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阔凭鱼跃-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进微微一笑:“咱们都一样,生意再好都是为山寨办事,哪里会去贪图享乐?”穆弘何穆春对视一眼,齐齐夸赞:“大官人的品行向为我兄弟之楷模。”柴进把茶杯放下,抱拳说:“两位兄弟不必谬赞,咱们都是为了忠义军。那些兄弟再前面舍生忘死,咱们做再多的事情都是应该的。”

穆春问:“依大官人看江南战事何时可定?”柴进拈须微笑:“怕是已然定了。依我看,方腊不日必败出杭州,那大越国已成昙花一现。”穆家兄弟都不约而同的“哦”了一声。柴进继续说:“宋公明何方腊都是聪明人,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都会想方设法的尽可能保存实力,寻求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办法。我想此刻或许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几人沉默了一会儿,穆弘问柴进:“大官人,此次送物资南下,何必要亲自前来?”柴进见穆弘能猜出自己南下另有深意,用嘉许的眼光望了他一眼:“不错,我是想到前敌去一趟,一则见见诸位兄弟,二则要与宋哥哥、吴军师商讨些事情。”他停了一下说:“两位兄弟,你们觉得我们招安下山究竟是好是不好?”

穆弘没料到柴进居然提出这样一个敏感而尖锐的问题来,连忙对穆春说:“二郎,我与邻庄杜员外约了谈在城中合作开办纸坊的事情。今天大官人来了,你就替我去走一趟。”柴进见没遮拦把穆春支走,微微一笑:“兄弟忒的小心了!”穆弘摇摇头:“二郎行事过于率直,恐曲解大官人言语,将来传将出去,大家皆无颜面。不知大官人适才所言何意?”

柴进正色道:“柴某素知兄弟为人,方才敢于直言相见。想我梁山兄弟聚义水泊,无论是朝廷官军还是四方绿林,哪个敢正眼看视我等,不唯是梁山兵强马壮,百战不殆,更是因为山寨虽个个好汉,偏又能齐心协力,即使遇到天大的难事也由众兄弟共商对策,故此所向披靡。真的怀念那段时光啊!什么事情都只为了山寨的安危壮大,只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受什么清规戒律,三纲五常的限制。可是公明哥哥偏要受了招安,自己给兄弟们头上加上几座大山,真不值啊!”

穆弘深有同感地回应:“是啊,自讨来的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气有什么好的。若不是心中装着山寨的重任,我有好几次就要与那些腌臜家伙动起手来!”柴进一拍大腿:“着啊!咱们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可不是为了象今日这样来过日子。所言我想找公明哥哥再谈谈。”

穆弘连说:“好啊!大官人心中锦绣,只要你这样的人才能与宋江哥哥去商谈这些大道理。我们只有在边上听的份。”柴进把手一摆:“话不是这么说。我倒以为在这种关乎山寨重大决策的事情上,每个兄弟都应该有发言权。暂不去论大家学识有深浅,文化有高低,但说大家都在山寨分担一定的责任,也便有了说话的权力。对于某个事情不论谁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当众讲出来,让所有的兄弟都来评判是对是错,而不看谁的权位高就能说了算!”

穆弘眨眨眼睛,他既觉得柴大官人说的很有道理,又觉得这样势必影响宋江大哥的威势,有些不安。柴进见他似懂非懂,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自己这种说法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有些匪夷所思,笑呵呵地解释道:“穆兄弟,我说的只是一种设想,在具体的办理上还有许多可以商量的地方。不过总的就是一句话,无论有什么样的事情都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有智的出智,有谋的出谋,而不是听哪一个人的独断专行。要知道咱们的弟兄哪一个不是饱经风雨,有许多在上梁山之前就是一方霸主,有着自己的才智谋略。而咱们的当家人不管是公明哥哥、卢员外,还是吴军师,都不是无所不知的神仙,总有一些不清楚不熟悉的地方,若是按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决定山寨的命运,岂不是太过儿戏了吗?”

穆弘静静地听柴进述说其中的利害,见大官人的话告一段落,忙插话说:“只是山寨的事务千头万绪,如果事事都要召集大小头领来商议,一来会不会延误时机,二来是不是大家别的什么也都不用干了呢?”

柴进连连点头:“你说得对。当然不能事事如此,我说的是指那些关乎山寨大政方针的事情才召集大家共商,平日的事情可分为几类,找熟悉这方面事务的头领小范围的商量,而那些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情也可依据当时的情形便宜行事。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又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众人一起商议总比一个人说了算要稳妥的多。”

穆弘托着下巴想了想:“可什么样的事需要众人商议?什么样的事可由个人说了算呢?”柴进说:“这就看出规制的重要。在平时我们就对日后的事情提前分类,公开讲明何事可以由个人决定,何事必需众人商议,等形成一种制度后,这不就好办了吗?”

第一百七十八章 穆弘出马护粮队

“制度?”穆弘终于忍不住抓抓脑袋:“大官人,您哪里来的这么多新名词啊?”柴进笑了:“我在陕西华阴县遇到一位贤士司马拓,却是前朝宰相司马光之后。此人对于规章制度广有研究,于朝纲法度颇为精通。与这位贤士攀谈多日之后,我是受益匪浅啊!”穆弘点点头说:“原来如此,看来官宦子弟中也并非尽是无能之辈。”

“是啊,”柴进接过话说:“大宋对士子官宦给予了丰厚的优待,远超过以往,是故当今朝野均以钻研学问为荣。不说那些读八股文章,谋文秀仕途之人,单说民间的能工巧匠也是不胜枚举。象金钱豹子汤隆、九尾龟陶宗旺、玉幡杆孟康那样有一技之长的兄弟,若不是落在山寨,在地面上少不得推陈出新,广受推崇,成不了一代宗师,也少不了大把的银子哦!”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柴进慢慢收住笑容:“穆大郎,以前咱们偏安一隅,像我,从静海到梁山,总以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嘿嘿,哪里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庄上冬日取暖用的是什么?薪炭吧?在北方有许多地方用的是泥炭,而在陕西延安一带,有些人家用的是油泥!那东西肯定你没见过,烧火的效果相当不错,看上去黑漆漆、黏糊糊的,可有人肯用心思从中能提取出来一种清亮的多的油,可以用来点灯。我这次带来一些,想让汤隆他们研究一下,看还能捣鼓出来些什么。十几年前有人发明过一种木制的活字用来印书,比过去大家用的雕版要省事得多,现在陕西那边又有人试着用泥制活字、铅制活字,比木活字又好上许多。”

穆弘听柴进东一头西一句地说,虽然觉得他说的东西都很有趣,但又觉得搞不清楚大官人到底要说明些什么,只是托着脑袋饶有兴致地听,心中嗟叹人跟人就是不一样,要不怎么人家就能比自己多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呢。

柴进滔滔不绝地说在兴头上,忽然看见穆弘眼中的迷惑,心中以为自己说的太多太快让兄弟一下子接受不了了,忙解释说:“这些见闻在多年之前就存在,只是我们只待在一个地方,没有机会去接触去了解,所以并不知晓,如今说来是当作新奇物事,足见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样都不能少!”

穆弘这才明白柴进要表示的原来是这个用意,忙点头赞同:“是啊,宋江哥哥也常说,要开阔眼界,多学些东西。其实我也多想出去走走看看,长长见识,可就是庄上的事情大多,难得有时间静下心来看看书,更别说到江湖上去游历了。”

柴进把头一摇:“知识的得来可以源于多种方式,不管怎么忙,也要不断的学习。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更要珍惜。你看这次我出来,不就是自己找个借口,就算是创造个机会吧。改天还想请你带我去欣赏一下江西的名山大川,风俗人情呐。”

穆弘苦笑着把手一摊:“哪里有什么时间呦!现在大军在江南作战,兄弟我这里要负担大部分军中粮草的供应,收来粮草转交给李俊,由他的飞鱼帮运到前敌附近,事体重大,重任在肩,脱不开身啊!”

“不妨碍的”,柴进端起毛尖茶饮了一口,开始替穆弘分解:“收集好一批粮草,把后续的事情也安排下,你我一起就借混江龙的运粮队伍去前敌,如何?家里的事情还有二郎在嘛!”

“他?”穆弘把脑袋晃得跟货郎鼓一样:“让他去打架我放心,让他看家还真信不过。”

柴进哈哈大笑:“哪有你这样做兄长的。你家二郎也是快四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