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8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入佛堂,见礼已毕,诸葛亮郑重道:“母亲大人。儿与曹仁已定计策,准备不日就弃城突围,还请母亲早做准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宋氏花容一变,手中的佛珠也惊得忘了继续捻下去。

“邺城可是帝都,真的不要了吗?”宋氏惊问道。

诸葛亮叹了一声:“没办法,再守下去我们就要跟邺城同归于尽。现在除了弃城突围。别无他法。”

宋氏那风韵犹在的花容上,阴郁渐聚,眼眸之中更是闪烁出焦虑之色。

她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诸葛亮带着她,在千军万马中冲闯,左右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恐怖景象。

想到这些,宋氏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沉默半晌。宋氏黯然道:“为娘一个妇道人家,跟着你只会成为你的拖累。你就不用管娘,自己去突围吧。”

诸葛亮却神色一震,忙道:“颜良残暴不仁,他与咱们诸葛亮有大仇,儿如何能把娘留在邺城,绝不可以。”

“可是……”

“母亲不用担心,儿自有办法,把母亲平安的带同邺城,母亲不必多想,只需早做准备便是。”诸葛亮满脸自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宋氏想想颜良的残暴,自也不敢留在邺城,适才也不过是嘴上说说罢,而今诸葛亮既如此有信心,她便不再多言。

诸葛亮安顿过母亲,遂是拱手告退。

“佛祖保佑,保佑我母子逃出险地,佛祖啊,望你大慈大悲,早日除掉颜良这个恶魔,还人间一个太平吧,佛祖……”

宋氏念念有词的,又念起了经。

看着笃佛的母亲,诸葛亮摇头一笑,转眼大步走出了佛堂。

方出佛堂,便有心腹家丁过来,小声道:“禀丞相,又出事了,又有两人给压死了。”

诸葛亮眉头一皱,沉声问道:“工程有没有受影响?”

“工程倒没有,最迟今晚差不多就能挖好。”

诸葛亮这才松了口气,摆手道:“你们连夜赶工,尽快挖好吧,至于那死的人,从后门抬出去埋了,休要惊动了旁人。”

“小的明白。”家仆一拱手,退了下去。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嘴角掠起了一丝诡秘的冷笑。

※※※

三天后。

御帐之中,众人情绪振奋,一股胜利在望的气氛,弥漫于帐中。

这振奋的情绪,皆来自于曹仁的一封密信。

就在昨晚时分,曹仁派人秘密的出城,送来了一封亲笔信,声称他愿献城归降。

曹仁在信中称,鉴于诸葛亮对他的防范很严,他无法独掌局面,故而约定在明晚偷开南门,请颜良发兵从南门攻入,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邺城。

众将们都知道,曹仁是邺城汉军中,继诸葛亮之后的第二号人物,曹仁若是愿降,邺城的攻陷将近在眼前。

诸将们多存乐观,而颜良,却是一派平静,没有丁点的兴奋。

“文和,你曾和曹仁共事过,你觉得他会归降于朕吗?”颜良将目光转向了贾诩。

贾诩捋着白须,沉思了片刻,说道:“恕老臣直言,陛下逼死了曹操,杀死了曹丕,灭了曹氏一族,以老臣对曹仁的了解,此人绝无可能归降陛下。”

贾诩否定了曹仁归降的可能,而以贾诩的智谋和他曾经的身份,他的话自然是极有说服了。

众将乐观的情绪,立时因贾诩这一番话,大打了折扣。

“曹仁若非投降,那这投降之书,又是怎么一回事?”老将黄忠质疑道。

贾诩淡淡道:“依老朽看,曹仁这多半是撑不下去,想要弃城突围,至于这封求降信,应该只是声东击西,迷惑我们的诈降计而已。”

一语点醒,众人恍然大悟。

而颜良却依旧冷静,显然,贾诩的推测,正暗合他的心思。

“文和言之有理,依臣之见,曹仁假意献南门归降,无非是想诱使我们调集重兵于南门,而他便可趁机从其余三门突围。”庞统也赞成贾诩的判断,进一步揭穿了曹仁的把戏。

诸位绝顶智囊之言,已是将迷雾拨开,让所有人都看清了诸葛亮和曹仁的真正目的。

颜良沉思了片刻,冷笑道:“回复曹仁,朕愿意接受他的归降,告诉他,朕明晚会将重兵尽集于南门,让他尽管放心大胆的实施他的诡计吧。”

识破了诸葛亮和曹仁的阴谋,颜良已决定给他们来个将计就计。

于是,庞统便代颜良向曹仁的使者回复,颜良接受他的求降,将于明晚尽集重兵,于南门接应他。

诸般准备就绪,一天的时间转眼即过,不觉已是次日入夜。

诸路楚军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的聚集向了邺城东营,当深夜已至时,东营集结的兵力,已经达到五万之众。

根据庞统等谋士的分划,诸葛亮既然玩得是声东击西之计,那么他所选的突围方向,就当是除了南门之外的其余三门。

北门方向虽距刘备最近,且围军之外,还有驻于临水的文丑所部六万大军,汉军多半不会选择此方向突围。

至于西门方向,虽可突破重围,逃往上党一线,但却要穿越太行山,行路艰难,理论上诸葛亮也不会选此处突围。

如此,就只余下了东门。

诸葛亮和曹仁若能突破东围,向东便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张飞的防区,他们从此处突围的可能性最大。

诸般考虑之下,谋士们认为汉军的真正突围方向,必然位于东门一线。

颜良遂调集五万精锐,他相信,以五万的兵马,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足以挡下不足两万的汉军。

夜色已深,距离曹仁约定的“归降”时间已越来越近,五万大军精神振奋,只等着血战一场,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之战。

颜良驻马于营前,目光冷峻的注视着邺城东门,猎猎的杀机在他眼眸中流转。

邺城之中,气氛也是一片的紧张。

城头上,诸葛亮和曹仁并肩而立,远远的扫视着黑夜中的楚营。

城门内侧,不到两万的汉军,皆是执刃而立,一个个的脸上都闪烁着兴奋与不安。

兴奋是因为被困这么久,他们终于接到了将要突围的命令,皆巴不得逃离这座地狱般的城池。

不安却是因为,城外有十余万敌军,今夜的突围必将是一场惨烈的血战,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活着逃出去的那一个幸运者。

“子孝,时间差不多了,开始行动吧。”诸葛亮沉声道。

曹仁深吸了一口气,拱手道:“诸葛丞相,仁这一战,必当竭尽全力,能不能杀出去,全看各人的造化,希望咱们在敌营后活着会合。”

根据事先的商议,曹仁将率精锐于前边开路,诸葛亮等文官则跟随于后。

“本相相信天佑我大汉,我们一定能活着再见。”诸葛亮却是信心十足。

曹仁遂不再多言,转身大步下得城头,扫视众将士,厉声道:“众将士们听着,是生是死,就在今夜一战,想活命的,就拿出你们所有的本事,随本将杀出一条血路!”

众汉军热血激荡,倍受鼓舞,皆是抖擞起了精神,誓言随曹仁一场血战。

激励过士气,曹仁再无多言,遂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率这一场残兵出城而去。

城头上,诸葛亮目送着曹仁出城,看着自家的兵马消失在夜色之中,他长吐了口,也赶紧下得城去。

诸葛亮却没有随着曹仁的兵马一同出城,而是策马飞奔,反向自己的相府狂奔而去。

第865章 冤大头者,曹仁也

夜色沉沉。

颜良驻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如同一樽冰冷的雕像。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将士们在寒风中战栗已久,个个冻得是脸色泛红。

邺城方向,依旧没什么动静。

众人们都开始有些动摇,猜想他们的判断是否错了,若是曹仁真的是想要投降,岂非错过了大好时机。

颜良却巍然不动,脸上没有一丝的动摇之色。

驻立半晌,蓦然间,颜良的耳朵微微一动,绝顶武将的本能,让他隐约觉察到了什么。

细细倾听,西面的方向,隐约似有脚步声正由远及近而来,尽管这声音很微弱,但却逃不出颜良的耳朵。

“敌人来了。”颜良的嘴角,掠起了一丝冷笑。

左右的将士们,精神顿为一振,一个个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刀枪。

不多时间,倒塌之声从西面响起,这骤起的声响,如一星火种,转眼间将楚军将士们的热血点燃。

众人都知道,汉军来了。

斥候飞奔而来,直抵御驾前。

“启禀陛下,数万汉军突袭围壁,现下正在摧毁壁墙。”

斥候的禀报,再次确认了汉军突围,证实了颜良和贾诩等谋士们的推测,完全正确。

“命诸军暂且不动,放敌人出围壁。”颜良扬鞭喝道。

如果现在对汉军发动进攻,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