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不杀绍儿,正可向江东人展现大王的气度与仁慈,江东父老只会再更尊敬大王。”到了这个时候,大乔也只能找到这般理由。

回应她的,却是颜良不屑的狂笑。

“什么仁慈和气度,江东人对本王的尊敬,乃是本王用刀杀出来的,谁敢不服,本王就杀谁,你既然不肯屈服,那本王就先宰了孙绍,然后再杀了你。”颜良言语冷绝,不留一丝余地。

身为一方霸主,要占有一个女人靠的不是甜言蜜语,也不是打情骂俏,而是令人生畏的威严。

凡抗拒我颜良威严者,格杀不论。

这一番铁血的威胁,彻底的打垮了大乔的心理防线,她所有的自恃与坚持,在这一刻都碎了。

一想到儿子要被斩首,一想到自己也将身死,大乔的心底,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大王息怒,妾身知错了,请大王饶我儿之命。”大乔不及多想,忙是奴颜婢膝,苦苦的哀求。

终于屈服了。

颜良的脸上掠过一丝痛快,冷笑道:“要本王不杀孙绍也可以,能救他小命的不是本王,而是你自己,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能怎么做,当然是放下尊严,乖乖的服侍颜良。

大乔面色羞红,不敢再拒绝,只是咬着红辱,尴尬的立在那里。

旁边的小乔却看出来,自己那刚烈的姐姐,终于是为楚王的威势所压服。

见得此状,小乔忙是笑道:“姐姐都已经想明白了,那还扭捏什么呢,春宵苦短,咱们早些休息吧。”

说着,小乔便把大乔推向了颜良。

这一次,大乔没有再抗拒,只能将颤抖的身子,不情愿的挪了过去,坐在了颜良的怀中。

“这才是识趣的女人,识时务的女人,本王才喜欢,才会有肉吃,哈哈——”

再次压报一个自恃高贵的女人,颜良痛快的放肆的狂笑,狂笑声中,那虎掌已开始侵凌怀中的猎物。

此时的小乔,也是盈盈带笑,臂儿抬将起来,为自己轻解罗衫。

然后,那如玉的身段,便如蛇儿一般,缠了上去。

大乔却没上乔那么放得开,只能紧闭的双眼。任由颜良肆意。

香烛高烧,红帐生春,这金屋之中。游龙戏双凤,翻云覆雨,浪卷涛涛。

一夜春色不绝,不禁已是月上眉梢。

那靡靡之音,穿过飞桥画廊,在那夜色中游荡。

铜雀台上,多少佳人。这一夜又将隐忍那寂寞的春心。

※※※

铜雀台成,美人尽入金屋。

转眼已是冬去春来,整个天下。已在寒冬中,安享了几近半年的太平。

二十万山越人,业已安置完毕,其中近有四万青壮。被编入了楚军之中。

这也就是意味。颜良所据的四州兵力,已然接近有三十万之众。

这半年来,颜良休整将士,编练新军的同时,也对军制进行着改变。

三十万的兵力中,颜良择其中精锐者八万为中军,分为武卫营、中坚营、中垒营,以周仓、胡车儿分掌诸营。以魏延为中护军,统领诸营中军。

这八万的中军。平时拱卫王城,战时则作为战略机动部队,随时听令征伐。

中军之外,便是二十多万的外军。

所谓的外军,并非是地方的州郡兵,而是由楚王府中央直接领导指挥的各路边兵,相对于屯于应天的中军来说,称之为外军。

颜良将他的四州之地,分为了三个都督区,分别为汉中都督区,颖川都督区和淮南都督区。

其中,汉中都督区驻兵三万,防范来自关陇的威胁,以陆逊为汉中都督。

颖川一线驻兵五万左右,防范来自于兖州、司州一线的威胁,以徐庶为颖川都督。

此外,还以吕蒙为淮南都督,于寿春一线驻兵五万,防范徐州一带的威胁。

三路都督区,共掌外军十三万,另有七八左右的兵马,驻扎于成都、宛城、襄阳、合肥、武关、白水关、剑阁等诸战略重镇,以及险要关口。

三大都督区,从西到东,拱卫着北部边境,同时对北方的曹操和刘备形成了威胁态势。

随着军制的改革,兵力的扩张,以及士卒休养恢复完毕,沉寂了半年之后,北伐中原的呼声,开始渐渐的响亮起来。

铜雀台的温柔乡,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并没有消磨掉颜良的斗志。

享乐后的颜良,很快就从女人中抽身出来,开始着手准备北伐。

这一日,王府之中,颜良召集楚国重臣,商议北伐之事。

众臣们有人建议先取关陇,扫灭曹操,然后再从西南两路同时进兵,夹攻中原,再灭刘备的燕国。

当然,也有人建议从许都和寿春两路进兵,先灭了刘备,然后再西进关中,扫灭曹操。

无论是先灭曹操,还是先灭刘备,颜良麾下的这些重臣,基本都是主战的,这让颜良感到很欣慰。

因为颜良深知,自古以来,南方政权北伐中原,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北方军事的强大,更是内部的不统一。

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只求偏安一方,不愿意兴兵北上,一统天下。

眼见自己麾下人心思战,颜良如何能不欣慰。

“不管先灭曹还是先灭刘,诸位有没有想过,中原之地一马平川,在中原作战,已与南方大不相同,曹刘二敌都拥有着强大的骑兵,我军若不能克制北敌之骑兵,那北伐就只是一场空谈。”

阶下,须发花白的贾诩,一语打乱了热烈的争论。

“不愧是西凉出身,一眼就看出了曹操和刘备的优势。”颜良心中暗赞。

自古以来,克制骑兵的利器,就只有骑兵,而颜良的楚国恰处南方,并没有产马区。

没有产马区,就没有足够数量的战马,没有战马,就无法组建强大的骑兵,更谈不上克制曹齐两家的强大骑兵。

这也正是颜良一直以来,所在琢磨之事。

眼见贾诩微微而笑,颜良便知道,贾诩既然是开了口,就必定有解决之策。

心中微微一动,颜良便道:“文和既然看出了问题所在,那也就别藏着腋着了,快说你的解决之道吧。”

贾诩微微捋须,高声道:“其实也很简单,大王所做的,只是用一招远交近攻之计而已。”

第622章 想要复仇,来吧!

远交近攻?

颜良眉头微微一动,心中隐约已猜到了七八分。

“说下去。”颜良摆手道。

贾诩抬手遥指北面,缓缓道:“今刘备虽得幽州,但却有辽东孙公康地处极东,难以平定。公孙康与刘备接壤,必然对其心有忌惮,暗中将刘备视为敌人,既是如此,那大王何不将其引为己用。”

颜良微微点头,贾诩的计策,与他心中所想已基本相符。

“公孙康虽对刘备构不成多大威胁,但毕竟也能牵制一部分刘备的兵力。且辽东兵少而马多,我楚国兵多而马少,大王便可从海路往辽东大批购买战马,如此,所得战马虽不及刘备和曹操,但想来也能极大的增强骑兵。而我军又有元戎连弩和弩车等利器,再辅以相当数量的骑兵,相信必可克制曹刘两家的骑兵。”

贾诩洋洋洒洒一番话,道出了他所谓“远交近攻”的计策。

此计一出,殿中是一片的热闹,众谋士们尽皆惊喜,纷纷的附合贾诩之计。

颜良的嘴角,亦掠起了一丝冷笑。

贾诩之计,正合他心意。

他依稀记得,曾经的历史中,孙权就曾试图结连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从辽东购买良马。

只可惜,那个时候,魏强而吴蜀弱已成定局,公孙渊忌于魏国之势,再加上其人反复无信,使得孙权的构想落空。

颜良不得不承认,孙权这小子虽然讨人厌。但他的很多想法却是很有开创性的,比如发兵去取夷州,再比如去辽东买马。

几番权衡。颜良决意遂定。

“文和之计甚妙,孤已决定结连公孙康,从辽东购取良马,但不知诸位爱卿,谁原为本王出使一趟辽东。”颜良扫视阶下群臣,欣然问道。

话音方落,却见伊籍旋即出列。拱手道:“臣愿出使辽东,为大王结连公孙康。”

伊籍颇有外交经验,以他出使辽东。实是最佳不过的人选。

颜良大为欣喜,当即将伊籍赞许了一番,又交待了一番结连公孙康的底线与方略。

到最后,颜良忽又想起一件事。便又道:“细作不是曾报说。袁谭和袁熙两兄弟,逃奔到辽东,投奔了公孙康,机伯此番出使,若是能将这二袁给本王带回来,亦是功劳一件。”

伊籍不知颜良要袁氏兄弟有何用,却也不敢多问,当即应命。

二袁。当年名符其实的高富帅出身,如今却落得如丧家犬一般。颜良当然想欣赏一下,出身高贵的袁氏兄弟,拜倒在自己脚下会是什么样子。

何况,颜良的铜雀台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