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当家+番外 作者:络缨1231(晋江vip2014-04-03完结,女强)-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呀,才多大呀,你三姐可是想着你当官儿呢。”子滨笑着看着子汐。仲秋的心思他明白,任他们兄弟自由发展,不限制他们将来做什么。

  这样一来,子滨就放松了不少。他其实喜欢看书是喜欢,但他对官场上那一套真心的不喜欢。

  因为心里还担心着仲秋的买卖作大了,会不会被人欺负,若是家里有当官的,自然就会有一丝保障。这下子看子汐很喜欢读书,脑子又比他灵,就把主意打到了子汐的身上。自然不想他做生意,鼓励他读书了。

  “我知道,我是升官发财两不误。”子汐忙着要给武子仲再写一封回信,所以,答付完了子滨,就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信。

  仲秋完全不知道,她答应了武子仲给他每月一副画稿样子,还真让他在京城里开起了玩偶铺子。

  因为是静安王世子开的铺子,自然没人敢上前找不自在,所以,生意还真是挺火红的。

  而就是因为这个关系,武子仲和仲秋的联系也增多起来。这当然是子汐的有心之举,另外,这也是之后的事了。

  这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仲秋家今年没有再开新品种,继续种水稻种玉米。

  用仲秋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这两种粮食的产量稳定住才成。棉花她会种,但不会在今年种。

  这一年一晃就过去了,武子仲和武子聪一直到秋收的时候,才再次来到了大王庄。

  这次的玉米每亩稳定地增产了一百斤左右,而明年,玉米种子就会卖到除了大王庄之外的村子里去。

  武子聪带着粮食再次回京,而武子仲却又再次留了下来。美其名曰:他想子汐了,想和子汐多处一段时间,不然马上就要进入过年准备,他又要等一年才会来了。

  这一年,仲秋家里除了又签了几个长工之外,田也买下了七十一亩。

  但有一件事,却也让仲秋一家子有些头疼。

  就是胡斐,胡斐和子滨是曾经的同窗,因为脾气相投,所以,胡斐在那次提亲被拒会,依旧和往常一样,和子滨来往。而且有越来往越密切之势。

  每次来仲秋家,也不特意找仲秋说话,人家是该干嘛就干嘛。而且,如果逊在的话,他还会帮着干点活,或者支会一声,就离开。从不和仲秋单独在一起。

  后来听子滨说起,胡斐怕和仲秋单独在一起说话,引来别人的乱讲,对仲秋的名声不好。

  这让仲秋一家子对胡斐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些,只是,现在真的没有心思管仲秋的婚事,太小啊。

  不过,来年,探春的亲事却是要提到桌面上来讲了。而远在京城的三叔王文斌,也来了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八点左右二更。


  第135章 杂乱无章


  三叔在京里来信了,春闱的时候,三叔没有能考上,却是被一个主考官大人给相中了。

  得知他即没有娶亲也没有订亲,就相中了他。想说与自己的小女儿。但是,这位主考大人的意思却没有明白地直接与王文斌说,而是借同事的嘴,和王文斌说开了,想要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以的,可以再等两年,参加后年的春闱,这两年经过老师的教导,后年参加春闱一定得能中进士。

  进士之后,就可以迎娶原主考家的小女儿,并且,女方已经说明,可以把京城里的一座宅第当成女儿的陪嫁之物。

  不过,言外之意,就是,小女儿是娇生惯养的,受不得长辈的差遣,但是,为人子女者,又不能不尽考道。既然王文斌有两个哥哥,反全可以出钱。

  王文斌没有表明自己的意思,他对自己和名声倒是很看中。不过,官儿也是很看中的,他回信家里,请老爷子为他拿主意。

  虽然今年一年都留在京里,但他也没有用别人的银子,他是一边学习,一边帮忙抄书,或者到京郊学官里任教。倒也过了一年日子,没有向家里伸手。

  老爷子把一家子老少都叫到了老宅,想问问大家的意思。

  不过大家还没有说自己的意见的时候,高氏就已经表明,她绝对不会去京城住的。

  老爷子也是这样的意思,只是,老爷子和高氏已经快六十的人了。就算是自己住的话,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就得要人在跟前看护。所以,老爷子也想趁着自己没病没灾的先把自己和老婆子的事给顺清了。

  王兴文是没有先出声,先头分家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好了。他们只管出钱,而不管养老。

  当时就是老三说要养活老爷子和高氏的,现在老三已经决定要留在京里,而高氏偏偏不肯出村子。

  王兴武想了想,还是他开口了。向着老爷子道:“爹,既然三弟在京里不回来,不如就由我来养活二老吧。”

  老爷子对此也不置可否的,他跟着老二,也是现成的。不用搬不用挪的。只是,跟了老二,这财产分割就要再分一次才成。

  原本分给老三的财产就要归老二所有,而老二分得的田地就由老三所得。

  老爷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王兴文一家没有意见。老爷子便让子滨写信给京城的老三,把意思一说。

  半月后,王文斌亲自回到大王庄,和老爷子说起。即使是他后年春闱考中进士,他也不会不养老人。

  只是,他若是考中了进士,便会当了官儿。到时候,不知道分到哪里,或者就做个京官儿。

  所以,老三的意思是,无论他到哪里做官,他都想老爷子和高氏跟着他。

  孝道在这个时代是最重要的,就算是你政绩不怎么的,只要你是个公认的孝子,你也不会被罢官的。

  仲秋不知道王文斌和高氏怎么说,反正在经过老三的说服之后。高氏答应了,不用二哥来养他们老两口,只是托二哥在他在京城的这两年帮忙看顾一下老爷子和高氏。等到他春闱结束,不管是做官还是回来,都是由他来养老两口。

  对此,仲秋不于意见。反正老爷子和高氏的养老对于她们这第三代人来说,并不重要。

  她现在就操心探春的事,转眼三月就是探春及笄的日子。她早就在镇上的首饰店里,亲自画了花样,打了一套银镶玉的首饰。从头饰到手镯,到耳环,整整一套。

  算算从王秋月嫁出去到现在,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即没有听到关于王秋月怀孕生子的消息,也没有王秋月被休离的消息。

  加上,王秋月自打成亲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弄得高氏是一天到晚的担心。偏偏老爷子像是铁了心似的,就是不肯让高氏去看望。

  高氏倒是曾经让子泊叫过王兴文去,让他去县城里打听一下王秋月的消息。王兴文也去办了,可是,到了县城,王兴文也不好去县丞家里,只是在旁边打听了一打听。

  多半都听说是县丞公子改好了,竟然不再休妻娶妻来回折腾了,这个新娶的妻子倒是个娴惠的之类的话。

  最后王兴文实在是架不住高氏的催逼,不得已,提了礼物到了县丞家去串门儿。倒是见到了一身珠翠的王秋月。可上王秋月对王兴文倒像是很陌生般的,只是平常的说了两句话,就让人送了出来。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起过高氏和老爷子一声平安与否。

  王兴文回去自然把这些事都瞒了下来。只说王秋月现在过得很好,穿戴都是大户有人家的样子,有人侍候着。

  高氏听了,这心也算是放下了些,只是骂王秋月嫁了人就是别人的人了,不再回来看她这个娘了。

  三月初三这天,正是探春及笄的日子。村子里一般人都过来仲秋家跟着观礼,热闹之极。

  当人们看到仲秋给探春打造的那套银镶玉的首饰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都羡慕得差一点红了眼。

  从探春一及笄,这说亲的就几乎踏破了仲秋家的门槛。而仲秋把看要的任务交给了方氏之后,她就忙着给探春备嫁。

  地要有,庄子还是要有的。这两年她们家倒是买了不少的地,期中四十亩良田已经写在了探春的名下。另外,仲秋还私下里给探春准备了五百银子压箱底,另外五百两银子做私房。

  因为还要准备布料衣首饰什么的,仲秋便让子汐给京里的武子仲写信,向他问问,京里有什么好样子好料子。不行的话,她准备上京一趟,给大姐准备嫁妆。

  子汐的信一写到武子仲的手里,武子仲马上就忙着向府里的采办管事的求教各种布料和首饰的价格和材质,然后详细地写了满满的几大页派人快马送了过来。

  仲秋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