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痴情和尚醉迷风流道士-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无双也从行囊中取出毛笔,他也蘸上了酒水,在白玉蟾的诗旁,作画一幅!本就喜好书画的白玉蟾眼见晏无双之作,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晏无双笔法之流畅实非常人所能及,即使说他的画工不输吴道子、顾恺之、阎立本。。。。。。亦不为过!不过可惜墙面上的名诗丹青皆为酒水所为,一席风、几抹尘。。。。。。便消于无形。
        本就是在游山玩水的白玉蟾,路遇晏无双此等的风流才子,游兴大增。晏无双由于心中自有盘算,一连几日更是变着法的讨白玉蟾的欢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当然就是要拜白玉蟾为师。。。。。。
        这一日,晏无双相伴白玉蟾的左右,来到了宝石山与栖霞岭之间横跨的一座山岭,放眼望去这山岭绵延数里,俯瞰西湖,风光秀美,简直就是〃瑶台仙境〃。此山岭正是〃葛岭〃,在葛岭的半山腰上屹立着道学家、古化学家、医药家葛洪祖师当初修炼时所在的〃抱朴道院〃。
        既然是道士到了道院当然没有不进去拜拜的道理!白玉蟾甩着拂尘,步履轻盈地在山道上飞驰,那份轻逸好似蹬萍渡水、踏雪无痕一般。不肖一刻,白玉蟾和晏无双已然来到了抱朴道院。这抱朴道院的正殿为葛仙殿,殿里供奉着葛洪的塑像;葛仙殿的东侧有红梅阁,红梅阁内的板刻画廊保留了数十幅历代名人的字画。。。。。。
        字画乃是白玉蟾和晏无双的共同喜好!他们一老一少自然少不了对字画品头论足一番。不过白玉蟾是专心致志地谈论,而晏无双却是一心二用地谈论!晏无双心中暗暗地寻思到:此处恰为道院,眼前之人乃是〃金丹派南宗五祖〃 
      之一的白玉蟾,我此时若不入道,更待何时?
        晏无双拿定了主意后,扑通一声跪拜在了白玉蟾的面前,必恭必敬地说到:〃紫清明道真人在上,在下晏无双望拜真人为师,潜心修炼内丹之法,希望真人可以收在下为徒!〃
        白玉蟾对于突如其来的一幕似乎并为感到惊讶,他笑着拈了拈胡须,又拍了拍晏无双的头说到:〃你这等天资聪颖、貌赛潘安、智胜孔明之人若是入仕,定然是前程似锦,功名利禄亦是唾手可得;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对于你来说也不过是囊中之物,你真的能放下这些浮华,而甘心道隐无名,道隐无言;道隐无形,道隐无相吗?〃
        晏无双自幼只爱饮酒作乐,从来都是无心功名,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些浮华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吸引力。他气宇轩昂地答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译文:为人的道理,应该知道进退的分寸,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自夸自大,因为自信自满的人,往往就像水溢流出来一样,得不偿失的,倒不如放下自满自大的心,使得自己安逸恬适。自恃自己聪明才智,就锋芒显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与打击,因此这种人就不可能受到别人的拥戴与爱护。金与玉虽是珍贵之物,但仍是身外之物,因此纵然是富有之人,金玉堆积满堂,一旦临命终时,还是守不住的。所以修道之人,倘若能直取身中之金玉,养性命之真常,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也。还有富贵之人,如不生骄傲之心,他人必定会以谦恭之心礼敬于你。倘若贪恋富贵,又骄傲自得,这将使人嫉妒批评,又是自取祸殃的开始。所以只有功成身退的人,才最合乎自然的天道了。)
        白玉蟾见晏无双答得入礼入法,加之他又非常喜爱如斯聪颖之人。他又绕有兴趣地问起了一些暗含道义的问题,他到想看看眼前这个人有多少的斤两!
        白玉蟾轻声缓语地问到:〃你可知道道士为何要蓄留须发么?〃
        若是放在半年之前,晏无双定然是答不出个所以然的,不过他为了入道,这半年里可没有少读道家之文章,现在这等问题已然是难不住他了!
        晏无双轻松地答到:〃蓄留须发缘由有四。一曰:从道之标志也。二曰:顺应自然之规律。三曰:尽孝之意;胡须鬓发父母所授;不得轻易毁埙。四曰:养生保健。〃
        白玉蟾满脸欢愉地点了点头,继续问到:〃何为道教三宝?〃
        晏无双心中暗笑,想不到他所读之书竟然全都可以用上了,总算那些圣贤书没有白读。
        他虽然是心中笑得眉飞色舞,脸上却全然是一副必恭必敬地样子答到:〃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 
      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 二 
      );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于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
        这一老一少,一个问得兴致大发,另一个则答得通顺流利。如此这般,两人竟然如斯对答了好几个时辰。最后直把白玉蟾问得喜上眉梢,他一把拉住晏无双高兴地说:〃在世若为师,得一徒如你足以!〃
        白玉蟾的此言并非只替他自己说,而是对天下所有为师者说的,无论是什么人,若是收得晏无双这般天资聪颖的徒弟,都乃一生之幸事!
        白玉蟾一时高兴便真的收晏无双为徒了,他断然不会想到,由于他的一时兴致所至将会给全部的道士带来多大的灾难。也正是由于晏无双的师傅辈分至高无上,晏无双的辈分才会水涨船高,虽然他年纪轻轻,可是他几乎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师叔。。。。。。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有句名言〃梅花香自苦寒来。〃吃不得苦中苦,自然也当不成|人上人,白玉蟾初得如斯聪颖的徒弟,当然是要悉心地教导他一番。晏无双最头痛的莫过于诵读早晚功课。以他这等有着过目不忘功力的人,对同样的东西看到2遍以上简直形同是浪费时间外加精神折磨!
        不过白玉蟾事先也说的明白: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也可结仙缘。《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午课》诵三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晏无双在经历了若干个在他看来无聊透顶的日日夜夜后,他终于等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日里白玉蟾一早就叫起了晏无双:〃无双,你可知道师傅曾经编写过《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徒儿知道呀!师傅之作大可为后人之暗室明灯,读者若是囫囵过去,形同入宝山而空回呀!〃
        白玉蟾听了晏无双的美赞,笑了笑说:〃为师的现下觉得文章之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再重新斟酌,所以为师想归隐闭关编修旧作!〃
        〃那么师傅的意思是说?〃
        〃以后你自行修为吧!以你的天资纵然是没有为师的指点,想必也是大有所成!〃
        〃师傅过奖了!不知师傅要闭关到何时呢?〃
        〃呵呵。。。。。。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皆无定数!所以莫问归期!〃
        〃那徒儿以后怎么再与师傅相见呢?〃
        〃待到该见之时自会相见,我今日就将归隐闭关,临行之前,把我的拂尘赠送于你,望你见拂尘如见为师!〃
        〃徒儿定然把师傅的话紧记于心。愿师傅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呵呵。。。。。。日后你好自为之吧!〃
        白玉蟾的一阵仙音飘过之后,人影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晏无双向四周看了看,待他确定白玉蟾确实已经离去时,一丝浅浅地笑意掠过了他的眉眼之间。
        晏无双从小享尽奢华,时至今日亦是如此。他在师傅离开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缝制道袍。他所定做之道袍虽然样式与普通的道袍无异,布质面料却为极品中的极品,做工之精细程度更是可以媲美进贡到皇宫的贡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