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一拱手,淡淡道:“逊乃是奉主公之命,由江东押解粮草而来,特来向主公复命。”

孙权愣怔了一下,方才恍然想起此事。

“近来来为军务所累,我倒是忘了此事。”孙权轻轻拍着额头,苦笑着自嘲道。

陆逊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问道:“逊在江东时,听闻柴桑前线的军事不太顺利,不知逊能否为主公分忧?”

陆逊不过一资历浅薄的初生牛犊罢了,如今却想为孙权分忧,这份自信倒是难能可贵。

孙权想起养病的周瑜,曾写信向他推荐陆逊,说这陆逊年轻虽轻,却颇有一番智计,孙权便想反正现在也别无办法,倒不妨听听眼前这年轻人的意见。

当下孙权遂颜良诸般用计之事,道与了这年轻人。

陆逊听罢,沉默了半晌,淡淡道:“我军处处被颜良牵着鼻子走,形势确实有些被动,逊倒是有一计,或许可以帮助我军扭转被动的局势。”

听得此言,孙权身形一震,眉宇间顿时涌现惊喜之色。

※※※

樊口。

帐中的颜良,自喝着小酒,悠闲的听着诸将的汇报。

汝南方在,张郃的步骑沿颍水南下,接连攻陷了汝阴等数县,兵锋直逼颍口。

张郃的南下,给寿春一线的吴人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北线都督程普不得不调集整个淮南的兵力,悉数驻防于颍口一线,以防止张郃军团越过淮河防线。

寿春的吴军,已无力南下,不足为惧。

吴营方面,因是甘宁三番五次的佯攻,已迫使孙权不敢再抽调兵马。

柴桑之南,善于山地作战的黄忠,在幕阜山一带的进攻,也给孙瑜形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至于艾县方面就更不用说,得不到孙权援军的鲁肃,虽然手握两万多重兵,但接连围困艾县多日,发起了数次的攻猛,却始终奈何不了魏延。

诸般的情报,均在朝着有利于颜良方面发展,而现在颜良所要做的,就是等着他的车船部队武装完毕,然后再寻机给孙权以致命的一击。

“很好,派人突入艾县,告诉魏文长,让他死死的给我钉在艾县,若他能撑到本将击败孙权主力,他就是本将平定东吴的首功之臣。”

颜良精神振奋,帐中诸将,也尽皆为当前的形势而深受鼓舞。

便当这时,周仓匆匆入帐,将手纸帛书递给了颜良,“主公,荆州急报。”

颜良接过那道帛书,粗粗的扫了一眼,那两道如刃的剑眉,不禁微微的凝成了一线。

第401章 再遇奇才

诸将看到颜良脸色有异,顿时都安静了下来,似乎感受到了些许不妙。

“主公,莫非是荆州出了什么事吗?”吕蒙问道。

颜良的神色瞬间恢复如常,将那一纸帛书往案上一扔,只淡淡道:“没什么,不过是武陵郡的五溪蛮造反而已。”

五溪蛮反了!

诸将神色一变,无不面露几分惊色。

吕蒙将案几上的情报接过,仔细一看,那年轻的脸庞间,不禁也眉头暗皱。

吕蒙手中所握着的,乃是来自于武陵太守廖立的求援急报。

廖立在急报中称,五溪蛮族暗中拥立蛮人沙摩柯为蛮王,聚起五溪蛮兵两万之众突然造反,一路沿沅水东进,连克数县,已于数日前包围了武陵郡郡治临沅城。

蛮兵甚众,廖立麾下不过两千郡兵,临沅城危在旦夕,故是廖立才抢在蛮兵围城之前,派人抢先出城,星夜前来樊口求救。

武陵郡东南多山,其中散居了许多蛮夷,这五溪蛮的来源,乃是因为他们聚居于沅水上游的五条溪流之畔而得名。

此五条溪流,分别为雄溪、辰溪、武溪等溪流,其中又以雄溪部最为强大,而这个沙摩柯,则正是雄溪部首领。

这五溪蛮不习王化,同江东的山越人一样,聚啸山林,屡屡反叛。

不同的是五溪蛮数量不及山越,屡次造反均掀不起什么波澜,自刘表统治时期就一直很老实。颜良攻取荆州后,五溪蛮各部首领,也都表示了效忠新主。

但让颜良稍感意外的是,原本沉寂老实的五溪蛮,竟会选择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时刻,公然造反。

造反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围攻武陵郡所,这简直是对颜良统治权威的公然挑衅。

颜良心中怒火正是燃烧,但身为主帅的他,却要在众将面前。表现出从容冷静的样子。

“五溪蛮臣服已久,如今却在这个节骨眼上造反,这个时机还真是有些蹊跷……”吕蒙眼眸中闪烁着狐疑。

颜良却冷笑了一声,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定是那碧眼儿施的诡计,派人暗中潜入武陵,煽动了这班蛮夷造反。”

众人恍然大悟。

吕蒙微微点头,却又狐疑道:“孙权麾下,最富智谋者。无非周瑜和鲁肃,眼下周瑜在吴中养病。鲁肃被钉在艾县,却不知是谁给孙权出了这条计策。”

“难道是他……”

颜良的脑海中,猛然间闪过一个人名。

那个人,自然便是陆逊。

曾经历史上的东吴四大都督,如今已悉数登场,唯有那个陆逊却还尚未露面。

颜良根据所知的历史,粗粗一推算陆逊的年纪,此时也当二十出头,差不多已经开始代表江东陆家。为孙权出仕。

原本的陆逊,虽在平定山越之叛中初露锋芒,但却是东吴灭关羽,取荆州时才脱颖而出,受到孙权的重用。

不过此时历史进程已然大变,连吕蒙这样的东吴四大都督之一,都已经归顺了自己。那么年轻的陆逊提前展露才华,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沙摩柯和他的五溪蛮反了。如何平叛才是王道。

“主公,武陵毗邻南郡,蛮子们的造反不可轻视,末将愿率一军前去讨平。”张辽义不容辞,当即站出来请战。

颜良却没有答应。

张辽固然是猛将不错,但其最擅长的还是统领骑兵作战,武陵一地多山,不利于骑兵展开,况且张辽对荆南的地形又不熟悉,以他前去平叛,反倒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眼下最擅长作战的黄忠,正跟孙瑜交手,而同样擅长步兵作战的魏延,亦在艾县拖着鲁肃的大军。

至于其余吕蒙、甘宁、凌统等水将,又要防范东吴的水上攻击,亦不能轻易的调动他们。

算来算去,颜良身边还真没个合适的将领可以派出平叛。

正当这时,一直沉默的贾诩,忽然开口说道:“五溪蛮敢公然反叛,无非是以为主公身在樊口,无暇顾及。老朽以为,唯有主公亲提之军,出其不意的前去平叛,这才能给叛军造成极大的震撼,如此,方能尽快的平定反叛。”

颜良微微点头,对贾诩的进言深以为然。

权衡片刻,颜良猛然起身,高声道:“文和言之有理,本将已决定亲率一军,急往武陵前去平叛,尔等谨守樊口,勿与吴人交锋,只待本将归来便是。”

决意已下,颜良毫不迟疑,当天便率军由樊口出发,连夜赶往武陵。

樊口水旱二营本有军三万,其中步军一万,水军两万,颜良此去只带走了一万步军,以及周仓、胡车儿等将,却留甘宁、吕蒙、贾诩等文武,率两万水军谨守大营,以防吴军趁势来攻。

※※※

巴丘。

樊口虽距武陵有数百里之遥,但因有水路之利,颜良的一万大军顺风而行,两天后的黄昏,便是抵达了这座荆南重镇。

巴丘城位于洞庭湖东岸,南控湘水,北阻长江,乃是长江一线,仅次于夏口的军事重镇。

颜良的大军若由巴丘而发,横穿洞庭湖入沅口,再沿沅水西进,不数日大军便可直抵武陵郡治临沅城下。

而在临沅城中,廖立和他的两千郡兵,已被沙摩柯率领的两万蛮兵围困了多日。

战舰徐徐的驶入巴丘水营,船未靠岸,颜良便见得马良率一众官吏,已是等候在了岸边。

当初平定荆南之后,颜良将包括巴丘在内的长沙北部数县割出。新建了一个汉昌郡,原是以魏延为汉昌太守,在此镇守。

如今魏延率军随征东吴,颜良便调了马良前来代任太守,以驻守此战略要郡。

船行靠岸,颜良大步得下得船来,马良等上前恭身相见。

颜良摆手示意他们免礼,步入营中而去,边走边问道:“临沅方面的形势如何了?”

马良紧随在颜良身边,答道:“五溪蛮人数虽众。但兵器却甚精良,连重型的攻城器械也造不出来,再加上廖公渊守城有方,临沅城到目前为止,还算是固若金汤。”

武陵郡隔着洞庭湖与汉昌郡相邻,而临沅城位于沅水下游,距洞庭湖并不远,故是马良对临沅方面的战事也颇为清楚。

马良所说的情况,跟他事先所推断的也大致相同。

五溪的那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