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狼-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几个亲兵涌到黄得功的尸体边,徒劳地想把他扶起来,但马上大家就看明白黄得功已经没救了。正面的顺军已杀到近前,而侧翼李成栋的骑兵从过溃败明军的阵中横穿而过,肆意砍杀着丢盔卸甲的败兵。

这些处在漩涡之中的黄得功亲兵对望了几眼,突然站起身奔向弘光皇帝,把明皇抓住要把他献给顺军:“皇爷,对不住了,那许将军听说从不杀俘,当年也没对先帝爷失礼过,皇爷您就忍忍吧。”

……

许平赶到战场之前,李成栋一伙儿就亲自赶来向他报捷,最后一支忠于南京的明军黄得功所部覆灭在太平府,弘光皇帝被俘,南京投降,看起来南明已经要土崩瓦解。江北军正准备进攻左部,这支明军之前被黄得功杀得大败,现在夹在东西两路顺军之间成了游军,摧毁它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弘光皇帝许平倒是很客气,若不是阴差阳错,许平本该叫他一声王叔,就好象自己的父亲称呼弘光皇帝的父亲那般。

“小国之君,大国之卿。”许平客客气气地向弘光皇帝问安,攻破北京后顺廷已经不再承认南明为正统而是视之为偏安小朝廷,对于南明大顺也以上国自许:现在的战争性质已经从起义造反变成明朝遗产继承战争,是最强的诸侯进行的统一战争:“陛下勿惊,吾主定会妥善安置陛下。”

许平下令给弘光皇帝准备好车驾,送他前去北京面见顺王,对于这种发生在中国诸侯间的统一内战,惯例是降者免死赐爵。

太平、庐州两府的地方官在清君侧军打来的时候投降了左良玉,发表告示号召各府各县缙绅百姓支持左伯讨伐奸佞,黄得功杀败左良玉后,这两府官员又反正重归弘光朝廷旗下,现在黄得功尸骨未寒,这些官员有赶来投降许平,希望能够在大顺治下继续当官。

“城头变幻大王旗。”许平发了声感慨,他没有亲自去见那些已经赶来的太平府地方官,他也不可能见得过来,既然江北军投降的将领这么多,许平就让他们替自己去安抚地方,让南京文武尽快投效到大顺体制内。

“大人在想什么?”周洞天听到许平那声感慨后,等旁人离去后提醒道:“招降纳叛,可以尽快一统,还不必大行杀戮,大人可不要意气用事啊。”

“我明白。”许平并无不接受投降的意思,他对周洞天说道:“我只是觉得很怪,按说明廷昏暴,民不聊生,我们起义兵,除暴安良,感觉上应该是善善恶恶,把昏君奸臣一扫而空才是。可是现在明皇殉国后,而他手下的那些贪官俱在,只是改换门庭罢了。大明、大顺,换的不过是一个皇帝和一些朝臣,下面的,尤其是各县的官吏,还真没换几个,也没法换。若是大王像换的话,我还得竭力劝他不要莽撞行事。”

“自古改朝换代,也就是这样罢了,要是拒绝收降,逢人就杀,那不成黄巢之流了么?”周洞天安慰道:“再说也是换了不少的,再说既然在我们大顺治下,这些官员就得按我们大顺哦规矩来。”

“是不能像黄巢一般,所以我总是帮着丞相劝说大王,不过起兵三年来,我仔细回想一下,虽然杀的人里有些是罪有应得,如孙传庭之流,但更多就像是李司马刚才说的都是忠臣孝子,贾将军、蒲将军、杨大人……”许平掰着指头一个个往下数,一直数到这次南征:“史阁部、黄将军,天下不是这些人搅乱的,但是他们都为明廷殉葬了,而那些搅乱天下的人则摇身一变投降了我们大顺,本来昏明末世就不剩几个忠臣孝子了,还统统被我们杀光了。”

“自古改朝换代就是这样,治天下只能靠读书人,否则就会天下大乱,而且读书人还这么少、这么宝贵。是个人递他把刀枪就能上战场,但念书可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念出来的。”即使是周洞天这样的高级军官,他面对哪怕是一个秀才的时候仍然会有敬畏感,这种敬畏来自国人对知识根深蒂固的尊敬:“大人要多劝说主上,让他既要尊敬读书人,又不能太惯着他们,昏明正是前车之鉴,他们设立廷杖,既不尊重读书人,但私下里又过于纵容士人,对他们的恶行置之不理,以致天下大乱。”

“是啊,”南京还有一帮士人等着许平去接见,离开北京的时候李自成和牛金星都嘱咐过许平,说东南是士子云集的地方,许平征服南方后既要让这些士人感到大顺之威,也要注意不可太过倨傲,折辱士人。将来大顺要提拔自己的官员来取代降官,东南士林肯定会占据大顺科举中相当多的名额,李自成希望提拔上来的士人骨头能够够硬、气节可嘉,所以特别提醒许平要对他们以礼相待,以蓄养士子们的志气。

去南京安抚等候在那里的士人固然是件大事,此外还有一件事就是继续攻击浙江,浙江不但是税赋重地,而且根据从北京缴获的明朝六部文件看,还能提供大量的武器、火药、船只,攻取浙江能够大大缓解大顺对这些物质的饥渴。

“侯爷的世子……”许平沉吟着说道:“已经带着福宁军抵达杭州了,而且好像已经很久了,他为何呆在杭州不来南京?”

“末将觉得黄侯还是想拥立潞王,潞王不是在杭州吗,现在我军生擒弘光帝,估计很快浙江、福建就会群起拥戴,”周洞天认为浙江重要性对方不会不清楚,福宁军不来南京绝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另有打算,南京的火药、船只产量就已经很可观,虽然还不知道湖广那路的战果如何,但仅仅南京加上浙江的产出,顺廷不但能满足现有军队的消耗,而且还能进一步扩充火器和水师部队:“潞王贤惠有德,是有名的贤王,所以年初东南士林不顾礼法都要拥戴他登基。要不是实在太说不过去,他就是南明的皇帝了。”

“既然是贤王,那便不能让他登基收拢人心,”许平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我带一队亲兵去南京走一趟,近卫三营要做好准备,等我回来就进攻杭州。”

“大人大概几天回来。”

“用不了几天,我不在南京多待,一旦事毕立刻回来,嗯,”许平想了想,吩咐周洞天道:“修整七天吧,若是到时候我还没回来你和李司马、余兄弟他们就带队出发,我会在你们抵达杭州前追上你们的。”

“就是还不知道福宁军虚实如何,不知道黄侯世子到底带着多少军队。”周洞天也同意立刻进攻杭州,夺取整个浙江,不过他本以为许平会修整更久一些,等到有了明确的情报后再出兵浙江。

“管他有多少人,我只知道福宁军在杭州,而且福宁军是我要消灭的敌人,那还等什么?”许平下令卫兵去备马好立刻去南京,对周洞天笑道:“福宁军到底有多少人,等我们攻下杭州一问俘虏就知道了。”

……

弘光皇帝被送上江船后,顺军的卫兵就退到外舱,留在明帝身边的都是他原来的太监,这些一直贴身服侍弘光皇帝的人许平也一并送还给他,同时送还的还有弘光皇帝的个人物品、他逃出南京时带走的行礼。许平更告诉弘光皇帝,若是他还有什么需要的话、或是想带什么东西一起去北京,许平也可以派兵给他去南京取来。

看到弘光皇帝还穿着满是血污的龙袍发呆,他的贴身近侍马上围拢上来:“万岁爷,换身衣服吧。”

一边说,一边就有人从行礼箱里掏出崭新的干净衣服,打算帮助弘光皇帝换上。

听到这些太监们的话后,自黄得功身死、自己被俘后就一直显得魂不守舍的弘光皇帝突然垂泪哭泣起来,同时还用力地摇头道:“不换!这衣服一点儿也不脏,这都是忠臣的血。”

……

李成栋虽然带着二百人进了南京,但南京实际上还是有原有的部队驻守,之后顺军一拨拨地从南京旁通过,但是没有一支进城都直奔太平府去与黄得功交战,李成栋也急急忙忙地带兵离开,把南京重新交给了城中的文武百官。

一直到昨天黄得功兵败身亡,弘光皇帝被俘押解北上的消息传来后,南京文武才被通知大顺司马郁董会带兵前来接管南京城防。

这支离南京最近的顺军今天中午赶到南京城外,检验了许平签署的关防文书后,南京守军老老实实地开出城外,准备整编为顺军。而郁董则带领军队进入城中,他立刻召集全城文武、缙绅议事,说大将军不日就要到南京来视察,因此目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搞好治安工作,保证大将军的人身安全,以备那些贼心不死的前朝余孽万一生出什么妄想。

尽管父亲逃回家乡去了,但侯方域仍然留在南京,虽然父亲和大将军好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