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颜良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让那一万新编水军,熟悉车船的操纵,并能顺利的以之进行水战。

光有水军,而无一员水战良将指挥,自然也无法发挥车船舰队的实力,于是颜良便选择了他最信任,最善攻击战的水将,前去接收那支全新的舰队。

车船舰队形成战斗力,尚需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颜良决定任采取防守的战术。

因是沙摩柯蛮军的加入,使得孙权在柴桑以南的压力骤增,不得已之下,孙权只能抽调兵马,前去增兵柴桑。

如此一来,孙权的主力水军,反而处于了兵力上的劣势。

为了保持对颜良水军的优势,无可奈何的孙权,只得下令从鲁肃所部抽调万余兵马回师。

这样的话,原本正围攻艾县不下的鲁肃,兵力这么一减,对艾县的攻势顿时大减,短期内更是无法消来魏延所率的入侵之军。

秋末入冬,颜良和孙权,双方近十余万的大军,在北起寿春,南及艾县的战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

就在南方之战进入胶着状态时,北方也在秋末之后,战事再起。

被刘备送往幽州的袁谭,通过软硬的手段,数月之间窃取了其弟袁熙的军政大权,将整个幽州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秋粮丰收之后,袁谭旋即引军南下,以数万铁骑对袁尚再次发起了进攻。

此次袁谭的进攻非同小可,为了对付袁尚,袁谭还以重利,诱使了乌桓人入塞为其助战。

同时,袁谭还成功的策反而并州刺史高干,使得高干据并州自立,拒不成从袁尚的号令,在二袁的争斗间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于此同时,袁谭旧将,据有洛阳一线,不得已归降袁尚的韩猛,这时也背叛了袁尚,举兵北渡黄河,袭击了河内郡,威胁了袁尚的南面后方。

一时之间,袁尚的局势大为不利,他不得不亲率大军,北上幽州,前去抵挡自家兄长的进攻。

河北大地上,袁谭与袁尚再次陷入了你死我活的血拼之中。

而根据司闻曹的情报,此时徐州的刘备,也正在往沛国一带增派兵马,看样子明显是想趁着袁尚无暇南顾之际,准备向袁尚据有的兖州下手。

北方战事再起,雍凉方面也不太平。

武关一役,曹操失却武关,损失了宗室将领曹洪后,忌惮于颜良实力,便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被迫默契的与颜良达成了停战。

息兵后的曹操,兴兵再入凉州,就在颜良与孙权相持的这数月间,攻克了凉州刺史部所在的姑臧城,一举击杀了韩遂。

韩遂一死,西凉最大的一路军阀就此烟灭,其余尚负隅顽抗的残存小诸侯,纷纷向曹操投降,以保全性命。

曹操因此一举荡平西凉,旋即又挥师南下,前往征伐逃往祁山的马腾一族。

那马腾、马超父子退守祁山后,向汉中张鲁求援,先前时张鲁还在观望,后当曹操灭了韩遂,亲统大军南征祁山时,张鲁才感觉到了唇亡而齿寒。

于是张鲁便派其弟张卫,率万余汉中兵北上祁山,以援助马腾对抗曹操。

马腾父子在张鲁的协助下,兵势复振,遂是一面据住祁山险要,一面派人结连羌人,欲顽抗曹操的征伐。

当时间进入冬季,颜良与孙权的相持,达到最后阶段时,曹操也在祁山一线,与马腾、张鲁的联军形成对峙之势。

柴桑一线,正如颜良事先预测的那样,入冬之后,孙权开始为粮食所困。

尽管秋收的收成方面,江东风调雨顺,算是丰收,但秋收的粮食,不但要供给江东百姓过冬之用,还要养活孙权不事生产的八九万大军,以及柴桑一线的三万多百姓。

这也就是说,孙权以区区扬州一地,就要供养十余万不事生产的人口,一直要等到下一个秋收。

所以说表面看起来,江东的各处粮仓堆积如山,但孙权如果因此而大肆的挥霍的话,他的存粮很可能支撑不到明年的秋收,到那时,他就不得不再从百姓的粮缸里强行再征,如此一来,势必会引起江东人心怨恨,甚至还会激起民变。

老巢倘若是出了乱子,对孙权所造成的打击,便将比一两场的战役失利,还更要孙权的命。

颜良则不然,如今他拥有两州之地,北方统治区基本没什么战事,而且他还有屯田的优势,以两州之民来养七八万的军队,根本就不成问题。

所以颜良原本一点都不急,他大可以任借着充足的粮草,拖也能把孙权拖垮。

但是现在,北方战事的再起,以及曹操即将完成对马腾的剿灭,使得颜良意识到,他必须在加快灭吴的进程,以便能及早腾出手来,对付北方的强敌。

于是乎,颜良和孙权,在入冬后的第二个月,思想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战!

是日,上游发来急报,甘宁所率的一万车船舰队已过夏口,一天后便将抵达樊口。

收到了这个消息的当天,颜良遂亲笔写下一道战书,派人送往给孙权。

战书之中,颜良只写了八个字:

三日之后,决一雌雄。

第416章 战!

当天傍晚,颜良的那道八字战书,送到了吴营。

中军大帐之中,肃杀的气氛在疯狂的流转。

孙权端坐在那里,双目深凝,脸色阴晴不定,死死的盯着手中的战书。

那八个字毫无书法可言,看起来无比粗糙,但就是那粗糙的字迹中,一笔一画都仿佛透射着一股子狂傲之气。

透过那八个字,孙权仿佛看到了颜良充满了挑衅的脸。

“主公,颜良既然是自己找死,想跟咱们决战,那还等什么,打他个狗娘养的!”

猛将周泰一腔愤怒,大吼着叫战。

“咱们耗了几个月,等的就是颜良狗贼出营决战,现下他送上门来,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末将愿为主公死战,定取下那颜良狗贼的入头。”

陈武也热血沸腾,慷慨愤怒的叫战。

此二员将领,皆乃东吴猛将,他二入一叫战,其余如徐盛、潘璋等将,无不纷纷附合。

“战,战他娘的。”

“杀了颜良,一雪前耻。”

“杀颜良,取荆州。”

※※※

大帐之中,一时热血沸腾,猎猎的杀意在疯狂的燃烧。

孙权那紧皱的眉头,正在渐渐的松开,浓烈的杀意,在他的眼皮中如火闪烁。

心中,一股莫名的兴奋,正在迅速的袭遍全身。

此时的孙权,正盼着能够速战,只苦于颜良死守不出,而今,颜良竞然主动的下了战书,岂不正中孙权的下怀。

尽管自开战以来,屡屡的失利,但孙权仍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抛开所有的诡计,只要颜良敢在这大江之上跟他一战,他无敌的东吴水军,必将毫无悬念的取得最后的胜利。

兴奋的众将中,唯有一入沉静不语。

那冷静之入,正是陆逊。

“伯言,你以为我军当战否?”孙权向陆逊询问。

尽管五溪蛮军最终没能顶住颜良的攻势,但陆逊所献的这条计,确实给孙权争取到了不少的时间,此时的孙权,已对这位年轻的儒生颇为看重。

“近日有斥候回报,听闻那颜良已从襄阳调来了一万水军,也就是说,目下颜良在樊口的水军,已经达到了三万之众,这个数目与我军的兵力恰好相当。末将猜想,这才是颜良敢主动挑战之所恃,至于战还是不战,末将以为还当谨重考虑。”

陆逊此言,自是在委婉的表示,不应该轻易出战。

这时,徐盛却道:“颜良纵有三万水军又如何,他的士卒能有我们这般精锐吗?他的战舰能有我们这么精良吗?他想凭三万破烂水军,就想跟咱们无敌的水军较量,我看他是在做梦。”

孙权本还因陆逊之言而有所犹豫,但他的犹豫很快就被徐盛的自信给打破。

“说得不错,颜良连楼船都造不出来,他的战舰如何能与我们在江上抗衡。今颜良这狗贼既是自己来送死,我心意已决,三日之后,全军尽出,与那狗贼决一死战!”

孙权奋然起身,豪情万丈的做出了开战的决定。

陆逊眼眸中掠过一丝隐忧,却只得闭口不言。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帐中诸将疯狂的吼叫着,滚滚沸腾的复仇战意,几乎要将这军帐爆裂一般。

※※※

三天后,樊口营。

身着重甲,腰悬长剑,背披赤色披风,巍巍如战神一般的颜良,手提着长刀,坐胯着黑色战驹,徐徐的走向岸边栈桥。

三万水军将士,皆已全副武装,森森如林的刀戟,几欲将苍天映寒,浩荡凛烈的军势,令天地变色。

那一张张钢铁身躯,坚如磐石般列阵,当颜良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白勺视野中时,那无数双眼睛,霎时间迸射出了激动万分的神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