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9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既然李璟封无可封,那就封妻荫子。特别给王桂娘加秦王妃,给还未过门的于幼娘加岭南公主封号,此外,又继上次封李璟长子为兰陵郡王之后,又一次性封了李璟剩下二十一个儿子为郡公,就连刚出生还在襁褓中的第二十二子也得了一个平壤郡公封号。李璟的十八个女儿,也俱封为郡主。李璟的其它夫人,皆封为国夫人。李璟祖上三代,皆赠国王爵,加上将军衔。

这些东西确实厉害,不用朝廷一分一文,却让天下人都看到天子对李璟的万般宠信。

李璟没给李璟再加封,却重重的给他封妻荫子,此外,他还大肆加封了秦藩将士。

上次,李璟向朝廷为秦藩将士请封,封了四国公,九郡公,三十六国侯等一堆爵位。这次,李儇主动下旨封赏秦藩将士,基本上,秦军所有营级以上军官,都有封赏。所有人都先到了比正常高上一到两级的散阶和勋位。另外,原来诸文武的官职,本是李璟自行任命的。现在,李儇却下旨正式授任他们这些官职。

甚至连一向珍贵的爵位,李儇都不要钱似的撒了出来。

李璟这位国王之下,新封了崔芸卿等九人为郡王,又封了十八名国公,三十六名郡公,七十二名国侯,一百零八名郡侯,三百六十名县侯。余下伯、子、男无数。

这次封爵,完全打破了以前的制度。爵位从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国侯、郡侯、县侯到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并承认了秦藩设立的勋士、爵士爵位,并增加了骑士爵位和武士爵位,一共设立了十五等爵。王公侯八等为贵爵,伯、子、男三等为上爵,勋士、爵士、骑士、武士四爵为士爵。

十五等新爵位制,天子一下子给秦藩弄出来大小三千余封爵者。

而且这个新爵位制,李儇除了封爵外,不但封地、食邑都没有,就连俸禄也完全没有。全是空头爵位,所需要的封地、食邑、俸禄等,完全要由李璟自己解决。

总的来说,李儇给了李璟封妻荫子,追赠祖上,是很大的荣宠,也是笼络。但一下子授与大量官职,封下无数爵位于秦藩将士中,这却又完全是李儇的一个试探,或者说是给李璟找的麻烦。且这绝不仅仅是给李璟找麻烦,里面还隐藏着天子对秦藩的试探,对秦藩文武的拉拢!

皇帝想在秦藩中增强朝廷的影响力,增加天子的影响力。这种滥封乱赏,给李璟确实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他打乱了秦藩原本正常的封赏秩序。为此李璟还不能拒绝,要不然,就会惹得这些刚升官晋爵的部下们心中不快。

李儇随口一封,可最后这无数的升官晋爵后增加的俸禄支出,却得李璟一人掏腰包。并且,过高的官爵体系,还会带来更多的后患。

李璟看着天子赐下的明黄蟒袍玉带金冠,脸上露出一丝恼怒。

皇帝这是在玩火!

第821章 遭遇

李克用正密谋着“复活”的时候,朱温却也没有闲着。他正坐在汴州牙城宣武节堂上,与诸将紧急商议要事。

与李璟同年的朱温长的并不高大,只是中等个子,长的很均匀,就是脑袋略显大了些,用他自己的话解释,是小的时候丧父又家贫,吃不饱饭,结果身子没长起来,光长了一个脑袋了。

朱温已经和诸将开了两个多时辰的紧急会议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大齐帝国看似有些大麻烦了。刚收到的消息,大齐皇帝黄巢已经率关中兵马撤离了长安,并且走前放了一把大火,将耀世长安给烧了。现在郑畋正率着关中联军穷追猛打,黄巢大帝又开始带着兵马流窜了。平心而论,朱温一点也不忠心于黄巢。

他如今虽是黄巢手下大将,一方节帅,可当初投的却是官军,在如今最耀眼的秦王李璟麾下干过。黄巢与李璟比起来差的太远了,哪怕黄巢称孤道寡,登基称帝,可这也改变不了他是个私盐贩子,和落弟士子的身份。不管他的军队怎么从草军改成义军再变成齐军,也仍然改不了这支军队绝大多数都是些草寇盗贼的事实。

可话说回来了,秦军虽好,可他毕竟早离开了秦军,那里再容不下他。而黄巢却很信任他,起码给了他独挡一面的机会。用朱温的话说,能容纳自己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当草寇总比没命强。

宣武节度副使朱珍,那是当初和朱温一起过命的结义兄弟,在李璟的镇国军中时,就已经是并肩战友了。所以说话也就随便惯了,似乎做了副帅也没有改变什么。

朱珍说:“这狗日的尚让就是一个废物,黄巢也不是什么好玩意。没用到家了。当初带着三十万大军进入关中,不急着趁胜追击灭掉唐朝小皇帝,却要迫不急待的在长安称帝登基。几十万没见过世面的乡下草寇,一进长安就全迷了眼。他娘的一个个除了抢劫财物,就是争先奸淫女人。若是他们稍有点脑子,不说唐朝皇帝和朝廷被灭了,起码关中诸镇也早就一一打下来了。结果呢。人家假意说臣服了,他们还真就猪头似的相信了,我操,一群蠢货。结果呢,转眼间,人间就联军十万杀过来了。长安还没住过瘾呢,就要逃命了。”

“大帅其实也早给皇帝上过表,奏请乘胜扩大战果,可结果呢,他们在长安去了,哪还想起我们?现在他娘的长安呆不下去了,就要我们帮他挡住河南和关东联军。他娘的他三十万大军挡不住关中十万联军,我们河南这边拿什么挡?当初徐州之战,几次三番发急报请长安派兵支援,可有调过一兵半卒前来?”宣武镇行军司马朱存也骂娘道。

“这狗日的哪像个皇帝?本就是一个卖私盐的,就算披上龙袍,他也还只是个草寇。心无大志,乌合之众。咱们继续跟着他们卖命,迟早没路可走。我看。干脆咱们也学诸葛爽、王重荣他们,也宣布改旗易帜,反正归唐算了。”朱珍道。

朱温皱眉道:“咱们不比诸葛爽和王重荣,他们本就是唐将。咱们虽然也曾经跟过李璟,算是唐军,可这他娘的都哪年的老黄历了。况且,咱们现在就算想归唐。可平时没烧香,这会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山门啊?”

谋士谢瞳哼了一声苦笑道:“就算大帅真的想要归唐,只怕李璟也不会容忍。咱们如今据有汴郑二州。可往东就是李璟的几个附庸藩镇,天平军、义成军、宣武军三镇,再往东,黄淮山东,都是李璟的地盘,就连黄河以北,也大部都归于李璟。大帅归唐,就算李唐天子同意,可若李璟不能容纳,他若是发兵来攻,只怕我们很能抵挡。那时,若是背后黄巢也派兵来袭,那大帅可就里外不是人,真正的孤军奋战了。”

朱温一听眉头皱的更紧了,谢瞳说的没错,李璟若不买皇帝的帐,他这归唐之事,就没半点意义。“那谢先生的意思是继续跟着黄巢干?可黄巢也看着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久了。跟着他,也不会有好结果啊。”

另一个谋士胡真在一旁笑道:“大帅说确实没错,黄巢绝难成大事,今后只会越来越差。不过,某以为眼下大帅还是不宜太急着做决定。当今形势,有兵在手就心底不慌,只要大帅手下有精兵强将在,不管是黄巢还是李儇,或者是李璟,他们都得好好惦量一下。某以后,不如暂时按兵不动,静侯时候,等到一个关键的时候,大帅再出手。现在嘛,待价而沽,定能找到一个适合的买家。”

谢瞳也道:“现在关中联军兵锋正锐,黄巢都被迫弃守长安。原本降齐诸镇纷纷反正,此时我们若归唐,不过锦上添花罢了,李唐天子并不会有多么重视。不如就像胡先生说的一样,咱们暂时观战,等候时机。某看来,黄巢虽然最终难免败局,但短时间内,局势却还会有可能会有反复。黄巢横行天下多年,并非等闲之辈,唐军若是轻敌,必然会吃大亏的。等到那个时候,大帅再出手,那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了,这个意义就绝对不同了。”

“这个时机要等多久?”朱温问。黄巢这条船已经开始在漏水了,他并不想多呆。

“也许很快,也许还会有一段时间,不过相信某,这个时机一定会有!”谢瞳自信的道。

这个时机确实很快就到来了,黄巢虽然退出长安,可并不甘心就此撤离关中。他计划在关中与关中联军一决雌雄,为此,黄巢开始将关中附近的兵马都集结起来,另外黄巢还下旨快马召集诸多大将前往集结会战。

黄巢的使者飞驰到达汴州,颁发皇帝的紧急诏书,诏令朱温率宣武镇精锐迅速赶往关中同州,即刻起,朱温兼任镇国军节度使,兼潼关大帅。同州刺史等职。

朱温并不知道,他收到这封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