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却冷笑了一声,“颜良把那一万水军调来更好,便可一并歼之,省得往后再费周折。”

孙权依旧保持着强烈的自信,而且,他确实也有自信的资本。

尽管颜良奇袭艾县,当着几万将士的面,狠狠的打了孙权的脸,但孙权实质性的损失,仍不过是艾县的八百兵马,可区区一个太史享而已。

在兵力未有大的损失情况下,颜良的任何“伎量”,在他看来,不过是垂死的挣扎,试图拖延覆灭的时日而已。

眼见孙权这般决然,徐盛也不好再说什么,打算附合孙权的进兵决定。

正当这时,帐帏掀起,陈武匆匆而入,一脸的神色凝重。

“主公,柴桑城的急报,颜军部将黄忠目下正率一万兵马,强攻柴桑南面诸营,孙将军正全力抵挡,已没有办法分兵增援豫章。”

闻知此言,孙权自信的脸庞,陡然间袭上了一层惊异的阴云。

第398章 死守

孙权脸一黑,顿时就郁闷了。

甚至,当他听到陈武的情报时,忽然之间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的背后,正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自己。

而那双眼睛的主人,正是颜良。

如若不是如此,颜良怎会像是看穿了自己的思想一般,每出一招,都在死死的克制着他,让他从头到尾处于被动的局面。

惊异的孙权,背后悄然涌起一股透心的寒意,令他浑身一颤,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可恨——”

孙权紧握着拳头,再次奋力的击打案几,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统统都发泄在拳头上。

只是,愤怒过后,孙权却还是得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孙瑜正被猛攻,柴桑之兵是万万调不得的,从江东抽调的兵力,最多也只有五千,否则一旦深山里的那些山越再度出山反叛,江东将无足够兵力镇压。

至于寿春一线,本就已被调得只余下两万兵马,且要守备那么一片广阔的区域,不到万不得已,孙权自不敢再抽调一兵一卒。

权衡诸般种种,眼下看来,除了再从大营中抽调兵力之外,看来已再无别的办法。

而大营中已调走一万兵给鲁肃,再一抽调兵力,对樊口颜军的优势便将大为削弱。

那时也就意味着,除了等待鲁肃击败艾县之敌,率军回来会合之外,孙权仅凭手中的兵力。便将无法独力完成击败颜良主力的计划。

孙权最不愿面对的,恰恰就是等待。

而今秋收在即,一旦拖进冬天,粮草不济的缺陷就会越来越明显,那个时候,再想击败粮草充足,背靠着荆州大后方的颜良,困难程度便将倍增。

而这一切,恰恰正是颜良所看到的。

孙权的脑海里,恍惚间。仿佛浮现出了颜良那张写满嘲讽的脸,正以一种得意的冷笑,嘲笑着自己的进退两难的处境。

恨之入骨!

此刻,这就是孙权对颜良唯一的感受。

权衡了许久,思索了良久,孙权紧攥的拳头终于松开,无力的长叹了一声。

徐盛也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孙权总算是保持住了冷静。没有因一时的愤怒做出什么冲动的举动。

“主公,那这豫章方面……”徐盛小心翼翼的问道。

孙权负手而立。默默道:“传令下去,再调一万兵马给鲁子敬,命他合两万兵马,务必要尽快收复艾县。”

一万兵马!

这个数字比原先从柴桑打算抽调的兵马,还要多出了五千,徐盛知道,孙权这是彻底的放弃了速破樊口的计划,干脆多调兵马给鲁肃,先灭了艾县入侵之敌再说。

明白了孙权用意的徐盛。忙是拱手道:“主公英明,如此一来,鲁都督手握两万多大军,料想不出数日,便可攻灭入侵艾县之敌,到时再回军与我主力会合,必可一举荡平樊口之敌。”

徐盛的畅想。让孙权的情绪稍稍的好转了几分,他便微微点头,阴云密布的眉宇间,总算又闪现出几分自信。

※※※

西安县。

鲁肃在此苦等了三日。等来的却是柴桑被攻,孙瑜无法分兵的消息。

这个消息着实让鲁肃吃了一惊,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孙瑜的兵分,他就只有手头的一万军队,再加上从江东调来的五千兵马,合一万五千之众,想要击破七千强敌固守的艾县,这又谈何容易。

不过很快,鲁肃的心情就好转起来,他虽然没有等到柴桑的兵马,却等来了大营的一万精兵,四天后,江东的五千兵马也赶到了西安。

于是,鲁肃便率领着这支两万五千人的大军,沿着修水西进,浩浩荡荡的杀奔艾县而去。

一天之后,吴军进抵了艾县以东,安营已毕,鲁肃叫全军休整一晚,次日天一亮,便尽率大军而出,准备向艾县发起进攻。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正是厮杀搏命的好天气。

艾县东门处,魏延身披重甲,手扶长刀,巍巍如铁塔般的身躯昂然而立。

他目光如刃,冷冷的扫视着城外浩荡的敌军。

黑压压的士卒,滚滚如浪的旗海,森森如林的刀枪,两万五千人的吴军列阵于前,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头如遮天盖地而落的黑云,一眼望不到尽头。

“吴狗们竟来了这么多兵马,看来我魏延果然值得你们忌惮啊,好,甚好——”

魏延嘴角斜扬,掠起一抹孤傲的冷笑。

面对着这茫茫无边,几乎四倍于己的敌人,魏延非但没有一丝畏色,反而是有一种欣喜若狂的冲动。

来吧,来得越多越好,我魏延扬名天下,就靠你们了。

魏延握紧了战刀,刚冷的神色,愈加的傲然。

而城外的鲁肃,表情却异党的凝重。

麾下这两万五千名精锐的水军士卒,并没能带给鲁肃十足的底气,当他看到艾县城头,军势整肃的颜军时,原本志在必得的信心,很快就被削弱了许多。

鲁肃很清楚,他的士卒固然是精锐,纵横水上天下莫能敌,但陆战攻城,却实非其所长。

而对面艾县可颜军,却是经历了与曹操、袁谭、刘备这等中原陆战强敌,经历了最残酷的战火洗礼的陆战精兵。

“敌势甚强,看来此战必将不易呀……”鲁肃心头掠过一丝隐忧。

只是,事到如今,鲁肃已没有退路。

当下他剑眉一凝,神色陡然间冷峻起来,深吸过一口气手,扬鞭大声喝道:“全军,进攻——”

咚咚咚~~

十余面牛皮大鼓同时开敲,雷鸣般鼓声冲天而起。

令旗摇动,传令的骑兵往来奔驰,下达了鲁肃的进攻命令。

前军十余个方阵,一万五千人的攻城队,在董袭的率领着,迈着沉重的步迈,开始向艾县东门一线推进。

军阵最前方,千名刀盾手,举着一人多高的大楯,结成龟甲一般的铁壁之阵,掩护着数十辆壕桥,向着护城壕推进。

城头的魏延目光冷峻,冷冷的注视着逼近的敌军,刀削的脸庞中,不起丝毫波澜。

五百步……三百步……一百步……

转眼间,吴军的渡壕队,已是进入了弓弩射程。

魏延长刀向前一扬,沉声喝道:“弓弩手,放箭,给老子狠狠的射这班吴狗!”

号令传下,千余早就拉弦瞄准的弓弩手,应声松手。

刺耳的嗡鸣声中,千余支利箭破空而出,挟着凛烈的劲力,如飞蝗一般扑向城下之敌。

城下吴人闻知弦响之声,急是将大盾举得更好,身体缩得更紧,生恐被利箭射中。

叮叮铛铛~~

雨打屋檐之声骤起,密如飞蝗的箭矢扑向吴人高举的大盾,大部分都是被弹落开来。

这种宽厚的巨盾,有效的为吴人提供了防护,挡下了几乎大部分袭来之箭,只有为数不多箭矢从盾阵的缝隙中穿过,溅起了零零散散的惨叫之声。

吴人的推进并未因箭雨的阻挡而迟滞,反而加快了推进,只片刻的功夫,便顶着箭雨进抵护城壕前。

龟型盾阵从中裂车,藏于其中的吴卒们,扭速的推着壕桥上前,打算利用这种简易的架桥器械,在宽达数丈的护城壕上架起一座木桥。

那原本无懈可击的盾阵,也在这一瞬间出现了破绽。

城头上的魏延,目光如刃,敏锐的抓住了这转眼之间的机会。

“换连弩——”魏延大喝一声。

喝令声中,三百弩手将手中的普通弩机放下,迅速的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元戎连弩。

随着千鸟振翅之声骤起,三百张连弩,在几秒钟的时间里,便向着架桥的吴军,射出了三千支利箭。

箭矢穿透了吴军盾阵破绽的箭矢,如狂风暴雨般袭去,惨叫之声如潮而起,眨眼之间便有六七百的吴人中箭倒地。

何其恐怖的密集,何其恐怖的杀伤力。

生平第一次亲历如此恐怖利器的打击,饱尝连弩齐射的吴军,尽皆惊骇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