。

“哦,不用担心,朋友们。”崔芸卿和颜悦色的主动替李璟回答,“你们的部民安迁到各州去后。秦王也不会忘记诸位。我们会按照秦王的意思,根据诸王原来草场的大小,部民的多少,授予诸位官阶和爵位。赐予你们土地和庄园。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天朝上国大唐帝国的贵族一员了。而且对于你们在边境之上的牲畜马匹等,我们也愿意出价收购,交易给秦境通行的钞票金银。而且,只要你们愿意,你们还可以加入到我秦藩的官府和军队之中任职。只要考核合格,按能力授职,与所有人一视同仁。”

崔芸卿笑声宏亮,他曾经做过多地刺史,又担任过节度使,且是顶级豪门崔氏出身,因此说话十分有风度,且礼仪有加,让人如沐春风。他先是仔细的述说了各部族贵族接受秦王封爵之后,成为秦国王治下贵族的诸多好处,说明,做大唐的贵族,尤其是秦王李璟治下的贵族,不管是从哪方面讲,都会远超在塞外的草原上当一个部族头领的诸多好处。“除此之外,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大唐人,就是秦藩贵族。秦藩是天下第一藩,做为秦藩的贵族,你们从此之后再也不用担心雪灾、饥荒、瘟疫、战乱、抢劫等等,从此你们有安定的生活,富裕的生活,美酒,美人相伴,此生夫复何求?”

除了对诸贵族们的安排,崔芸卿还向他们描述了他们的部民内迁之后的诸多好处。迁到内地之后,从此不再依靠天吃饭,每个胡人家庭都能分到一大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建立自己的农庄,每年的生活都从此有了保障。

而且,他们从此和所有秦藩百姓一样,拥有了参加考试,成为官员的资格。他们还可以去当兵,在军中立功,升官封爵,建立功勋,建立家业。“只要你们能立下功勋,就能得到封赏。不但能成为校尉,将军,甚至还能成为元帅。你们还会因此成为大唐的开国伯、开国侯,甚至是开国郡公,国公等功勋之臣。”

听到这种种美好的前景,大多数的胡人头领们就已经沉醉其中了。不少人甚至在想,若是能当上大唐的开国侯那该有多么的威风,也不要开国侯,就是能封个开国伯也好啊。

酒宴很热闹,不过多数胡人们今晚的酒喝的有些不知味道,酒不醉人人自醉,他们一直沉浸在大唐太师、国公崔芸卿向他们描述的种种美好未来景象之中。

透过窗户,李璟听到侧殿里的女眷们的嬉笑交谈声。今晚李璟把崔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