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新明朝-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天子拿着名单,一个一个询问府县众官姓名,遇到顺眼的勉励几句。

江都县郭县丞第五个被召见,天子问完姓名,太守李佑在旁推荐道:“臣侥幸受命署理府事,遂将县事尽委郭大人,其游刃有余而井井有条也,以臣观之,绝非百里之才。”

景和天子点点头,便对段公公道:“记下姓名,回京叙用。”

这也是一种默契。天子南巡,总要在不影响全局的范围内免几两钱粮,奖几位秀才,升几个官员,营造普天同庆的氛围。反正天子都不认识,除非特别有名的,究竟谁中彩全看地方推荐了。

亲耳听闻喜讯,郭县丞感觉自己真撞了大运,心里不住默念着金口玉言天恩龙音,下甲板时犹自神思恍惚,若非军士扶了一把,险些栽进水里。

见完官员,御舟便缓缓启动,继续前行,此时据扬州城尚有二三十里,还要走一阵子。

李佑留在了舟上侍驾,别人还好,翰林院李编修感到十分不自在,他一见到李佑便想起几日前的羞耻,而且总是忍不住的反复想起,好似一种折磨。

但那李佑仿佛浑然不在意,即使在御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仍旧挥洒从容,道貌岸然的风仪出众,仿佛丝毫未曾将前事放在心头。

也许是身经百战的李太守没将暂时只能算潜力股的李编修看在眼里,储备干部又不是干部,短时间内不认为值得惦记。

话说扬州这样天下有数的经济繁华地区,城市周边必然是市镇密布,这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外村庄了,运河沿途更是如此。

御舟向南,景和天子透过轩窗,望见春光里两岸绿柳成行,衬出河房的粉墙黛瓦、竹篱青阶。真是个房舍鳞次、人烟稠密,好一派物阜民丰的风情画。

景和天子生长于京师深宫,没见过这类似于江南水乡的景致,不由得兴奋的吟出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

其实这比喻不太恰当,但没人去纠正他,告诉天子说杜牧这个色鬼写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绝对不是指这种地方,而是某种圣上万万不可去的地方。

又行了几里,却看到岸边百姓拥挤聚集,接踵摩肩的向河上观望,凡御舟所到,齐齐跪地相迎,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极目远眺,所能看到的前方数里之内,亦是观者如堵。从此处到扬州城下,十多里路程不知有多少百姓列满岸边,迎着御舟迤逦前进。

万民夹河朝拜的场面让景和天子有点小激动,一声令下,将宝座从舱间移到了甲板上。

此时的河上,春风拂面,龙旗飘扬,伞盖摇动,百舸争流或护驾或尾随,巨大御舟的甲板上打起了曲柄九龙华盖。

岸上百姓隔着十几丈水面,目睹到华盖下的天子龙颜,登时欢声雷动,陷入了奇怪的狂热氛围,山呼万岁的喊声响亮数倍,贯彻云霄。

反而又让景和天子更加陶醉和兴奋,不知为何想道,难怪史书上刘邦要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大导演李佑心中冷静分析道,这位小皇帝虽然脾气弱了点,不过却不怯场,属于大赛兴奋型选手,看来以后不至于躲在深宫,几十年不见大臣。真遇到这样的天子,除了太监任是谁也头疼。

瞥见起居注官,李佑上前啰嗦道:“这位大人不要疏漏了,此乃圣天子在扬州与民同乐也。”

宦海经验丰富的袁阁老则无奈暗叹,这次又让李佑抢了先,这厮运气为何总是如此之好?

他知道,根据地理、民情、风景,沿途能布置出这样场面的,唯有扬州、常州、苏州、杭州等运河沿途而已,应天府和淮安府的水情都不行。这些地方中,偏生扬州位置最靠北,是御驾第一个到达的地方。

头脑不傻的都知道,这种事第一个绝对占便宜,绝对让天子印象深刻啊。后面的只怕要被认为是效仿了。天子南巡无前例可循,李佑这个年轻无经验的地方官如何能想到这些的?

瞧着天子喝茶时机,李佑又略带得意的说道:“自高宗皇帝还都京师,江左百姓七十年来从未得见天颜,今日真是三生有幸哪,只怕今年扬州的钱粮收成都要涨个一二分了!臣要代百姓叩谢天恩。”

李大人故意这里隐性的显摆夸耀,别人只想捏着鼻子听,也只能捏着鼻子听。但另一个李大人李探花却忍不住了,不说话就像有个锥子扎在心口似的,听到李佑提起钱粮收成,忽然心头一动。

他筹措了一下词句,慷慨开口道:“此际正值农忙时节,李扬州如此兴师动众,百姓不安于业余毒尤烈,不怕误了农时么!农为国家之根本大计,李扬州牧守地方,安得如此轻率乎?殷鉴不远,圣上万万不可忘形于此,臣请惩李扬州以谢天下!”

这话虽然扫兴,但却是百试百灵的硬道理……景和天子望向李佑,你自己去搞定罢。

说得好!李佑心里喝彩一句,面上皱眉道:“李编修可曾知道,本官身为亲民之官,生平最恨的是什么?”

可惜没人捧哏问一句“是什么”,李佑尴尬的笑了几声,自问自答道:“我等亲民官的苦累倒也所谓,为君上效命不敢有辞!但最恨的就是李编修这种不通政务、不知民情、不晓道理的京官指手画脚!”

“你看不到这两岸都是市镇么!李翰林饱读诗书可知什么叫市?本官可以告知与你,岸边百姓多以商旅工匠渔盐为业!李编修可谓有目如盲,从哪里看得到他们需要务农?”

“何况本官之前早有令下,只许两岸三里内百姓围岸观看圣驾!三里之外,只许老幼妇孺观看,如何误得了农时?李翰林太过于不明事理了,不要学那不通世事的腐儒!”

“看了几本书就敢大言不惭的谈论时策,这就是翰林的本事么!若非天子圣明,岂不要受你的蒙蔽将本官冤枉?”

李编修目瞪口呆,臊的脸色通红,他就说了几句,却被李佑一口气喷了几十句……他突然明白了,难怪李佑主动提出“钱粮收成”四个字,这绝对是引蛇出洞!

李佑却像受了天大委屈,又愤怒难平的对天子道:“臣到任一年,江都县黎民户数增加两千余,缴纳钱粮增收近万,政简刑清铺桥修路,数十万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诏令畅通到底。静夜自思,上对得起君恩与朝廷,下对得起社稷与黎民,见了百事不懂的李编修却要矮他三尺,要领受无缘无故的被他责问,日后前途也绝不如他高,这合情合理否?”

这下满船人都在心里腹诽,李佑这是装疯卖傻,故意装委屈夸耀功绩找天子要官罢?谁说你前途不行了?你非要与探花翰林比怪的谁来?本朝就是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传统,一个探花翰林只要不是人品太差,最低也能熬到侍郎级别。

李佑满怀悲愤的叩首高声道:“凭空被李编修责问,却又让臣想起一件颇为不服的事情!为何京官比地方为贵?为何京官升迁快于地方?为何翰林仅以文学见长,不知政务为何,偏偏还能最快?为何统领天下政务的宰辅要从文学之臣中选出?为何非翰林不入内阁?”

“如此天下亲民之官前途几乎无望,所以不能立志,已经不能立志又谈何全心为君上效命?莫非亲民官代天子牧民,其职不重乎?”

这个问题很复杂,换个成熟点的天子,早把李佑训斥下去了。景和天子年轻稚嫩,哪里能说出个一二三,只好又无辜的看向首席侍驾大臣袁阁老,示意他接口。

袁阁老心里破口大骂,明明是你李佑自己和李编修的怨隙,或者说你看不顺眼我等随驾大臣。却非要扯到地方官与京官的区别和传统,这是三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么?还摆出一付为天下地方官请命的嘴脸,面貌可憎!

第433章 李太守三连击

国朝京官比地方官清贵的现象确实存在,例如从二品布政使迁为三品副都御使和侍郎,往往就被视为升官,七品知县被迁为七品御史,同样也被看做升官。

反过来,去年年初李佑以六品中书舍人的官职,被外放知江都,虽品级没变,但人人都视为贬官,是该同情的。为此李佑自己也写诗道“天门哭罢朝南来”,十分厚颜的拿杨慎来比喻自己。

更别说入不入翰林的区别了,所以在前几日,七品翰林编修李登高面对五品地方官李佑时底气十足,高傲的说“本官清流华选,你这风尘俗吏算得了什么”这种情况。

李编修的话在官场算是“话糙理不糙”,换作别的地方官,也只能含羞忍辱,只可惜他这次用错了对象。那功勋卓著的半勋贵半名臣李佑比李登高更加傲气,嘴皮子加凶狠,直接还嘴将李登高骂到体无完肤,羞辱的李大翰林要投水自尽。

话说回来,京官比地方官为贵其实并没有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