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阔凭鱼跃-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嘴——原来在如今的大宋朝做有本的生意也是这么赚钱的!

虽然说收入不算少,比得上以往打家劫舍所得的许多倍,但这依然没有让宋江的心里放松多少。分管财务后勤的柴进和李应已经提醒过他好几次:眼下已经开始的造船和造火器将让梁山的现金流大量缩水!

本来想着招安了成了国家的军队,军饷粮草的负担可以交给国家了,但现实状况却当头浇了宋江等人一盆冷水:自接受招安下山以来,威盛军只是收到过一次朝廷发来的军饷,此后这一个多月以来其他的开销全部是依靠自己的财政体系来维持。虽然几个大的庄园和散布在各地的商铺暂时还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目前部队的费用需要,但是宋江还是很不高兴——朝中那些敌视梁山的官员们看来是不会就此改变观点的。

威盛军自己的后勤体系是为今后更大的发展,为其他的事业积累资金的,如果现在把各地赚取的钱财都花销干净,那样就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来做他的大事情。而且部队将来肯定会再发展壮大的,下山的时候山寨是把五万多的人马缩编成现在的三厢三万多人,将来如果再扩大,自己的后勤是否还能够保障呢?如果自己的部队开始大量装备象火器那样的新式武器了呢?如果下一步部队开进到更远的地区去作战呢?这些都是他当前就要考虑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大家经过商议,决定马上着手准备立足当地,解决部队的粮草费用问题。具体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攻打襄阳附近还在叛军手中的城池,用城中叛军囤积的粮草以敷军用,再一个就是谋夺当地的军政领导权,哪怕是暂时的,也可以从已经光复的地区征集粮草。第二个办法是一定要与上官青云商量的,因为它是目前这一代的最高官员,虽然是武将;第一个办法简单,打,打哪里呢?大家把目光都盯上了不远处的樊城。

第四十九章 谋樊城二将争帅

樊城是鄂北地区除了襄阳之外的又一个军事重镇,素来以襄樊津要而闻名。樊城距离襄阳不过百里,樊河河水绕城而过,城墙高大坚固,守城设施齐全,历来攻打樊城的军队都要在这里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过由于李山彤为了在襄阳城下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把附近各州县的可用之兵几乎抽调一空。加上樊城距离襄阳也不远,李山彤认为一旦那里有事,援兵也可弹指而至,所以也没有在樊城布置重兵,只是因为他把樊城当作大军粮草的重要集散之处,总算留了五千兵丁。高山岭大战之后,李山彤不能理事,王庆也还未回到都城,所以这五千人还没有得到任何的新命令,是进是退,谁也没有什么主意,所以还是在城中一味的等待。这就给了梁山军一个很大的机会。

宋江与众人商量之后决心攻打樊城,以解粮草之忧。消息很快在军中传开;各头领议论纷纷;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再争下这份功劳。宋江见了也不表态,只说次日早会定夺。第二天早上,正当众头领在中军大帐中商议之时,帐外军兵来报,襄阳主将、湖广路节度副使上官青云到访。

宋江闻讯很是高兴。昨日在襄阳与上官青云第一次正面接触,给宋江留下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这个老家伙在作战上很是保守,谨小慎微,多少让宋江等人有些看不起,但此人能够在重重外敌环伺的情况下,以劣势兵力坚守襄阳半年多,说明此人还是有些军事才干的。加上昨天他给了宋江一些官场方面的提示,表明现在他对这支来自于梁山的部队的态度还是友好的,所以宋江也很想在打樊城这件事上听听他的看法,毕竟他是在这一带盘踞多年的老地头蛇了,对这一带的情况远比松江他们知道的多。

上官青云在宋江率领的众将领的迎接下进了威盛军的大营,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忍不住长叹一声,对宋江说道:“宋将军,贵营的威势我往日在襄阳城头也曾远远地看过,近日进的营来,才感觉井井有条,外圆内方,果然是名将手笔。难怪当年你在梁山的时候,朝廷屡次派大将,均是铩羽而归,哈哈,厉害,厉害!佩服,佩服!”宋江知道他与朝中四大奸臣并无瓜葛,说这个话估计真的是感觉梁山好汉的名不虚传,所以也呵呵一笑带过。

进中军分宾主落座,宋江一拱手:“老大人来的正好,末将正满腹苦恼,还望老大人指点迷津。”上官青云笑眯眯地望着他:“将军雄才大略,老夫素有耳闻,收鄂中三县如探囊取物,挫李山彤不费吹灰之力,灭王庆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何事能令将军苦恼呢?”宋江略为欠了欠身:“末将想去攻打樊城,劳大人意下如何?”原本端起茶杯正要喝水的上官青云猛地抬起头来说:“好啊!老夫原来也有此意,想劝将军到樊城解粮草之急,不料将军早已成竹在胸了。”

宋江假意要求于襄阳官军一起攻打樊城,并请上官为总指挥,借机试探于他。上官青云好像看透了宋江的心思,一再推辞不就,说襄阳官军力量单薄,且刚刚从长期的围困中解脱出来,兵无战力,人心思静,不宜马上就参加战斗。宋江见他态度坚决,心里突然一动,下定决心要在送一个顺水人情给这位大人。他故作深沉地想了一下:“老大人所言倒也是实情,颇有道理。看来末将请襄阳驻军相助是有些唐突了,不过”,他冲着对方笑了笑:“单以末将的手下要取下樊城怕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故而末将还是想请老大人亲临指挥。老大人远见卓识,高屋建瓴,振臂一挥,也能大振军威。”他借口威盛军是到湖北剿贼的,名义上还是要听从本地最高统帅的军令,执意要请上官青云与他一起点将发兵,承诺若攻克樊城,愿将功劳算襄阳军一半。

对于宋江又一次送上大礼上官青云表示感谢,但对主帅之位坚决推让,让执意宋江当中就坐,自己只是在边上加了一把椅子。宋江命人擂鼓聚将,不多时各位将领把中军大帐挤得满满当当。

宋江把樊城的情况和打樊城计划讲了一遍,然后询问哪位将军愿领兵出战。霹雳火秦明率先站出来表示愿带五六千人马攻打樊城,第二个站出来的是黑旋风李逵,他说自己只需三千人马就可取下樊城。秦明说自己早有盘算,对樊城的情况比较了解;李逵说自己更是信心十足,若不能取下樊城就提头来见。气得秦明一个劲向他翻白眼,可是当着外客和众人的面又不好发作。

上官青云饶有兴致的看着:他已经问明白,那个高达的壮汉乃是山东名将正六品统制官秦明,而那个黑炭头则是正七品的步军统领唤作李逵,一个统领敢与一个统制在军事准备会上公开的争论,而且这样不给官职比自己大很多的上官面子,在他的统治范围内还是不曾有过的事情。与他一起来的襄阳官军的将领们也都瞪大了眼睛准备看看这样的局面会怎么收场。

宋江清咳了一声:“两位将军不要斗气,行军打仗非同儿戏,两人都讲一下,如果让你领兵前去将如何行事?”“我。。。”李逵抢先要说,想了一下又转过脸来对着秦明:“秦将军,你官大,年纪也比我长,让你先说。”秦明甩给李逵一个白眼:“铁牛是不是讲不出个一二三吧?让我先给你启发一下。”转身向着宋江及上官青云插手行礼:“若是让我去攻打樊城,我就要抓住叛军的弱点,自然可以一击得手。”

顿了一下,见大家都禀住呼吸在听他讲,秦明心里很得意:“樊城虽然城大墙高,坚不可摧,但城池太大,守军太少,就是一个很大的弱点。据我所知,樊城有四门,城周十二里,而守军不过五千,且还有重要的粮草仓库必须有人看守。如此算来,如果其把兵力平均分配,每面城墙上有守军千人。我若趋三千将士威逼某一城门,则兵力上的优势明显;我若趋五千人进攻其一面,千人不可守也。故此其必定会从其他的方向上抽调人手来加强威胁最大的一面。然后,我选精卒数百人,突然攻击兵力已经大部被调走的地方,迅雷不及掩耳,当可破之。”说完这段长篇大论,秦明得意洋洋地微笑着望着宋江和众人,心想此乃声东击西,暗渡陈仓之韬略,可行性很强的。

宋江又用一声清咳制止住大家嘁嘁喳喳的议论;问道:“贼军若识破你的声东击西,火速把调走的兵力再调回来,或者从其他方向抽调人手加强你的第二个攻击点,你又当如何?”

“我在第一点上的攻击并非佯动,而是真的全力攻击,叛军稍有松懈就会抵挡不住,怎么可能从那里再分兵出来呢?倘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