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8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帐中杨阜等人,亦是惊得心情震荡,怎么也想不到,王双竟然会全军覆没。

杨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将那斥候揪住,厉声喝道:“平南将军怎么会败,怎么可能?”

斥候只得战战兢兢的,将王双如何追击黄河边,又如何中了楚军的埋伏,再到如今为楚将阵斩的情报,默默的道了出了。

这时,包括曹丕在内的秦国君臣,却才恍然大悟。

曹丕的脸色更是涨红无比,神情中皆是羞愤,原以为可以超越其父曹操的他,却不想和他父亲一样,也中了颜良的奸计。

先前的那些自信,与如今残酷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丕如何不羞愤。

羞愤之外,曹丕更是惊惶无助。

他双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了龙座上,满脸的惶然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惊变。

想他曹丕手中总计才有三万多骑兵,如今一役失败,就损失了半数的兵力,只余下一万多的兵马,如何能挡住颜良十余万大军。

曹丕这下就慌了神了,脑海中已经有种强烈的预感,预感到自己离覆灭已经不远了。

“王双全军覆没,我军只余下一万多兵马,这点兵力根本无法再进行骚扰战术,姑臧怕是守不住了。”朱铄惊叫着,刺激着曹丕脆弱的神经。

曹丕慌道:“那朕该怎么办?朕该怎么办才好?”

“陛下,武威郡已是难守,臣以为不如弃了姑臧城,往西极的酒泉、敦煌二郡退却,那二郡远在千里之外,颜良或许会因地远路险,不愿派兵远征。”吴质进言道。

曹丕的目光,马上移到了地图上,定格在了敦煌上面。

那座偏僻之郡,乃是曾经汉帝国最西面的一郡,也是通往西域的门户。

对于西域胡人来说,敦煌象征着繁华与财富,而对汉人来说,敦煌却形同于不毛之地,自古以来,除了驻边的军队之外,就只有犯人才会被发配到那种地言。

“现如今,我堂堂大秦皇帝,难道要落魄到逃至那种地方吗?”曹丕心里边是一百个不情愿。

不过,照眼前的形势,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若不西退敦煌,难道还留在这里坐等陷入楚军的包围之中不成?

曹丕脸庞扭曲,神色澎湃,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半晌后,曹丕叹息一声,终于张开了嘴巴:“事到如今,朕只……”

“陛下,敦煌地处偏僻,陛下若是退往那里,就算颜良不发兵征伐,陛下此生只怕再也杀不回中原了。”杨阜哽咽一言,打断了曹丕将要做出的决策。

曹丕一怔,面露尴尬之色,却叹道:“爱卿所言,朕岂会不知,可是,除此之外,朕实在不知还有什么办法。”

杨阜沉吟了片刻,拱手道:“臣这里还有一策,或许可解如今之危。”

还有一策!

已经陷入绝望的曹丕,听得杨阜此言,仿佛一瞬间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整个人陡然间一振。

“爱卿还有何妙计?”曹丕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杨阜遂是不紧不慢的,将自己的所谓妙计,道与了曹丕。

曹丕听罢,脸上不禁浮现出豁然开朗的惊喜,仿佛在黑暗之中,蓦然间看到了希望之光一般。

左右吴质、朱铄等大臣,亦是无比惊喜,皆为杨阜的计策所激动。

曹丕兴奋之余,却又疑道:“爱卿这条计策固然是妙,但是能否顺利实施吗?”

“唇亡齿寒之理,他们不会不明,再者,只要陛下许以足够的利益,他们没有理由不被诱动。”杨阜很是自信。

曹丕脸上的自信愈浓,微微点头道:“此事还需一个能言善辩,且熟悉当地风土的人去,不知谁人能担此重任。”

杨阜拱手道:“陛下若是信臣,臣愿为陛下走一趟。”

“杨爱卿若出使,那就再合适不过了。”曹丕面露惊喜,抚着杨阜之肩,语重心长道:“杨爱卿啊,我大秦的社稷,就全交在你手上了,你可别像那王双一样,令朕失望啊。”

“陛下放心,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杨阜慨然允诺,万般自信。

曹丕微微点头,摆手道:“事不宜迟,杨爱卿就尽快出发吧。”

杨阜旋即告退。

曹丕将杨阜一直送往帐外,看着杨阜离去的身影,曹丕长松了一口气,暗忖:“颜贼啊颜贼,你不要以为杀了王双,就能逼得朕远走,这一次,你就好好品尝品尝朕送给你的意外惊喜吧……”

杨阜离去后,曹丕旋即下令,残存的一万五千骑兵,即刻撤离允街城,望姑臧城一线收缩。

曹丕前脚远遁,颜良后脚就统帅着大军进至允街。

此番曹丕兵马损失一半,他再没有能力骚扰楚军的粮道,颜良的十万大军便可以畅通无阻,一路长驱北上。

一天后,颜良重新占领了金城郡最北面的令吾城。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颜良将近百万斛的粮草,统统都运抵了令吾城,他这是打算把令吾城作为前线粮草的屯聚基地。

粮草屯集已足,颜良便准备克日发兵北上,穿越数百里的无人区,直取凉州州治姑臧城。

日是,大军尽集,前锋文丑所统的一万骑兵,已经先行出城,为后续部队做开路前驱。

颜良全副武装,坐胯赤兔马,手提青龙刀,腰悬倚天剑,徐徐步出城门,向着北面昂扬前进。

方自出城不足数里,一骑斥候飞奔而至,将一道来自于西平郡的紧急情报,呈于了颜良。

颜良将那情报展开一看,剑眉不禁微微一皱。

第792章 又来送死

“陛下,西平郡有什么军情吗?”身旁法正疑道。

“自己看吧。”颜良将情报随手给了法正。

法正接过看了几眼,眉头也暗暗一皱:“没想到啊,西羌人竟然会主动来攻。”

那一封情报中的内容,正是称西羌酋首彻里吉,率七万羌兵越过西平郡边境,一路向着金城郡杀奔而来。

羌人自汉以来,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内迁至汉朝边境,与当地汉人进行杂居,另一部分羌族人则依旧生活在河西一带,名义上归附汉朝,却时而寇边。

情报中的这个彻里吉,实际上是羌族中最大一部烧当羌的酋首,近些年来,彻里吉接连吞并了几个较大的羌族部落,声势剧增,号称拥兵十万。

这彻里吉势力增大后,便学着汉朝的样子,自封为西羌国王,还封了丞相与大将军,雄踞于河西。

不过这彻里吉实力虽强,这些年倒也没有敢入侵凉州,却不想在这个时候,会忽然率七万羌兵,杀入了西平郡。

那西平郡金城西面一郡,该郡乃是汉朝专为防备羌人所设,当年董卓就是从此郡以讨伐羌人叛乱而起家。

颜良此番的伐秦,主要目的在于灭了曹丕,故并未对西平郡用兵,以免和羌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在颜良的计划中,他将在灭了曹丕之后,再以迅雷之势出兵西羌,扫平羌胡。绝了凉州边患。

但让颜良意外的是,颜良没有去找那彻里吉的麻烦,这彻里吉竟然主动找上了门来。

“西羌人在这个时候入侵。看样子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啊。”法正有些惊讶。

颜良却冷哼一声:“这无非是曹丕这小子在垂死挣扎,用利益诱动了这班羌胡,想要拖延我们向姑臧进军。”

法正猛然醒悟,点头道:“陛下言之甚是,若非曹丕引诱,羌人焉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候,突然发兵入侵。”

“咱们连匈奴都能灭了。何惧羌人,陛下,老臣请率一军往西平。定将那彻里吉生擒,献于陛下。”黄忠慨然请战。

羌胡虽不足为惧,但熟知历史的颜良,却知这彻里吉此番倾国而来。却并非以往的羌人叛乱那么容易对付。

沉吟片刻。颜良扬鞭道:“羌胡来者不善,不可轻视,朕决定亲自率军前往西平一趟。”

颜良决意已下,当即传下圣旨,命文丑、徐庶率军两万,退驻于令吾城,暂时不向姑臧城进军。

颜良自己,则亲率八万步骑。改道向西,前去迎击西羌军。

楚军浩浩荡荡西进。沿途所过,那些原属于秦国的诸县官吏,无不望风而降。

几天后,颜良几乎兵不血刃,便进抵了西平郡的治所西都城。

此时,斥候发回情报,彻里吉已率大军攻破了西面重镇临羌城,七万大军正向着西都城蜂拥而来。

不到两天时间,彻里吉的七万羌兵,便是来势汹汹的进至了西都城以西十里,对西都城形成了正面的进攻态势。

羌人下寨已毕,那彻里吉便发下战书,奉劝颜良赶紧撤出陇西,否则他大军辗压而来,将让颜良死无葬身之地。

彻里吉的这一道战书,自然是令楚国诸将都愤慨之极,众将纷纷请战,要灭了羌人,宰了那嚣张的酋首彻里吉。

颜良却并未被激怒,下令诸军按兵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