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暗水源,儿臣移兵断山的策略,也能保得街亭不失。”

曹彰不敢再否定曹操的旨意,转而将责任务往吴质身上推。

这时,曹丕回眸一眼,向吴质使了个眼色。

吴质会意,赶紧跪伏上前,叩首道:“梁王确曾命臣守别营,但当日十倍的楚军来攻,臣手中只有区区三千兵马,死战半晌都无法挡住楚军,臣不得已才杀出重围,臣确实有罪,愿领陛下惩治。”

吴质一番话,看起来是主动承认罪责,实质上却仍是把责任往曹彰的身上推。

果然,曹操的脸色变得愈加阴沉,瞪向曹彰的目光,也愈加的责怪。

曹彰心觉畏惧,便拱手道:“儿臣失了街亭,实在有罪,儿臣请父皇再拨儿臣一军,儿臣愿拼死为父皇夺还街亭。”

“哼,再给你一军,我大秦还有多少兵马给你去败。”曹操冷哼了一声,拂手道:“从今往后,你不必再领军,交出你的印符,回你府中面避思过去吧。”

曹彰违逆圣旨,失了街亭,责任重大,曹操不可能不惩治,否则如何能让将士服心。

但曹彰好歹乃曹操的儿子,所谓虎毒不食子,曹操也没有重责,只是令他卸了兵权,面壁思过。

曹彰却是吃了一惊,急道:“父皇,儿臣宁愿当一名小卒,去前线杀敌,也不要躲在家中啊,请父皇……”

“闭嘴吧,赶快从朕面前消失,朕不想再看到你。”曹操喝断了曹彰的恳求,拂袖转身。

曹彰还欲再言,曹丕却挡上前来,叹道:“子文啊,你就别再惹父皇生气了,还是听父皇的话,回府中好好面壁思过去吧。”

曹彰看着曹丕那张教训似的脸,心中生恨,暗暗咬牙,心知他这是着了自己这位狡猾兄长的道。

心中虽明了,曹彰却百口莫辩,自得咽下了苦口,不情愿的告退。

看着曹彰黯然离去的背影,曹丕的嘴角,悄然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

朝议散去,曹丕春风得意的还往了他的晋王府。

“大王荣光焕发,看来今天朝议有好事呢。”方一步入堂中,便有一娇媚的少妇笑盈盈的迎来,那女人,正是曹丕的晋王妃郭嬛。

曹丕得意的哈哈大笑,将左右的下人屏退,便将朝中发生之事,道与了郭嬛听。

“子文一心与本王争太子之位,今次他已让父皇失望透顶,他已经没有资格再跟本王争位了,哈哈~~”曹丕笑得愈发的得意。

郭嬛没他那么兴奋,却叹道:“梁国虽然失势,但眼下楚军大兵压境,直逼冀城而来,倘若冀城有失,整个大秦国都将面临覆灭之危,大王即使得了太子之位,又能怎样呢?”

这一瓢冷水,瞬间把曹丕所有的得意浇水,冷静下来的他,心头不禁升起一股寒意。

沉吟半晌,曹丕叹道:“爱妃说得不错啊,如今只有击退颜贼的进攻,保得大秦渡过这一劫,本王争来的太子之位才有用,可是以眼下楚军的实力,父皇想要坚守住冀城,只怕是……”

曹丕面露失落,不敢再说下去。

“臣妾是觉得,无论冀城能否守得住,大王都不该让自己身陷此险地,最好是能远离冀城,待成败见分晓之后,大王再回冀城。”郭嬛进言道。

曹丕精神一振,却又道:“爱妃所言甚是,只是如今父皇决意坚守冀城,本王身为长子,焉能不追随父皇左右的道理。”

郭嬛秀眉一动,嘴角扬起一抹诡笑,“大王莫忧,臣妾倒有一计,可保大王高枕无忧。”

浅笑之际,郭嬛便将自己的计策,诿诿的道将出业。

曹丕听罢,不禁神色大悦,拍手笑道:“爱妃此计,既能让本王离此险地,又能不让父皇起疑,当真是妙极。”

郭嬛抿嘴而笑,娇艳的脸上,流露着些许得意。

※※※

略阳城。

曹彰撤逃未久,楚国的大军便随后而至,夺取了这座南下冀城的要地。

城头上,颜良扶剑而立,俯视着步入城中的浩荡军队。

“曹操已将陇西诸军,尽数的撤往了渭水以南,照此情形,曹贼当是想据渭水之险,死守冀城一线。”身边的法正,向他做着汇报。

颜良冷哼一声,“曹操还真是够顽强的,都到了这般地步,还要做垂死挣扎,很好,你想战,本王就奉陪到底。”

“冀城的细作发来情报,称曹彰逃回冀城后,曹操对他极盛怒,已削了他的兵权,令其在府中面壁思过,曹操已将曹彰的兵马,都拨给了曹丕。”法正继续道。

颜良熟知历史,自然知道,那吴质乃是曹丕的亲信。

街亭一役,吴质不战而弃水源,导致曹彰全军崩溃,如今曹彰失势,其兵马又为曹丕所得。

照此看来,街亭一战,除了颜良之外,最大的获益者,就是这曹丕了。

“秦国现在正处国难当头,这个曹丕还在玩手段,跟他的弟弟内斗,哼,很好,朕就喜欢看你们狗咬狗。”

颜良的嘴角,浮现几分厌恶之色,对这个曹丕,颜良已是厌恶已极,有种想要狠狠的折磨这个阴险小人的冲动。

第774章 扫平秦国

颜良当然知道,曹丕这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

曾经的历史之中,曹丕为了争太子之位,一直在曹操面前,表现出一副孝顺老实的样子,暗地里却用尽手段收买曹操的近臣,给自己的竞争者曹植下各种的绊子。

结果,曹操为曹丕孝悌的假象所迷惑,最终选择了曹丕做继承人。

曹操一死,曹丕称帝后,很快就露出了其本来面目,对几个弟弟,尤其是曹植是极尽相逼。

而作为曹家子弟中,在军中最有威望的曹彰,则在被削了军权后,莫名其妙的病死。

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曹丕除了阴谋诡计外,无论在治国,还是用兵上,都十分的平庸无能。

曾经历史中,刘备兴兵伐吴,曹丕不但错失了趁机灭吴的良机,被孙权戏耍了一回,事后因怒兴兵,却又为东吴打得大败。

曹丕在位数年,文不成武不就,临死前还把司马懿指定成托孤大臣,间接为魏国覆灭埋下了祸根。

可以说,颜良对这个曹丕,没有半点的好映象。

如今听闻曹家内斗,而且还是曹丕占了上风,颜良自乐得看热闹,他巴不得是曹丕得势,如此一来,岂非更有利于他灭秦。

于是,颜良便下令,诸军暂不进兵,让曹家的内斗,再飞一会。

楚军屯兵于略阳不进,曹操却不知道颜良的意图,只以为颜良纯粹是想等粮草厚积再兴兵。

曹操遂也喘了一口气。趁着这会功夫,日夜赶建他的渭水防线。

是日,曹操巡视渭水南岸。曹丕随驾陪同。

驻马岸边,曹操远望着对岸一望无耻的平原,叹道:“渭水两岸一片平坦,处处可渡,想要防住十余万贼军,当真不易啊。”

曹操这般慨叹,自然是叹息己军的兵力不足。

曹丕则状。眼珠子一转,趁机道:“敌众我寡,确实于我方不利。儿倒是有个办法,或可缓解我军兵力不足之患。”

“你何良策?”曹操精神微微一振。

“我军抵御楚军的兵马,多来自于关中旧部,凉州方面还有数万兵马可用。父皇何不调凉州那些兵马。前来增援冀州。”曹丕进言道。

曹操还以为曹丕是什么妙计,神色顿时又黯淡下来,叹道:“凉州的形势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朕若能尽调凉州之兵,早就已经调了。”

凉州因地处西北边陲,自董卓之乱以来,就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持续了有十余年的时间。

后来曹操虽然平定了凉州,加强了对此州的统治力度。但长年累月的割据,使得凉州对朝廷的离心力,一直都很强。

再加上当地羌胡之众甚多,曹操担心若推行强力统治,势必会激起凉州豪强们的反叛,故曹操虽凉州的统治力度,仅仅也限于该州按时上缴赋税,进献马匹,偶尔听凭朝廷调动,出动些兵马而已。

而曹操所任用的凉州官吏,除了刺史之外,其余太守之职,基本上都以凉州当地人担当。

如今冀城有危,若从凉州少调兵马,则起不到什么作用,倘大规模调动兵马,那些凉州藉的太守们,必然又为保全利益,不肯服从,如此,调兵无果,反而损了朝廷的威信。

正是因此,自开战以来,曹操一直没有考虑到从凉州调兵。

曹丕却道:“父皇的顾虑,儿臣当然知道,但眼下国家有难,倘若颜贼攻陷了陇西,下一步必然会入侵凉州,失去了陇西做屏障,凉州人想凭自己的实力,挡住颜贼的兵锋,根本没有可能,这一点,他们应该很清楚。”

“说下去。”曹操似乎听出了些许端倪。

“所以,儿臣想以皇子身份前往凉州,向凉州官吏晓以利害,说服他们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