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阔凭鱼跃-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是在火器方面有新的见解,其他方面梁山军的头领们也在不停的探讨,柴进、李应等人召集了朱武等一批将领讨论,结论是前期威盛军是按照大宋禁军的常规编制以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作为基本编组,作战单位的办法不够完美,由于基本单位过大,在作战的配合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他们认为不妨试验以编辖五百人的营作为基本单位,根据战斗任务的需要来编组成军。每个营由最多两个兵种组成,比如步兵营中的长枪兵可以携带一支火枪,增加步兵营的远程打击火力,射手营由弓手、弩手和火枪手混编,也可应付不同情况下的局面,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成性;而一个军几乎可以包容军中享有的所有兵种,比如骑兵军包含弓骑手,步兵军包括射手和炮兵,可以增加团队任务的多样性,虽然这样对于指挥员的要求更高,但是可以很好的解决前面战斗中遇到的问题。宋江看完吴用拿来的这两份研究报告很是兴奋,反正王庆现在的部队已经是惊弓之鸟,战斗力有限,不如就在这次围歼王庆的战斗中检验一下大家的意见。

仗是要靠人来打的,在前面的战斗中,威盛军虽然歼灭了大量的叛军主力,但自己也有一定的减员,所以从襄阳到樊城,宋江一直在嘱咐各将领注意吸收当地的勇武百姓入伍,好在王庆对湖北百姓的多年搅扰盘剥让不少百姓恨之入骨,见闻名天下的山东及时雨宋江带队来解脱他们,又见威盛军来了之后军纪严明,且主动赈济当地百姓,所以在百姓中有了很好的名声,许多年轻后生愿意加入,现在已经基本补足了各部队的缺额。不过未经严格训练的新兵战斗力是远远也比不上久经战阵的老兵的。宋江根据徐宁、朱武等人的意见,不是把新兵简单的补充进部队,而是将损失较大的团队予以合并,从中抽调一部分老兵作为骨干,编练成新的团队。这样做可以很好的确保在马上就要进行的战斗中主力团队的战斗力,也可以让新的团队在这次应该不是很激烈的战斗中可以作为预备队,很好的现场学习和训练。

几天之后,估计林冲和董平的部队已经潜伏到房州附近的山区,威盛军派了美髯公朱仝为代表去襄阳邀请上官青云的襄阳军派兵参加对王庆叛军主力的最后围歼。近日来,因风头频出而意气风发的上官青云对威盛军十分的配合,与宋江个人的私交也是与日俱增,所以不但在粮草、军械的补给分配上再没有出现争夺的情况,就是连征兵也任由威盛军先进行。即使如此,襄阳军也增加补充了不少的人手,总数上升到两万五千多人,故此留下部分兵力看护已经克复的地盘绰绰有余。而且上官青云也不好意思再像前一段时间那样任由宋江的人马在前面独力拼斗,自己在后面坐享其成,万一传到皇帝或者朝中的言官耳朵里对自己可是大大的不利。就算传不到京城,单单在湖北百姓心目中形成负面影响也是不好的,毕竟威盛军早晚是要离开的,湖北这块地盘将来还要靠自己来经营。因此这次上官青云在朱仝面前大度地答应,自己将亲自带一万人前来助战。

在威盛军西进的誓师动员会上,大刀关胜不顾伤势尚未痊愈,坚决要求主攻宝康。原本霹雳火秦明想争这个任务,可见到在前面战斗中吃亏受气的关胜那就要冒出火来的眼神后,他主动退让了。卢俊义与吴用相视而笑,宋江也不禁心中暗暗佩服关胜的刚直好胜:“关将军,如果你能严格按照军令行事,宝康就交给你。”关胜向前一步,气宇轩昂地说:“一切但听哥哥吩咐,如有差错,提头来见!”宋江点了点头,让大家都暂时下去等候开拔的军令,自己拉着关胜进了后帐,关切地让关胜坐在中书案边,指着地图向他交代任务,让关胜带轻重骑兵各一个军、步兵和射手各一个军,共八千人绕过宝康城,在宝康与房州之间的一片丘陵地扎营。任务是坚决阻击宝康叛军对房州的增援,如果宝康叛军弃城他走,则围追歼击。

关胜一开始对这样的任务有些意外,想说些什么,但记起刚刚自己在前帐的表态又马上闭上了嘴。宋江握着关胜的手说:“我让雷横、李逵为你的副将,冲锋陷阵的事情可以多交给他们来做,将军的使命是运用你的军事指挥素养,观察战场的变化随机应变。这事关系全局,将军切莫感情用事,以稳为主,不要贪功冒进。关将军不要以为宝康这样的城市非要靠我们威盛军将士的性命才能拼下来,为将之道,要智勇双全。只要你按照命令行事,不久就会看见宝康的易帜。所以说,堵截住宝康城西窜的败兵,不使他们退到房州去增强那边的防守力量,这已经是这次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了。记住,我们现在开始的每一次战斗,其目的只有一个,削弱王庆贼军的实力,为很快就会到来的房州之战做准备。”

关胜领命而去,宋江在帐中静坐了一会儿,又安排人把秦明叫来,让他率领六千骑兵随自己奔袭房州,留下吴用、李应率六千步军与襄阳官军一起在宝康东面围堵,卢俊义、柴进等将领带炮兵和其余的几千新兵在大营留守,加紧训练并随时准备接应各路人马。一声令下,各路大军旗幡飘动,人马卷起冲天烟尘,纷纷直奔西面而去。

第五十九章 宋公明欲擒故纵

唐三长站在城楼上脸色冷峻地看着梁山军的骑兵队伍远远地绕城而过。城墙上不少顺天军士卒都在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几乎所有的顺天军将领也都在城墙上观看、议论,只有唐三长的亲兵们保持着沉默,像围绕着主人身边的一座座石像。

梁山军这是要干什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跳过宝康,直接攻打房州去了!宋江真得有这么大的胆子?唐三长有些不相信,然而眼前的事实又让他没有办法不相信。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宋江的胆量和谋略就比自己要高出一筹了!

这已经是第三批绕城西去的敌军了,虽然敌军是从城外几里地远的地方通过,由于树木、房屋和地形的遮挡,看不清具体过去的是多少敌军,但多年来战场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告诉唐三长,对方大约有一万五到两万之间。虽然听说梁山军中步兵也是有马可以骑的,真正的骑兵还可以每人有两匹战马,但即使那样敌军的人数与他感觉到的也不会相差的太多,况且唐三长还不是很相信梁山军富裕得到了那种程度。顺天军中战马的数量不多,所以每次大战中能动用骑兵的人数最多不过几百上下。

其实何止是顺天军如此,自从燕云十六州划给了契丹人,大宋就开始感觉到战马的缺乏,加上后来西夏、吐蕃的兴起更加重了培养、采购马匹的困难性,现在大宋唯独在山西、陕西一带的北部还有一些马匹来源,因此即使是最精锐的官军中骑兵的数量也是远远不能与前朝相提并论的。

缺少骑兵,这是唐三长无法从城里派兵去堵截梁山军的原因之一,总不能让步兵的双脚去追赶骑兵吧。刚才王庆安排在自己身边的亲信将领来责问自己为何不出城迎敌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回复对方的。不过在唐三长心里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宋江在大白天如此招摇的挥军而过,焉知不是故意设下的圈套呢?如果梁山军在附近有埋伏,等我军一出城立刻就会遭到敌军的夹击,只要军心不稳,宋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用骑兵的优势把这些刚刚打了败仗的顺天军踏为齑粉!故此唐三长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时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最不济可以力保宝康城的安全。他回忆起十几天前在房州顺天宫里与王庆发生的争吵,当时王庆对于不赞成房州、宝康分兵布防的唐三长已经动了震怒,而气头上的唐三长大骂王庆不懂装懂,害人害己,最后是如果不是自己的王妃妹妹出来以自杀来要挟,硬逼着自己认错让步,谁知道最后会出现什么结局。如今看,当时真的不应该向王庆让步,导致目前这种首尾难顾,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愚蠢的王庆,真的要害死人啊!

宋江带着自己的亲兵标营随着大部队隆隆的向前奔驰,宝康城早已被甩在身后。前面就是预定由关胜他们扎营的丘陵地了,这里距离宝康大约有三十里;离房州六十里;南北连绵的群山中;官道从这片起伏的丘陵之中蜿蜒而过。远远地望见宋江的大旗,关胜忙停下别的事情过来迎接。宋江是与欧鹏的轻骑兵军团作为西进的第三批部队过来的,见关胜迎过来,他也想与关胜好好交代一下,便把欧鹏叫来说:“不必等我了,你们速速赶到房州城外扎营。记得跟秦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