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活一世之悠闲的生活-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道“嗯,这个配馒头,稀饭最好了,这几天我在外面玩,中饭都是对付吃的,有这个就好多了。”

季冬冬心想,原来是这样啊。

看到老式的河坊街,小鸥一下子找不到药店的方向了,只能问道“冬冬哥,听说杭州有一家胡庆余堂中药铺就在这附近,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你要去药铺买药啊”

“我在家里拜了个师父学中医,听说这胡庆余堂和北京的同仁堂号称南北中药的龙首,所以想来看看,你也知道的,我们那小地方药材的品种肯定没有这里多的。”

“真没想到小鸥妹妹还会中医,胡庆余堂离这里不远,就在那边的街角拐过去,我带你过去”

走近胡庆余堂,沿路一堵长长的白色墙面上浮雕着四个黑色的大字“胡庆余堂”,小鸥知道这是到了正地了,因为这堵墙里面全是胡庆余堂的属地。沿着此墙走到头只见一古朴的清代建筑群,青灰色的墙砖砌的墙面,长门形的门洞边挂着黑色的二块牌扁。

走进大堂,浓郁的历史中医历史氛围及展现在眼前,一块“真不二价”的牌匾高挂在正堂中央。扑鼻而来的药香让小鸥感到很兴奋,可是季冬冬有点不舒服了,从小到大生病都是吃西药,对中医他还真的没有了解过,可是看到小鸥的兴奋状,他也不能说要退出。

前世小鸥也来这里,不过是给政府开发过的,整个堂内划分相当细致,整个就是一个中药历史博物馆。现在的胡庆余堂还保留着原来的中药铺形式,一排排的大药柜顶着墙壁摆放着,而堂内最醒目的则是创使人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题写的“戒欺”匾额和一块“真不二价”

戒欺上写着:“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看到这古朴的牌匾,小鸥心里有些激动,想着中医后来的岁月中是越来越被人遗忘,以至于很多传承断了。更有那可恶的韩国人把中药硬说是韩医,要盗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到这一幕幕,小鸥心想,自己那悠然一生过的想法是不有点太不切实意了,也有点太逃避了,自己手握空间至宝,怎么可以逃脱。看来自己回去后是该把《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给好好的熟读一下了。

季冬冬至从进了堂内就一直没开口说话,看到小鸥外显的激动表情到后来的平复,现在又不知道在深思些什么,忍了半天的他终于开口问道“小鸥妹妹,西医不是比中医简单多了,为什么不学西医,你看这一排排的药柜,就是几百上千种药,学中医不是全在记着啊。”

“冬冬哥,中医是我们的国粹有着几千年的传承,最主要是中药副作用很少,西医才多少年啊,哪能和中医相比。”

“那也太难了,看到这些药我就头痛了”

“也不难啊,把《黄帝内经》熟记,就入门了,药材嘛要熟读《本草》,再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孙思邈的《千金方》这几样精读练会,就能坐柜看病了,当然要学得更精除了理论不行,重要的还是实践,我现在就是缺乏实践。”

柯小鸥和季冬冬一走进大厅,就被堂内的一些人所关注,起初以为是来买药的,可是后来他们说的话,让周边的人听到一些,其中就包括堂内一个坐诊的老医生,他在边上细细的打量着柯小鸥,心想这么漂亮的女娃也会学中医,要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报考的西医临床学。

小鸥和季冬冬边说边走就来到了堂内一侧的围起来的展柜边上。(未完待续)

正文  102、胡庆余堂(二)20红粉加更

102、胡庆余堂(二)

大堂内也很朴实,全是全色的青灰色墙砖,光线回字形的房间使得光线从屋顶能直射到大堂中同央,使得整个堂内光线不至于阴暗。

大堂的一侧是一个约五米长的展柜,上面放着很多透明的玻璃瓶,瓶子里面都是用烈酒泡的各种药材,其中不乏胡庆余堂的镇店之宝,有泡的虎骨酒,有粗大的鹿鞭酒,还有二瓶用人参浸泡的药酒。

看到人参酒,小鸥的兴致又上来了,虽然是隔着围栏但是良好的视角,让小鸥是看得一清二楚,二瓶酒,其中一瓶里的参要细小一些而且品质不是特别的好,估计只有几十年的年份。可还有一瓶里的参,尽然有婴孩臂膀粗细,而枝须更是多如牛毛,显然这颗是百年老参了。小鸥看了一下底下的标价,吓了一跳,每毫升要50元,估计这泡药用的酒也是好酒。

小鸥心想自己准备的那根有点呈人形的参,要是拿出来会如何,她不敢想像了,算了,有个外人在必竟不方便,还是在走之前找个时间再来一趟。

在胡庆余堂小鸥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借助良好的视力,查看了一下药柜上的药材名称,发现还有很多药名是自己没有听说过的,小鸥又买了几个特制冬季补药膏方,心想回去可以送给厂里几个要好的同学家里。

想着晚上要去别人家吃饭,空着手去总是不太好,小鸥问道“冬冬哥,你爸妈身体还好吧。”

“哦,还。。还行,就是我老妈一到冬天就胃寒的要命,每天要捂着热水袋。”在一边等着都快打瞌睡的季冬冬被惊醒了。

听到这里小鸥知道该买些什么当礼品

“同志。请帮我拿二盒阿胶”小鸥指着柜台里摆放的山东阿胶。

这时走过来一位满头银发,脸色却很红润的老药工,看到问药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心想她肯定是帮别人买的或是送人的,于是他微笑的询问道:“请问你这阿胶买了后是送人的吗?对方的体质你能不能和我说一下,也许我能给你一个好的建议。”

“哦,我这是打算送人的,对方是个老人。一到冬季腹部就发寒。我想用这个做点固元膏给她吃。”

“小姑娘,你还懂固元膏的做法啊,真不简单”

受到夸奖小鸥有点美滋滋的,她继续说“我也是学中医的,学了好几年了。”

“还真看不出来,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也喜欢我们的国粹。这样吧。我出三个问题,如果你能答得出来,这固元膏我们这帮你做好。而且阿胶给你打个九折如何。”

小鸥心想,要是拿回去那么硬的阿胶,要冬冬妈处理估计一时半会是吃不上的。还是成品拿去比较适合,直接可以服用,想了想回答到“行,你考吧”

“学中医,本草和黄帝内经是必需要熟的。我就考这二个里的内容吧”

听到有人要现场考中医知识还能打折药材价格,周围不一会就聚齐了一些看热闹的顾客和参观者。

“内经中说的,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这句是什么意思”

柯小鸥心想,这是最基本的知识啊,看来老师付在放水想到这小鸥笑了笑说“这是指吃东西时过寒易伤胃,是胃阳气不足,太热了又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同样也会受刺激。所以人吃东西时,热的东西不能过热,寒的东西也不能过于寒冷才行”

老师父一直微笑着看着小鸥,见她顺利的答出了第一个问题,右手虚空的撸了一下下巴上的胡须(其实只有寥寥数根)

“答得不错,那第二个问题你听好了,是关于药材的”老师父转身和边上的一个年青人说了几句,没过一会年青人取来一把新鲜的药草,并摊在了柜面上。

“这些药材你能不能分出来,然后说明一下功效”

接到问题,小鸥仔细的查看了一下,最先挑出了一颗碧绿的大叶植物“这是车前草,是以种子入药的,药名—车前子,有些寒性,可以做为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之用。

如果有痛风症状的,取干车前草30…60克,新鲜的药量加倍,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服用,连续服用二周可缓解痛风。如果要防治复发,以后可每隔二十天服药10…15剂。”

接着小鸥又拣出一根长长的剑状植物说道“这是仙茅草,性热,有些毒性,可以用在补肾阴,强筯骨,袪寒湿”

“这个是鱼腥草嘛,清热解毒、消痈排肿的,这个河边常见的,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同用,可以治疮毒”小鸥得意的举着手上的植物说着。

“老师付,这都是中医基本知识,也太简单了”

“哈哈,小姑娘,看样子你学了不少知识,把脉有没有学过”老师父对柯小鸥的表现还挺满意

晕,本姑娘最差的就是把脉了,不过牛皮吹出去了,没道理回头啊,硬着上吧。柯小鸥的表情,老师付和众人看在了眼前,老师付又说道“学中医光理论知识没用,重要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