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6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近午时,由应天城开出的车驾,浩浩荡荡的到达,中央那辆最为华丽的车驾上,颜良身着王服,端坐其间,脸上虽仍是一派沉静与冷肃,但目光中,却难掩那份兴奋与得意。

王车缓缓行驶在直通高坛的大道上,车驾过处,列队肃立的六万将士,尽皆敛容行礼,文武群臣亦躬身退让。

诺大的仪式区,一片的肃静,一眼望之不尽的人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颜良的敬畏之色。

远望着那将至的高坛,环扫着敬畏的臣下,此时此刻,颜良竟有种错觉。仿佛时间正变慢,过往的种种回忆,正如电影的画面一般。从脑海中流过。

他首先想起了自己的前世。

那时的自己,和那个时代大部分草根的年青人一样,没有关系,没有裙带,尽管怀着满腔的热血,想要创造一番事来,到头来。却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受着那些油头猪脑领导的压榨,受着那些关系户同事的欺负。在卑微中艰难屈辱的过着麻木的生活。

而今穿越千年,自己却凭着一双手,一柄刀,从汝南到新野。从新野到襄阳。从襄阳到应天……

我用我自己的双手,从一名出身卑微的家将,生生的打出了一片天下,打成了天下第一大诸侯,将那些自诩高贵的名流们,肆意的踏在脚下。

麾下,数百万的士民臣服于己,数不清的智谋之辈和勇武之士。追随于己,如众星拱月一般。将那个前世草根的年青人,托上九天云宵。

现在,离那王者之位,只有几步之遥。

此刻的颜良,竟有种恍如隔世,如梦似醉般的梦幻。

神思之际,王车已在高台之前停下,颜良从回忆回到现实,面色肃然,带着冷峻的气势,从容下得马车。

左右处,黄忠与许攸,一文一武两位重臣,已恭立于旁,齐声道:“吉时已到,请主公登坛,进冠冕玺绶。”

颜良微微点头,抬起脚,一步步,从容的走上高台。

一番传统的祭祀仪后,颜良受了王冠与印玺,而后面南而坐,向群臣宣布,正式进位楚王,建大楚国。

“吾王千岁,吾王千岁——”

台下处,文武百官,六万将士,尽皆伏首拜贺。

颜良高坐王位,俯高着坛下的臣子,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耀与快感,不禁涌满心头。

“老子我颜良,今日终于也称王了,袁绍、刘表、孙权,你们这些曾经耻笑过我,轻视过我,你们这些已在黄泉的家伙,不知你们会做何感想呢,哈哈——”

颜良放声狂笑,笑得是何其的肆意,何等的狂放。

当天,颜良进式进位楚王,并开楚王府。

次日,身为楚王的颜良,下诏封夫人黄月英为楚王后,并立长子颜渊为楚国王世子。

封后立储之后,颜良接着要做的,自然是大封群臣。

经过一番权衡后,颜良遂是下诏,升文丑为前将军,假节铖;升黄忠为右将军,假节;升甘宁为左将军,假节;升张辽为后将军,假节;并任魏延为中护军。

这五员大将,乃追随颜良较早的有功之将,为颜良的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颜良称王之后,自然要重加封赏。

而颜良立国后,已决定重整军队,分建中军与外军,故以魏延为中护军,统领中军,其军职虽不及四方将军显赫,但地位却极其重要。

封赏五员大将后,颜良又亲赐他们“五虎上将”之称号,以彰显他们的武功与地位。

除此五人外,其余如张颌、吕蒙、李严等诸将,颜良也依功封赏。

似李严、吕蒙、陆逊等将领,兼有统帅之职,坐镇一方,故颜良又给他们都加了都督之衔,命其统帅外军,坐镇一方。

武将大封,文官们的功劳,颜良自也不会忘记。

诸如庞统、许攸、贾诩、田丰、徐庶、法正等谋臣,皆获得了参署楚王府事的权力,而在平吴,取蜀中建有巨功的庞统,除了军师将军之外,更是获得了尚书令的官职,至于元功之臣许攸,亦获得了丹阳尹的要职。

众文武各有封赏,麾下将士也尽皆有赏,颜良更大赦诸州,以为庆贺。

一时之间,四州欢腾,数百万的士民,尽皆沉浸在对他们主公身登王位的欢庆之中。

第619章 铜雀春深锁众美

邺城,燕王府。

身着王服的刘备,雄姿昂然的端坐在那里,灰白的脸上,时隐时现着些许得意。

如今的刘备,就坐在袁绍曾经坐过的位子上。

你四世三公的袁绍,能自称魏王,我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照样也能称王。

而且,我这个王,还是当今天子御诏所封,比你袁绍那个魏王,更名正言顺。

如今之天下,看谁人还敢再笑我刘备是织席贩履之徒!

心中神思之际,刘备是越想越得意,嘴角的那一丝阴冷的笑意,也愈发浓重。

正自得意时,殿外侍军来报,汉廷的谒者陈群,已然抵达,如今正在殿外候见。

刘备收敛了得意,命叫宣入。

片刻后,再次出使邺城的陈群,趋步入殿,口称拜见“燕王殿下”。

耳听着曹操的臣下,这般恭敬的呼自己为“殿下”,刘备心情愈佳。

几番客套后,刘备便问陈群此来,所谓何事。

陈群便挑明了来意,言是奉了曹丞相之命而来,想要与他刘备约定同时出兵,南伐颜良。

南伐颜良……

刘备的脑海中,霎时间浮现出了梁国惨败的情景,浮现出了自己被逼无奈写下休书的那屈辱的画面。

一股压抑已久的愤怒,油然而生。

“颜贼自立为王,实是大逆无道,今大王扫平幽燕,全据河北。已无后顾之忧,正当挥师南下,一举荡平颜贼。为国家,为天下黎民百姓除此暴夫才是。”

左首陪坐处,诸葛亮语气慷慨,似乎迫切的想促使刘备南征。

刘备心中的怒火,给诸葛亮点得愈烈,心中隐然产生了一股大义凛然,替天行道的正义感。

便在刘备蠢蠢欲动时。右首陪坐的司马懿,却道:“大王虽平定幽州,但塞外的乌桓等胡虏尚未臣服。东面袁谭逃到辽东,与公孙康联手,亦为隐患。而那颜贼新得益州,声势正盛。臣以为。稳妥之见,大王当不急于发兵南下才是。”

司马懿颇为冷静,而且他的态度,跟诸葛亮截然相反,显然是在唱反调。

而原本蠢蠢欲动,妄图一战的刘备,听得司马懿这一番劝言,怒火很快就平伏了下来。

沉吟片刻。刘备目光转向了陈群:“陈长文,本王仲达军师的话。你也听到了,非是本王不起兵南下,只是眼下时机尚未到,你就回去转告曹孟德,联手讨颜之事,本王既然答应了他,就绝不会反复,不过,却不是在此时,你让他耐心等一等吧。”

诸葛亮还待再劝时,却没想到刘备因司马懿一席话,就早早的下了决定。

话到嘴边的诸葛亮,只能生生的又咽了回去,转目望了司马懿一眼,眼眸闪过一丝忌惮。

司马懿却神色如常,一副大公无私的沉静之状。

那陈群眼见刘备不肯出兵,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拱手应诺。

公事谈罢,陈群当即请辞,刘备却转色笑道:“长文啊,本王与你也算旧日主臣一场,今你难得来一趟邺城,岂能这么轻易就回去,陪本王喝几壶好酒,好好叙叙旧再回长安不迟。”

早年刘备从陶谦手中接收徐州之时,陈群即为刘备的部下,后刘备派其去许都时,陈群才为曹操所征辟。

说起来,刘备也算陈群的旧主,这也是陈群为何敢挺身而出,自请为曹操做使者的原因。

眼见刘备兴致甚好,陈群拱手一笑:“大王既是如此盛情,群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甚好,甚好,走,咱们后园子里去说话。”兴致大好的刘备,携起陈群,大笑着步出殿外。

诸葛亮与司马懿二人,忙也身起陪侍于侧,起身之际,二人的目光正巧撞在一起。

那两双眼眸中,瞬间都闪过一丝阴色。

旋即,那阴色却已烟销云散,二人的脸上,转眼已为淡然的笑意所占据。

“孔明军师请。”

“仲达军师先请。”

二人相互恭谦了一番,却是并肩齐驱,一起昂首走出了大殿。

※※※

应天城,楚王府。

众谋臣们都在议论着,刘备会何时出兵,和曹操联手南下。

似如庞统、贾诩等绝顶谋士,都认为刘备短时间之内,不会挥军南下。

表面上的原因嘛,无非是袁谭未死,刘备的后顾之忧尚未肃清。

不过,庞统等人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刘曹联盟的貌合神离。

曹操想让刘备出兵,当然是想借着刘备的手对付颜良,然后从中渔利。

刘备也不傻,不可能轻易的去给曹操当冤大头。

曹刘联盟,就像是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