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普通木匠制作的机器不同,经由精细化制造出来地机器结构更加紧凑,操作更加方便,仅仅是从外表看上去,甚至有一些美感。

只是看到这样地机器,王嘉鹏、翁启愚等人就被震撼了。

“不得不承认。这个所谓华夏机器厂制造地纺车、织机,确实很好,”早就试过地胡文信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们都在这个市场中沉浮多年,可谓见多识广,可也从来没看到过这样充满美感,简洁而高效的机器。

“咱们是不是应该多买一些回去?”王嘉鹏苦笑着说道,他也意识到那些封杀恐怕是不会再有效果了。

“找些木匠,咱们自己也能做吧?”翁启愚还是不太甘心:“买他的做甚?“因为他便宜,”胡文信指了指纺车:“这个才要一两。织机五两,虽说比自制的贵,可普通的木匠。怕是做不到这样地精细程度。”

当胡文信等人抛开陈见以后,便开始考虑新的变局下面,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甚至争取更大的利益。

新式纺车与织机的优点突出,效率提升明显,肯定要弄到南方去。

但也面临新的问题,纺车一两,织机五两虽然不算贵,但对普通的织户来说。要购置这样的机器就很吃力。

胡文信他们自然也想到像大生那样,购置机器,雇人干活,或采用以前的老办法,向织户提供机器、原料,包收纺织品,前者地效率显然更高。

正如李彦所想的那样,北方发展纺织,对南方会有影响。但并非致命,南方有足够的优势,来弥补地域远近带来地成本差异。

如果没有运河上林立的钞关,运输造成的成本增加完全能够抵消,不过有了钞关,在面对北方市场上的本地布时,劣势便很明显。

因为要面临北方布的竞争,南方的布商就不得不绞尽脑汁以降低成本,包括采用新式机器。用雇工的形式组织生产。以及最重要的减税。

明代的商税通常偏重于行商,而对坐商征收不多。这对南方布商很不利,当然,在有些地方,因为税监地存在,对坐商的盘剥同样很厉害。

在认识到堵截无用的情况下,又看到新式纺织机械的优点,胡文信建议讲和,他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机器赚到更多的钱。

王嘉鹏通过徐光启邀请李彦,在彦熙楼摆席恭候,苏松会馆的布商有资格的差不多都到了,还有天津、肃宁、临清等地的一些布商。

“李编撰,前些日子对不住,王某在此深表歉意,愿意赔偿大生的一切损失,”王嘉鹏倒也洒脱,端着酒杯站起来,低头向李彦说道。

“王馆长客气了,”这么多人面前,李彦也不好不给王嘉鹏面子,也端着站了起来:“生意场上,少不了你来我往,只要大家遵守行规就是。”

听了李彦这句话,王嘉鹏和在座地商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所谓和气生财,行商的都不愿意招惹麻烦。不过也觉得有些难过,毕竟如此一来,南布在北方的市场必然要萎缩。

“不过,大生的事与李某无关,倒是李某的华夏机器厂,弄出了几种新式的纺织机器,还要请各位多多关照,”李彦和王嘉鹏碰了一下酒杯,饮尽以后,又向众人拱了拱手。

“华夏的机器,确实与众不同,”胡文信也端起酒杯,向李彦敬道。

众人都知道李彦说这样的话,等于是撇清与大生的关系,而且做出一种姿态,华夏地机器,谁都可以买。

李彦本来就是想卖机器,当然不会因为自己也纺纱织布,却影响到主业。

苏松会馆当场以会馆地名义订购三百套纺织机械,按照李彦的说法,一套机械包括一台织机和三架纺车以及相应地轧花机。

苏松会馆订购这么多纺机机械,除了一部分运回江南,以求仿制外。主要还是想在北方择地兴建纺织厂,就对这个行业的熟悉情况来说,他们会比任何人做得更好。

赴宴的包括华北一带够上分量的布商,苏松会馆将大家请到一起,还想就此商定日后北方布市的规矩,就好像李彦说的那样。约定一些行规。

李彦笑着提议:“何不成立一个棉纺织业协会,有什么事情,大家坐下来商议,共同制订出规矩,不要扰乱了市场?”

王嘉鹏等人求之不得,这个协会地提议也得到大多数与会商人的支持,毕竟,这都是一些在这个行业有一定地位的既得利益者,更倾向于维持市场秩序。而非破坏。

万历四十八年五六月间,由大生纺织厂发起的北方纺织运动大获成功,大量的纺织工场在山东、河南、北直隶出现。其中包括许多南方布商的产业。

北方地纺织业基础薄弱,虽然借着新式机械的优势,在天津、山东等地形成了几个重要的纺织中心,不过与南方相比,在规模与水准上多有不及,特别是织布以及染整。

南北方之间的贸易,过去通常是南方从北方购棉花,然后织出布匹再卖到北方;渐渐发展成为从北方购棉纱,而布匹还是以南方的为最好。

不得不说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棉纺织业影响很大。新式织机在南方应用以后,其效果要比北方更好,除了织工的水平,更大的原因可能还是气候因素。

不过新式织机的应用,也使得工场形式地生产被广泛使用,间接使得很多织户丧失了家庭生产的可能,甚至有织工冲击制造新式织机的木匠作坊。

好在新式机器地生产速度有限,还处在慢慢增加的过程中,不会一下子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看到华夏社提供的这个消息。李彦呆坐了良久,可以想见,随着新式织机被更多的使用,随着北方纺织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南方那些习惯了耕织的农户,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而且,这还是最初级的人力操作地机械。

李彦为此犹豫了好几天,才终于下定决心,短期的阵痛难以避免。但技术的进步终究将带来更好的明天。

怀柔大生纺织厂北面山脚的平地上也建了两座房子。紧挨着房子的是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小溪中已经竖起两架木制的水车。在水流的作用下,缓缓转动。

“我要用这水车,带动一大堆地纱锭转动,”李彦将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水力纺纱车的草图拍在李大为的面前,让他们的木匠组抽调能手,来完成这件事。

“现在有关纺车与织机的订单很多……”

“生意是做不完的,咱们要不断进步,”李彦笑了笑,异常蛮横地打断李大为。

也是在五六月间,建奴屯兵抚顺,先后劫掠地花岭、王大人屯等地,辽东报捷,斩获敌首两具,被掠辽民无数。

熊廷弼以兵力初具,可以从沈阳向前推进,再度向朝廷请兵请饷,而朝廷中则有言官进行攻击,认为熊廷弼性格刚愎,与辽东将领多有不和,熊廷弼则反过来弹劾兵部主事刘国缙。

七月,宫里传出的消息,似乎皇上的病情愈来愈严重,骆养性连日都留在宫中值守。

京城地氛围似乎越来越紧张,包括李彦地新兵营也被要求留在营地,不得外出,而朝中的官员显贵似乎一下子忙碌起来。

“这些消息也能公布吗?”李彦拿着汪文言拿来地消息,犹豫着问道。

汪文言写意地拨着手上的拼图,似乎不经意地说道:“三娃,古人云: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就是一次机会。”

李彦笑了笑:“似乎早就立太子了吧?”

“呵呵,不过咱们那位老爷,可一直想着将家产留给宠妾的儿子,即便是病了,也不让大儿子探望,你说说看,这叫什么事?”汪文言放下拼图,看着李彦微微笑道。

李彦向汪文言竖了竖大拇指。虽然对方不一定理解这个动作的意思,不过他确实佩服汪文言什么话都敢说,相比较起来,他这个后世来的人,却有些缩手缩脚的,总是不自觉地要将某些关键词或者关键的人物给屏蔽掉。

“行。宫里这些事情我都会登出来,”李彦点了点头,不过就是皇帝生病的消息,还有太子焦急地探望等等。

李彦记得朱由校是未来的天启皇帝,那么他老子作为太子,应该也能顺利地登上皇帝宝座才是。

在报纸上刊登宫里的消息,并且突出太子的正面形象,这已经和站队差不多。

李彦想办地一份客观的报纸,不过他也发现。一份有思想性的报纸,似乎更能满足他的口味。

想到汪文言说的这个比喻,李彦不禁皱了皱眉头:“汪兄的意思。这位生病了地老爷,还想更改遗嘱,将家产留给他宠妾的儿子?”

李彦知道万历一直宠爱郑贵妃,想将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立为太子,不过朝臣却要求早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著名的“国本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