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当家+番外 作者:络缨1231(晋江vip2014-04-03完结,女强)-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即便是这样,国家肯开垦新田的人还是少数。

  既然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只能鼓励农人多种些饱腹的红薯之类的,产量大,还可以当粮食的好种植的作物。

  即便是这样,每年朝廷都要从南方调入大批的粮食到北方。不然的话,北方的平众就得饿肚子。

  现在,武子聪最注意的不是仲秋家带头种了水稻,而是水稻因为养鱼而多产的事。

  虽然没有多产多少,可是架不住如果可行的话,一亩多产三成,那十亩呢?一百亩呢?北方的土地有多少,他可是熟悉的很。那加起来就不是一百斤二百斤的事。

  那可是为朝廷解决了好大的一件事呢,但是,这件事现在还不能传扬出去。

  和武掌柜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武子聪带着武子仲坐着一辆车,又买了些小礼物,来到了大王庄。

  仲秋家现在正在召集人手做土豆粉条,这个不但可以当菜,还可以当饭吃的。

  王兴文把家里的后院整个都腾了起来,盖起了简易的加工棚子。把去年来他们家做工表现好的,都请了过来,工钱自然都是讲好的。用仲秋的话讲,做的多拿的就多。但是的东西一定要做干净。

  土豆今年因为有去年的经验,每亩竟然达到了七百多斤,也是让村子进而的人小吃了一惊。

  去年仲秋家在玉米收了之后竟然种土豆,只是短短的三个月间,就把土豆收了回去。

  虽然每亩地只收了四百来斤,可是,那也是钱啊。

  今年别家也想跟着仲秋家学,可是,一来是太忙,二来也没有做好这个打算。生怕把土豆种子都搭进去。

  今年帮忙仲秋家收了土豆之后,有心的就和和王兴文说了。明年他们也想种土豆,当然,土豆种子肯定是要在仲秋家买的。

  王兴文对这事向来是要问仲秋的,仲秋无所谓。她家是要富起来的,但若是整个村子的人都富起来,她家也就不不太显眼了。所以,仲秋今年又累了一大把,要在空间里把土豆种起来,这个就是留种用的。

  而且,今年水稻大家都算是小丰收,田力很足,比起去年仲秋家种的还要收的多。自然,今年还是要在仲秋家取种子。仲秋在空间里自然也是要再种水稻留种的。

  光是稻种,今年仲秋家就收入了不少。村子里几乎一半地都种了水稻。虽然仲秋当初说了,她家的稻种是要和白米一个价儿,有的人人家嫌贵到镇上买了糙米进行种田。

  收成什么的,自然要比在仲秋家买种子的要少了三分之一还多。最多的一亩才打了二百多斤,比起在仲秋家买稻种一亩地最少打了三百多斤的米的人家来讲,真是亏大发了。

  这个就不用仲秋说,大家也知道。只要在仲秋家买稻种,就能有个好收成。

  不过,武子聪和带着武子仲来的时候,仲秋家的院子里的人可是满满当当的。都是来和子滨登记明年要多少稻种的人家。

  子滨这两天也没有去上学,家里实在是太忙了。

  仲秋忙着一家子的总事,后院归了方氏和半夏管理。探春就管家里人的伙食。而王兴文要和方老爹他们做火窖,这个可不是小事。

  火窖就建在仲秋家的外院墙,几乎把仲秋家东面整块地方都占了。

  子滨登记要稻种的人家,本村的,今年就要把明年稻种的数量记上来,还有今年买稻种的钱要收上来,探春不做饭的时候,要帮忙着收银子。

  除了本村的,外村的还有不少因为听说了大王庄今年因为种水稻而家家都收入不银子,一时你家亲戚,我家娘家的东窜西窜的,这事就给传扬了出去。过来仲秋家打听水稻种法和买稻种的人也不少。

  子滨这些天因为这些事忙得头都大了,被仲秋知道后,就把子汐推了出去。

  算学的事子滨还真没有今年才五岁的子汐强多少,而且,仲秋还教了子汐数字记帐法,比起古代人用大写数字法记帐那是简单多了。

  何况,这个记帐法还要加上了一个表格,一目了然。登记的时候,你是几号,只要你来的时候,说明了。子滨就能找到记录,你要多少稻种,应该付多少钱。很是简单方便,有了子汐这个小正太的加入,子滨可是轻松了不少。

  放过子滨他们不提,武子聪带着武子仲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满院子的人都围在仲秋家的院子里。还有不少的人在屋子里出出进进的。

  武子聪他们衣着虽然已经换成了平民的服装,但是那通身的气质,肯定和这些老百姓是不同的。

  没一会儿,就有腿快的人跑到后院去告诉方氏:“大嫂子,你家来客人了。”

  方氏把工棚的事交给了半夏,擦了手从后院转到前院,就看到了武子聪和小胖子武子仲。

  可惜,她不认识这两个人。

  “见过这位大婶儿,我叫武子聪,这是我弟弟武子仲,我们是来看望仲秋姑娘的。”武子聪看着一院子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们几个人,平静地上前给刚刚过来的方氏见礼。

  这位大概就是仲秋的娘吧,武子聪并没有因为方氏是村人而端起自己少主的架子。

  方氏有些不自然地福了福身道:“武公子有礼了,我家三丫头现在正在火窖那边,我这就让人去叫去。”方氏说完,转身进屋叫来子汐,让他快去找他三姐,就说武公子来了。让她快回来。

  子汐撒开小短腿,跑出院子奔向了他家的东墙外。

  火窖地这会儿正商量着怎么建,建成多大的,用多少材料,一群的老少爷们儿,这会儿都围在一起商量着呢。

  这东西谁都没有建过,仲秋也就只能提着大概的想法,毕竟,在古代还没有塑料啥的,为火窖倒是好建,可是关键是,你种的菜没有太阳也不行啊。

  现在有的能透光的就只能是纸,连窗户糊的都是纸,哪儿找玻璃去。

  这了更能保暖,减少柴的投入量。仲秋正在听建筑师们建议着是不是可以把火窖建在地下,或者半地下,这样能很好的保暖。

  子汐一出大门,就扬着他那清亮的小嗓子,向着仲秋奔了过去:“三姐,三姐,武公子来了,你快回家。”

  仲秋愣了一下,一把抱住扑过来的子汐,笑着问他:“哪个武公子?在哪里?”

  “就在咱们家里呢,镇上看到的那个小胖子也来了。”子汐抱着仲秋的脖子。

  子汐五岁了,这两年吃的还不错,身量见长,而且,体重也在增加,仲秋现在抱他,还真有些吃力。

  “好,咱们回去看看。”仲秋放下子汐,向王兴文打了个招呼,“爹,我回去看看,你们就听瓦匠师父的,咱们就建个半地下的就成。今年先做个样子,若是行,明年再好好地弄。”

  “好,那我们就准备材料,争取半个月把它建起来。”王兴文心里正是热火朝天的。

  仲秋拉着子汐回到家里,武子聪兄弟两个已经被方氏让到了东间屋子里,正坐在那儿喝着茶,吃着松子呢。

  武子聪见仲秋进来,仍旧是一身半新不旧的短袄和棉裤,脚上早早就穿上了棉鞋。

  不过,脸圆了,眼睛仍旧黑亮亮的,以前的黄头发现在也变得油黑油黑的。

  “回来了,仲秋姑娘。来的有些冒失,还望仲秋姑娘不要见怪。”武子聪站起来,向着仲秋施了一礼。

  仲秋大方地行了一个礼,笑着道:“我们还要感谢武公子一直以来的帮助呢,哪里有什么见怪的说法。”

  仲秋走上来,坐到另一边,开门见山地道:“武公子这回也是来镇上过年的?好像早了些,是有什么事吗?”

  “我听说你们家种水稻收成不少,过来看看。”武子聪也不和仲秋绕弯子,他的时间也很不够用的。

  “不错,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另外收入也多了一些,是养鱼得的。”仲秋一听武子聪的话,就知道,他这是听说她们家稻田养鱼的事了。

  “你们明年还要这么种田吗?”武子聪见仲秋一点也不否认,接下来的话就好说了。

  “应该是的,准备继续这样种,另外,村子里的人也会跟着我们家种。还有一些外村的人,都要过来买稻种,想来,明年种水稻的就多起来了。”仲秋笑呵呵地说。

  光是卖稻种,她就赚了不少钱了。

  虽然镇上的糙米也是可以稻出水稻的,可是,那产量能和她空间产的水稻比吗?

  武子聪看着仲秋飞扬的表情,笑了:“那还是这样说好,你们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