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阔凭鱼跃-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头得很哦。他抬头望了望前面,见战场局势渐渐地稳定下来,想了一下,挥手让小校去传令,把各军的将领导自己这里来开会商议。

不多时,周扬等人陆续来到设在河边的临时中军。此时周扬全然没有了在宝康城中慷慨激昂的样子,见到那几个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将领投来的幸灾乐祸的眼神,也没有心思反击了。唐三长用锐利的目光及时制止住了众人的议论和争执,他语气平静地说:“既然我们已经西进,焉有回头之理?大战在即,大家就不要争吵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团结一心,研究如何打破敌军的封锁,穿过丘陵地,增援房州!”见大家都安静下来,包括周扬在内的那些忠于王庆的将领纷纷队他投来感激和信服的目光,他继续说:“从刚才周扬他们进攻的情况看,官军在大路两侧埋伏下了重兵,很显然从这里硬冲会很困难,导致严重的伤亡。房州固然要援救,但我们也不能不计代价的蛮干,毕竟伤亡的都是跟随我们多年的顺天军战士!大家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一直持中立态度的中军老将邓肯见一时间大家都不开口便起身说:“这片丘陵地山势不高,坡度平缓,其实是易攻不易守的,只要多想办法还是可以杀过去的。这条大路虽然是捷径,一来道路都是在两侧的高地的夹缝中延伸,弯弯曲曲不易观察敌情,二来道路的宽度宽的时候有上百丈,窄的地方不过数丈,实在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忠于王庆的左翼年轻将领张昭见老头罗罗嗦嗦,而且还都是些不利于鼓劲的话,不耐烦地打断说:“邓老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干脆回宝康?还是就地投降算了?”唐三长把脸一沉:“张昭,听老将军把话说完,不得插嘴!”邓肯冲着唐三长笑笑:“老夫的意思是,我们干么要一棵树上吊死?这丘陵地中可以通往房州的道路甚多,既然官军在大路上驻守,我们给他来个避实就虚绕着走,惹不起还躲得起吧?”反对回援派的将领韩金问:“邓叔,去往房州的道路除了官道之外,大多崎岖狭窄,大军通行可以吗?”邓肯反了他一眼:“反正我的人马是能过去,你,我就不知道了。”人群中响起一片嗡嗡声。

唐三长想了一下:“邓老将军的意思是避实就虚,我的意思是虚虚实实。”见众人不再议论而是停下来听他的讲话,唐三长又接着说:“这支官军装备好,又有地形之优,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去进攻,那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我军人数多,地形熟悉,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不与敌人正面硬拼。嘿嘿,扬长避短,四个字重逾千斤啊!”将领中有几个人隐约猜到他最后的话是针对王庆屡屡不采纳他的意见,导致现在的局势危急,可眼下大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他,所以即使是再死硬派的也不敢站出来说什么。

唐三长说:“我们没有时间与官军在这里纠缠,一是房州等着我们去增援,二是东面的官军可能已经在攻打宝康,那里支撑不了多久,如果官军破城之后继续追来,我们将腹背受敌。所以,即使小路不好走,我们也要走!”他下令兵分三路:第一路以邓肯为首,四千人走南边的小路;第二路自己带队,三千人走北边的小路;第三路由周扬带队,集中了所有支持增援房州的将领的八千人,等前两路人马进入丘陵地一个时辰后全力从官道大路突击。

唐三长解释说:“日前越过宝康西去的官军不到两万人,全是骑兵,而周扬他们接触的敌人都没有骑马作战,显然官军也知道这里面的地形不是很适合骑兵。按照钱敏的说法,官军在房州城下营寨中的人马大约有一万多人,因此在丘陵地的最多也不过是一万人。他们初来乍到,地形不熟悉,如果见我军从南北两面的小路进山,必然惊慌,因为他们在这里驻扎的任务只可能有一个:就是隔断宝康与房州的联系。如今见我军从小路进山,他们不了解小路的情况,因此不得不分出人马到小路上进行截击,这样官道上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而小路的状况注定不能支持大部队通过,第一、第二两路人马的几千人主要任务是吸引官军分兵,顺则西去增援房州,不顺则迅速退出丘陵,到小河边来汇合。而第三路的人马在官军分兵之后全力压上,具有人数上的明显优势。刚才邓老将军讲了,前面这些丘陵山势平缓,所以大家不必全顺着大路前进,而是满山遍野地向前进,料官军剩下的那些人马是阻截不住的。这样三路人马中起码有一到两路是可以轻松增援到房州城下,顺利地话,三路都可以杀过去。这样房州就有了足够的兵力来对付那一万官军。而受到阻截退回来的部队一定不要溃散,到小河边汇合之后,可以拖住这里的官军,让他们不能全力去支援房州城外的部队,这样也是很有益处的。”一番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再没有人提出什么异议了。

关胜得知顺天军的两只人马分头从南北两个小路口进入丘陵地之后果然感到很是为难——唐三长狡猾大大的!那两个路口他曾经派人去查看过,里面道路狭窄,崎岖难行,而且离着官道至少有十几里路的样子,如果分兵去把守,人少了不顶事,而且那些道路与大道之间并不利于骑兵奔驰策应,那样的话守军在援军到来之前就会被敌人消灭掉;如果分出去的人多了,把守大路的兵力势必感觉单薄,毕竟宝康的叛军有两万之众,虽然自己的武器比对方要好很多,而且训练程度和战斗力要强于对手,但“蚁多咬死象”的道理关胜还是听说过的。

“分瓣梅花计,”神机军师朱武嘟囔着:“看来这个唐三长果然有些道行。要不咱们这么着吧,”他朝着眉头紧锁的关胜说:“眼前没有动的叛军还有七八千人,这是主力,我们要盯紧了,不能因小失大。从小路进山的两路叛军,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顾其一路,我带李逵手下的两千人去阻击一下,就算不能全歼敌人,也要尽量迟滞敌军的速度,消耗其实力。马上派人把这里的情况向宋江哥哥报告,看是否由他们在小路的出口附近伏击另外一股叛军。关将军,你就带主力在这里继续监视对面敌人的行动。假定能尽快消灭对面的叛军主力,我们再让部队骑马追击,也还是有可能在敌人接近房州之前,把他们消灭在运动之中的。”

宋江从林冲那里回来时间不长,就收到了宝康叛军西进的消息,他一拍大腿:“好,通知部队,马上准备回援关胜。”他把秦明叫来,让他留下两个营的骑兵驻守房州城外的营寨,要千方百计地装出大队人马仍在营中的样子,自己带着五千人马风驰电掣地向东赶。房州离着关胜他们驻守的地方大约有六十多里,战马快跑的话一个半时辰就可以赶到。

一路上,宋江连续遇到三拨关胜派来的信使,当最后一个信使送来顺天军分兵进山的消息之后,他的部队离着那片丘陵已经只有不到十里路了。宋江犹豫了一下,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自己手下的骑兵基本上都是从山东带出来的老兵,对这里几乎是两眼一抹黑,极少数新补充进来的当地人也不是这附近的,所以没有熟悉这一带地形的,根本不知道信使说的两条小路的出口在哪里。如果去错了地方就会将叛军放过去,而仓促之间也不摁那个再去找向导了,所以宋江干脆停下脚步;让长时间奔驰的战马歇息一下,同时撒出大批的斥候侦察敌情。这样做虽然发现敌军可能会晚一些,但最少不至于把敌人弄丢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有斥候飞奔回来报告,南边七八里路之外发现叛军,大约有四五千人,全部是步兵。闻听发现了敌讯,正在周围休息的将士们纷纷一跃而起,跳上战马紧握兵器,眼巴巴地等待着主将下命令。宋江转着眼珠盘算了一下,把黄信叫到身边,让他带着手下的一千名重骑兵原地不动的在官道上留守,要特别注意北面的情况,如果有叛军出现就跟上去远远地监视,让对方感觉到压力,但不要贸然攻击,等待他这边的战斗进展情况。如果一个时辰之后还没有新的敌情出现,那么就赶去增援他的本队。交代完之后,宋江把马鞭一举,带着四千多骑兵朝着西南方向追击下去。

第六十六章 狭路相逢唯天命

从南边冲出丘陵地的是唐三长亲自率领的第二路人马。与其他两支部队分开之后,一直反对增援房州的将领就偷偷地问他,是否真的要去房州?与其到那里送死,不如乘机全军向南,回到荆州另起炉灶。手下的顺天军将士对于唐三长还是很尊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