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阔凭鱼跃-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天打仗更要花钱,可每年的税赋只有那么多,难道皇帝是会下金蛋的鸡吗?我这两年几乎天天都在跟户部、工部、兵部的官员们吵架,就只为了一个钱字,烦也烦死了!”宋江说:“这说明你还不是个昏君,不然管它那么多烂事,只消皇宫内院断不了享乐也就行了。”

方腊问:“公明兄,你说徽宗老儿每每不理朝政,这不还是个地道的昏君吗?他为何就不用为钱财发愁呢?是不是他的地盘比我大,出产也就比我多?”宋江白了他一眼:“我说句不敬的话,你真的要把身边的重臣换一换,最起码找两个懂致世经济的人放在身边经常请教,要不然你去找个土财主问问也行,他也会告诉你,地盘越大收的银子越多,可得操的心也越大,花钱的地方也就越多。大宋之所以现在的君王可以终日沉迷于琴棋书画,一是因为二百年来朝政早已有了定制,就算皇帝是个白痴,各部只要有尽职的官吏就可以依例做事,不致出大的差池。二是得益于熙宁新政以后各方出产大有增益,国库尚有盈余积累,还可以从容应付。三是内外政治还算安靖,你老兄是最大一个内忧,辽、夏、吐蕃、倭奴近来也只是蓄势待发,按兵不动,所以没有大的支用。哎,你干嘛这样看着我?我是就事论事而已。”

两人这些日子愈发熟悉了,谈起话来更少了许多过去的顾忌:“依照你过往的做法,就算世上没有我宋江,你依然不足以与大宋抗衡。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个道理你应该比我体会的更深。举个例子说,辽国与中原争斗了几百年了,却斗成如今的平手,何也?辽国人不如中原多,兵器不如我们的好,按我们的说法是蛮夷之地,大宋为何灭不了他,就连个燕云十六州也收不回来?大家都说是北人身强体壮,凶猛彪悍,为中原人所不及,对吗?对,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更主要的是北人善骑,快马如风,铁骑难当,想打败一万北国精骑要动用五万以上的精锐步兵,还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就逼着我们花费更多的钱财。可为何大宋不培养自己的骑兵呢?”

没等对方深入思索,宋江自己很干脆地给出了答案:“没有好马!想想你的部队中有多少战马就知道了。中原的战马不仅数量少,而且温驯矮小脚力差。那我们为何不买马?北人不肯轻易卖给我们。在北国,一匹战马不过三五贯钱,到了中原非百十贯不可得。蓄养一支十万人的骑兵要花多少钱?而北人随便就可调集数十万骑兵!反过头来,辽国有几十万凶悍骑兵,为何不能一举侵吞中原呢?呵呵,他们缺少铁器、食盐,缺少知识,缺少工匠。缺了这些,他在作战的时候就只能用拙劣的刀甲对抗大宋的利器,用勇士的鲜血来冲击中原的战阵!只要中原能把战争拖延下去,北国人的物资储备用尽之后,除了议和退兵并无二选。那北国又为何不培养工匠、倡导读书、冶铁开矿呢?道理也是一样。江南一匹布帛不过五六百钱,到北国可贩十贯。北国无棉无丝,只能高价求买。木匠铁匠中原遍地都是,世代传承,而在北国要培养一个工匠,花销怕抵得上培养数十个战士!所以每次北人南侵都要掠走许多匠作和妇女,以为己用,每年岁贡之中除却银钱们还要有布匹盐铁。在我们这里并不稀罕的东西,到他那里就身价百倍,糜费不起了!所以说,历代蛮夷都对中原的花花世界垂涎三尺。”

方腊听得入神,叹道:“我以往觉得自己对治国济世也算得上呕心沥血,今日听君一席话直令我汗颜不已了,方知什么叫做井底之蛙。公明兄的高谈阔论让我真的受益匪浅。你真的想要引军北上荡涤契丹吗?”

宋江苦笑一下:“既读圣贤书,当行君子义。宋江命苦,年少的时候就被家父逼着去读书明理,不然的话哪里有如此的烦恼。年少时觉得自己应该尽力帮助身边的邻里朋友,结果在江湖上赚了个及时雨的薄名。始为文笔刀吏,便梦想着仪仗仕途,给一方百姓多送些福祉。奈何造化弄人,得了个刺印发配的结果,还险些成了人家的刀下之鬼,不得已逼上梁山做了反叛。既已投笔从戎,又想着要挥斥军马平靖天下,打出一片晴朗天空。时至近日才明白,国事之大光动刀子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胸怀天下,明事知理,身体力行,知微见著,烦恼是越来越多,头发倒是越来越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呵呵,让陛下见笑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英杰同心创世纪

方腊连忙摆摆手:“自今往后休提陛下之称,方某不配啊!自此次与君朝夕相处,方知天下之奥无其穷尽,方腊以往是夜郎自大,现在想想都幼稚了。此次幸得公明兄仗义相助,又点拨于我,待去得台湾,我便收了旗号,韬光养晦,若未窥明治国门径,必不敢再立门户。”

宋江对方腊说出这样的话来感到有些吃惊,忙劝慰道:“方兄本是雄材大略之人,只是往日身边少了些贤士相佐。他日赴了海外,也不必偃旗息鼓。这样一来不至于太堕了自家声威,二来也给大宋保留一些压力,好使朝廷不至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越国能在数年之内在江浙两省有了不晓得气候,自有些路数。切不可因在下的胡言乱语便妄自菲薄。”

方腊怀着感激的心情望着宋江:“公明兄与治国大计见地深刻,还望今后不吝赐教。要不然你我一起到台湾去,我可以马上将国君之位禅让给你,甘愿追随公明兄马后!”宋江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方兄欲置小可于不义否?”'TXT小说下载:。。'

方腊诚恳地再三恳求,宋江只好再吐露一些机密:“非是宋江窥觑方兄之尊位,宋江更有隐秘心事相告:自从得九天玄女娘娘提点初探天机之后,宋江便只将保国安民,开疆拓土作为平生之愿。眼下的第一步便是令境内环境好转一些,之所为攘外必先安内。这不单是请各地义军消停一些,也包括让朝廷上层转向励精图治。不妨告诉你,蔡京、高俅都是我们除去的。现在还有一些重臣也是我们扶持上台的。我们还谋划着让赵诘将帝位让与太子。这一切都是为让国内为荡涤外患先奠定必要的基础。”

他不理会方腊脸上异常惊讶的表情,只顾继续说下去:“待形势好转,我们就会策划北伐,将最令国人心忧的两大外患除去。所以这次我才力主与大越国尽量罢兵休战,免得伤及国之根本,才会抽调卢俊义、林冲等大将远征塞外,援助女真人反抗契丹的征讨。昨夜刚刚有消息传来,女真人在黄龙府大胜契丹皇帝亲统的七十万大军,并与北国十几个部族联结成了同盟,愿与大宋共灭辽国!”

方腊刚要闭上的嘴又吃惊的张得大大的。宋江接着说:“若是能事先这一步之后,我们就会致力于在国内推行新政。这不仅是指王临川的新法,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举措,包括与更遥远的外族交往通商,在国内促进更多的生产和贸易,将有利于增益物产的器具和技术推广到各地。通过培养有志于维新的人才来肃清吏治,把国家引入更好地发展轨道,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心泰体安,各得其所。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若在我有生之年能有小成便也心满意足了。关键是要有后人能将这种努力坚持下去。那样的话,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再也不用担心有外族敢小觑于我,这才是古贤所讲的天下大治!”

方腊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宋江的双眼,满怀激动地听他描述那令人神往的美景。待宋江的话讲完半天了,他才抑制住内心的兴奋,提出一个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你公明兄为何不取赵氏而代之,这样不是可以更好地事先你的宏伟目标吗?”

宋江平静地吐出两个字:“民心。我不会强求去主导这个计划,当然也不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矫情造作。只要是有利于这一大计的推行,无论是由谁来做皇帝,我都不会介意。如果谁阻挠了大计,我也会千方百计地将他除去。现在大宋已历八世,二百年来还是拥有民心的,所以目前我的任务就是辅佐皇帝,帮着他带着全国军民来执行富国强民的计划。方兄去了台湾,也应倾力图治,若能取得民心,将来宋江自会转而辅佐方兄。即便一半会儿成不了大事,也可让宋江在旁观察新政施行中的利弊,好叫今后少走些弯路。这件事不知方兄是否肯应允?”方腊紧紧握着宋江的双手:“你我兄弟已是莫逆,但有驱使,万死不辞!”

随着两位昔日的绿林精英的手握到了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