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当家+番外 作者:络缨1231(晋江vip2014-04-03完结,女强)-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氏就是想为难老二一家子,谁让她现在的心情不好呢。

  老爷子在一边闷着头抽烟,对老二分家的事,老爷子心里也是别扭的。

  跟前就这么一个儿子了,还要分家出去,让他总觉得膝下荒凉的感觉。

  而且,老二一分家,这三个孙子都得离开老宅。偌大的一个老宅,就只剩下了他们老两口和一个小闺女了。

  “爹,要不这样吧。”王兴文一看事情都僵在了这里,便把和仲秋商量的条件说了出来:“你和我娘带着小妹住到县城里,那儿离大妹家也近,而且,咱们家不是在城里也买了一个小院子吗?老三也在那里,你们过去,还能帮帮老三,照顾一下他。另外,小妹现在好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在县城里住着,说亲自然能说些好人家。”王兴文看了一眼老爷子,看老爷子没说话,便继续往下道,“至于家里的田地,除了给二弟的,其他的,就由我和二弟来种,秋后的收成,除了我们留下四成,其他的都给爹娘送进县城去。若是爹觉得粮食太多放不开,我就卖了银子给爹送去。若是爹你觉得呆不住,在县城外也可能自己买几亩田种种。”

  王兴文一席话,倒是让老爷子没了话说,他看了看村长。村长虽然不能替他家下决定,但是这样分家还是会给人留下垢病的。老爷子不想,现在老大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倒也不错。

  不但能和儿子在一起,还能种地,老爷子也就点了头。

  村长见王兴文提出地里收成他只留下四成,便直接问道:“兴文啊,这四成也不过是将将够种子和肥力的钱,你这是白种啊。”

  “村长伯,这是我爹呢,帮着种种田也没啥,再说,也不光是我一个人种,不是还有我二弟一起嘛。”王兴文呵呵地憨笑着道,“老二,你咋想的,我这个法儿行是不行?”

  “我听大哥的。”王兴武点头,大哥这是帮他挣孝心呢,要是他就这么净身被高氏赶出家门,孩子以后就完了。

  现在大哥出这么一个主意,不但他可以得到自己的田,还能尽一下孝心,他怎么会不承大哥的情。不过就是多出把子力气,他不怕。

  “爹,你看呢?”王兴文还是问老爷子。

  “行了,就这样吧,我和你娘再商量一下。这县城里虽然有一个院子,可是,这边的事也挺多的。”老爷子最后想想,自己和老妻最后最终还是要落到老三的身边,这样也好。省得老妻和两个儿子不对付,把仅剩下的一点点亲情都破坏没了。

  王兴文见老爷子同意,也就拉着仲秋回了家。

  这王兴武分家的事,基本上也就算是这么定下了。

  几天之后,老爷子再次把大家都请了去。这回是真的分家,就按照王兴文说的,和王兴文分的一样多。同样是中田6亩,下田2亩,荒地4亩,农具一套,碗筷锅灶一套。

  至于房子,老爷子说了,这老宅就给王兴武暂时住着,西厢房和东厢房都给了老二,算是给了房子。至于零钱,就没有了。每年的孝敬粮食和老大家的一样,同样是玉米800 斤,黄豆300斤。一年四两银子的年礼,另外加四两银子的孝敬银子。

  不过老爷子也说了,今年的地已经种上了,就让他们看着。秋后的收成,他们会回来收的。

  另外就是火窖的事,因为老爷子要走,所以,这火窖的银子要老二家出。至于高氏养的那些活物,高氏一只都不留下,都带走。

  另外,由于是到县城里住了,这两个儿子就到不了跟前侍候,所以,这每年的年礼之外,又另加了四两银子,这话虽然是老爷子说出来的,可明白人都知道,肯定是高氏的主意。

  于氏现在也想开了,只要离开这高氏,她就算是再累也认了。

  直接就在村长和村老的见证下,写了分家的财产分割契纸,王兴武的家就算分完了。

  仲秋家也没消停,王兴武一家分家刚完事,王兴文就带着仲秋去了县城。

  铺子的事要紧啊,这马上就进入七月,正是大热的时候。玉米地和水稻都得要人好好地看着。

  而那边,分了家的老爷子和高氏还王秋月也都忙着收拾家里的东西,高氏是真的一点都不给于氏留下什么,全都装了起来。鸡鸭都进了笼子,包裹什么的,都打好之后,让人到仲秋家里,让他们家给出车,把东西都拉进县城里。

  方氏也只能点头,这车是出定了。反正是没让她出钱,就是让她出,她手里的银子也不会超过一百文。

  等到老爷子一家在半个月这宾终于到了县城的时候,仲秋和王兴文已经从县城回到了大王庄。

  铺子已经装修完毕,就等着进货之后就开张。

  仲秋是想开一间类似于超市的铺子,说好听的是超市,说不好听的就是杂货铺。

  只是仲秋这次是下了大本钱的,杂货铺子里面什么都有,真是全得很,从吃穿到住行,无一不包括。

  铺子的事完了,接下来就是雇人的事。

  仲秋和探春及半夏一合计,这雇的人还真得从县城里雇。另外,仲秋想着,让半夏跟着过去帮子沣一段时间,等到都上了手,再回来。

  半夏笑着答应了,而仲秋却在琢磨着,家里的土豆作坊是不是也要搬到县城里去。

  仲秋这边还没有考虑好呢,秦中人那边的消息就传来了。他一共找了五户人家,都是从别的大户人家出来的,规矩都懂。

  见到人的时候,仲秋考虑了一下,最后只留下了两户人家的人。一家姓田,一家姓卢。

  田姓是一家五口,父亲田守仁,今年35岁,母亲吴氏,今年33岁,衣服干净带着袜丁。带着三个孩子,两个男孩子,大的今年十五岁,叫田志丰,老二田志鹏,13岁,一个女孩子叫田妮儿,10岁。

  另一家男人叫卢有志,34岁,妻李氏33岁。大儿子卢凌16岁,二儿子卢俊14岁,小女儿卢小蝶11岁。

  仲秋留下这两家子人的原因就是,这两家子的人都干净。男的壮实,女的利落。孩子们看着也都挺顺眼的,没有不安也没有傲气。



  第121章 出嫁


  有了新人手,这安排上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现在最需要人手的地方就是县城里,仲秋决定让两家的大孩子进城去帮子沣和半夏的忙。

  而男人,卢有志之前在主家是个小小的管事,妻子是管内院浆洗的。大儿子是跟着公子在外面跑,二儿也则是小公子的伴读,至于小女儿,则是一直跟着主家姑娘身边的小丫头。

  仲秋把家里的琐事都交给了卢有志,相当于管家吧。他的媳妇李氏,就接手方氏的活,管着家务内院。

  两个小姑娘,一个给了探春,一个给了半夏,仲秋一个都没有要,她虽然有许多的事要忙,可她身上带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她不放心身边放人。

  仲秋家这边买人进口,都忙得不行。老爷子还留下了那么多的地要他们照顾,真心没有多少剩余的时间来想别的事。

  只是,消停的日子没过多久,子滨的府试也过了,马上要去院试,这一走,又是两个月。

  仲秋想着,等到子滨回家,大概家里正是的收获的时候。

  只是,老爷子在搬去城里不过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子滨刚刚动身去院试的时候,老爷子竟然突然间回村。

  仲秋看着老爷子走进院子里都吓了一跳,直愣愣地看着老爷子好一会儿才知道叫人:“爷,你咋回来了?谁送你回来的?”

  老爷子扫了一眼一边跟着的卢有志,对仲秋问道:“老宅都谁在家里呢?屋子可能住人?”

  仲秋一听老爷子这话,更是觉得有些奇怪了。忙上前扶着老爷子,把老爷子往屋子里让,一边让一边道:“爷,你回来也不告诉家里一声,老宅正房二婶儿他们天天都收拾,不过,还是要烧一下炕去去潮气才成。”

  老爷子闷声不响地和仲秋来到了堂屋坐下,有小丫头过来沏了茶。仲秋让卢家二小子去喊王兴文,自己这才陪着老爷子坐下。

  老爷子坐了半天,才叹了口气,告诉仲秋道:“我和你奶想着要回来住,你三叔也要回来准备秋闱了。”

  仲秋心里更奇怪了,这三叔准备秋闱好像在县城里更合适吧,怎么会一起回乡下来呢?

  还有高氏也要一起回来,那王秋月呢?

  不过,仲秋想到也有可能是王秋月有什么事,要不然的话,三叔准备秋闱的话,应该是件好事,老爷子也不可能这副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