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家再醮记 作者:华飞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6正文完结)-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渊抬了抬眉,已经能想到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果然,王珂的视线转而变得无比冷淡,似是在审视着他,透着锐利的光芒:“子竟,若你不靠着博陵崔氏二房之势,不靠着世父,可能保护得住九娘?”
    明知道他会说什么,但崔渊此时却做不出任何保证。他能让九娘衣食无忧,能让九娘始终快乐。但,他确实无法仅凭自己之力,护住九娘、护住阿实。
    “我同你说过,身为五姓子,我们比起那些寒族子弟,境况已经好了不少。如你出身博陵崔氏二房嫡支,自幼衣食无忧,享尽家族荣光,却无人逼迫你承担家族的责任。如我出身太原王氏三房嫡支,虽无家族荫护,但仍能读书识字、衣食住行皆不必担忧。比之于你,我自然不如;但比之于我,又有多少人更加不如?”王珂缓声道,“这些都是家族、父母所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生而与他人不同。思及养育恩情,我也只想为家、为族、为国、为天下,做得更多一些,再多一些。而你,可曾想过如何回馈父母、如何回馈家族?若是只想着随心所欲,未免也太自私了些。世事无常,谁也不知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是否会同陈郡谢氏一般彻底败落,我实在信不过眼下的你。”
    崔渊定定地望着他,无言以对。
    “既然想成家,便拿出立业的气魄罢。”王珂说罢,翩然起身,“或许终有一日,不入官场亦能守护家人。但是,如今,你我别无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老狐狸的计谋凑效了→ →
    舅兄真的很怀疑某人的能力╮(╯_╰)╭
    PS。谢谢底下的亲投的地雷,我会继续努力哒
    游手好闲妞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11 20:24:44

  ☆、第七十八章 曲踏秋

王玫缓缓展开装裱精致的画卷,眼前不由得一亮。真定长公主别院中那座山坡的秋意盎然之美,如今依然深深镌刻在她的记忆里;令她每瞧见秋叶之时便忍不住想起来。但画卷中的秋色,却似乎比她记忆当中的还更加夺目。红、金二色将画面割裂开来;似乎正争相传递着秋日的绚烂、燃烧着四季轮转间最终的生命力,却又并无互相夺色之感;反倒是奇异地调和起来。
    虽然所见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幕美景,但他眼中的一切,果然是那么与众不同。并非美则美矣那么简单,而是借用色泽来传递浓烈的情感,让人不由得为之震撼。
    接着,她便又瞧见了画卷角落里一行草书小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脸上微微一热。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旁边的崔简睁着圆溜溜的眼睛;轻声念着那一行字,“王娘子;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侍立在旁边的丹娘忍不住清咳了一声,欲转移话题。王玫想了想,却坦然答道:“意思是,虽然只有一天没有见面,却像已经有三个秋天不曾相见似的,心中十分想念。”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回避的。虽然又是一封情浓意重的“情书”,大概也像上一幅桃花图一样无法堂而皇之地挂出来,但这句话出自《诗经》,孩子迟早也要学,倒不如解释清楚。
    “出自《诗》,王风之采葛篇。”站在门口的崔渊道。他注视着王玫,唇角微挑,磁性的声音如吟唱一般念了起来,“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王玫的双颊便像着了火似的烧了起来。当面朗诵情诗什么的,简直是犯规!这人怎么也不看看场合?丹娘和阿实都还在旁边呢!然而,她也不得不承认,在情感上,某人这样一往无前的坦率才是她最为欣赏的风格。这几乎等同于后世之人的当街下跪求婚了罢。比起羞窘,惊喜与澎湃的情意很快便占了上风。
    崔简才刚启蒙,尚未开始学《诗》,但他明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王玫先前已经解释了其中一句,前后两句也并不那么难以理解了。他想了想,认真地道:“我和阿爷已经有好几天没见到王娘子,算起来就像是十几个秋天没有见面了,我们也都十分想念你。”
    王玫见他满脸期望地等着她的回应,忍不住低声道:“……我也很想念你们。”
    听了她的回答,崔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崔渊亦是眉眼弯弯,自动忽略了那句话最后那个“们”字,心中不断回味。
    丹娘见此情状,扫了扫寮舍外头经过的人,道:“今日观主要给香客做道场祈福,来来往往的人很是不少。崔郎君与崔小郎君若在寮舍附近盘亘,怕也是不方便。不如,九娘带着崔小郎君去外头走一走?”
    “道场那一头,可需我们去帮衬一二?”王玫却问道。她尚且不能算是位合格的女冠,道场祈福设坛之事也轮不到她帮忙。不过,招待香客之类的事,她也从来不会推却回避。多与香客接触聊天,更熟知世情,也多少小有收获。
    “不过是一个小道场,观主早已经点了几位师姐去了。”丹娘回道。
    “王娘子……”崔简眨了眨眼睛,视线挪到她白皙柔软的手上。他们确实已经很久不曾手牵着手了,他也有些想念那双手所传递给他的温暖和安心。
    “也好。有一段时日不曾与阿实一同外出了。”王玫点点头,牵起崔简的手便往外行去。至于崔渊,她就似暂时将他忘了似的,不但提也不提他,连目光也不曾挪过来看一眼。他挑眉微笑,也只能远远地跟在后头。待到出了山门之后,才走近了几步,随在她们身后缓步慢行。
    时近深秋,便是红日当空,风中也依然带着萧瑟的寒意。不过,当阳光照在身上时,却是暖意融融。也只有初春和深秋时节,晒太阳才仿佛变成了一种享受。到了隆冬,便是日光也无法驱散刺骨的寒冷,也不适合在外头活动了。
    穿过几条街巷之后,不知不觉间,他们便走出了青龙坊,来到了曲江池边。无论何时,曲江池畔总是人流如织。放眼望去,万顷碧波荡漾,轻舟、游舫穿梭其中,笑喝之声时远时近。而已经遍布黄叶的树林里,却立起了三两素帐,或大或小,也隐有乐声传来。当然,更多人也只是像他们一样,在堤岸边漫步,浅谈轻笑而已。
    崔渊见崔简时不时看向湖中的轻舟、游舫,便吩咐跟随他们的部曲张二去赁了一艘乌篷小船。撑船的是一对老妪老叟,待他们上船之后,便用长杆一撑,悠悠荡荡地离开了岸边。因船实在有些小,随波浮动很不稳当,王玫与丹娘也顾不得在船头赏景了,彼此相扶着进了乌篷里坐下。倒是崔简紧紧拉着自家阿爷便什么也不怕了,兴致勃勃地左顾右盼,欣赏水上景色。
    张二也跟着上了船,与老妪老叟攀谈了几句,得知他们也住在青龙坊之后,更是连呼有缘。他虽生得高大健壮又蓄了满脸胡须,但言谈豪爽,给钱又痛快,老叟便一时兴起,与他说起了青龙坊里那些酒肆食肆。老妪摇摇首,回到乌篷里,自角落中取出个干净的小食盒打开,招呼王玫与丹娘用些吃食。
    食盒里放着芝麻胡饼与煎得两面金黄的饼饵,许是刚做出来没多久,香气仍然十分浓厚,看起来也颇令人食指大动。
    “都是老身自己做的,两位道长要是不嫌弃,尽管用罢。”老妪笑眯眯道,“老身瞧着两位道长也颇眼熟,前些时日青光观施药问诊的时候,说不得便曾见过哩。”
    “阿婆如今可病愈了?”王玫问道。以她的能力,从这位老妪黧黑的脸上也瞧不出什么病状,但若能帮上一帮,也算是应了同船的缘分了。
    “已经好了。”老妪道,听起来精神气也颇足,“要不是有青光观的道长们定期施药看诊,老身恐怕早便撒手去了。道长们也不必与老身客气,用些吃食,也算是老身回报各位道长的恩情了。而且,两位也不是头一遭乘这条船的道长。有好几位道长经常坐船游览曲江池,还谱了什么道曲,老身也曾听过几回哩!好听倒是好听,却没有寺庙里的百戏热闹。”
    王玫忍不住笑了起来:“阿婆说得是。道曲只在道场上演奏,实在是热闹不起来。”道曲称得上是道门的雅乐,听起来倒是韵味悠长,也优雅得很,但普通百姓却不懂得欣赏。果然还是寺院更亲近些,讲经像是说书,还容纳百戏演出,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大群凑热闹的。这般平民化,也怪不得佛教稳稳压了道教一头了。若没有皇家扶持,道教恐怕会更容易遭人忽略。
    “不过,听着心里也平静哩!”老妪又忙接了一句,将食盒往她们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