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江山+番外 作者:蔷薇柠檬(创世vip2014-05-04正文完结)-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没想到,顾澈一出塞,就遭遇了数年不遇的大战。他唯一的孙子啊,正为了国家的安危在浴血奋斗,可自己眼前的这些人,这些人,却……
    他很累。
    顾阁老半闭起老眼,忽然回想起华容公主很小的时候。不,那时候她还不是公主,只是一个小郡主。
    她几岁的时候,非常的内向,怯生生的。那时他在靖王府担任靖王的讲官,也就是靖王的老师,深得靖王尊敬,常留他在府里用饭。
    他出入靖王府很频繁,却没见过几次这位斯文的小郡主。连他的父亲也笑着叹气说,孩子太文静了,比他还胆小。
    偶尔过年时出来见礼,小郡主也总是一副容易受惊的模样,躲在奶娘身后半天才露个脸。
    那个柔弱多病、娇怯胆小的小女孩,从何时变成如今这般冷酷残忍呢?
    他居然在想,要是皇上身上有了这种转变,反倒是好事!
    只可惜,他的学生当了皇上,也还是老样子,甚至更加懦弱、更多病。而大皇子,据说也是个病罐子,全靠药养着,不知是真是假……
    对帝国的前途,顾阁老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迷茫。
    他沉默的时间太久了,屋里已经有人按耐不住,咳嗽一声想要提起之前的话题,对付华容公主之类。
    就在此时,便有小内侍来报,徐衡公公到了!
    众人神色一凛,连顾阁老都暂时抛开了杂念,全部起身看向大门。
    这位庆朝有史以来最低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很少在内阁出现。但每次一出现,必是有大事!
    庆朝建国时,司礼监不过是宫中普通的部门,权职则改为掌冠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事物。简而言之,还是伺候皇帝后妃的管家之一。
    但随后数代,司礼监地位不住提升,开始负责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文章、发行谕批。
    不怕太监谈钱财,就怕太监有文化!
    自从有了培养文书太监的宫中内书堂,伴随着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的制度应运而生。票拟出现之后,依制内票应由皇帝亲自批答,但实际上早在宣德时期皇帝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久,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应运而生。
    到了先帝元启时,朝中每日所奏文书,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与此同时,司礼监自身的权利和结构也进一步高涨和严密化。
    发展到现在,司礼监已形成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的官僚机构。司礼监实际上成为内廷的另一个内阁,其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
    司礼监掌印太监,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皇家努力扶植太监势力,也是为了集中皇权,制约文官集团,保证帝国的正常运行。制度虽然可算完善,但也要看什么人用。
    有句话说“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原来是形容夫妻关系的,用来形容内阁与司礼监也很合适。往往一方势力大,另一方就会受制,而哪方能在角力中占据优势……
    那还是看人,也得看他们顶上的主子,皇帝陛下。
    由于今上永嘉帝性情优柔,又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在朝中势力微弱,司礼监靠山不稳当,自己腰杆也挺不起来。
    好在徐衡也不是那种非要权势不可的老太监,他性子和自家主子有点相似,比较随遇而安,只想着好好养老,所以还真是没怎么和内阁争过权。
    况且永嘉帝才上位两年,国家又是多事之秋,两方都没什么空闲,也暂时没有必要斗争,因此大家长期处于一种“和气”的氛围之中。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可是,难道这种粉饰太平的局面,要被打破了?
    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小太监将他们的“老祖宗”徐衡公公迎进来,那掐媚的态度,和对这些阁老门比又是不同。
    也难怪啦,徐衡对外臣来说,就是个宦官,阉人。可是对小太监来说,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金字塔顶端的神,太监的最高成就啊。
    徐衡不是空着手进来的,他怀里还抱着一卷黄绢,谁都知道那是圣旨。
    皇上,居然在他们进宫面圣之前就先下了圣旨?
    然而既然徐公公要宣旨,大家自然得照着规矩来接旨。都是做惯了的动作,没什么困难,只是在听到圣旨内容后,大家又集体呆住了。
    永嘉帝谕,皇后陈氏性行暴戾,德行无端,不明事理,久无子嗣,既不能为六宫妇人之表率,更不足以仰承宗庙之重,必废之!
    废后!

    第一九五章

    病榻上的皇帝行动如此迅速,这与他往常拖拖拉拉优柔寡断的性格查遍也太大了。
    阁老们在震惊过后,第一反应是:这道圣旨,真是皇帝所下?
    前日他们到宫中面圣时,永嘉帝处在半昏迷状态,只能被太医扶起来和他们说两句话又睡过去了。
    他们在心中揣测着,莫非这道“圣旨”,是华容公主与徐衡两人在处置了皇后宫人后,瞒着皇帝联手炮制出来的?
    若是果真如此,那事态就很严重了!一个公主,一个阉人,敢干做出擅自废后这种事,还有什么事是他们不敢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囚皇子以重天下,才十三岁的华容公主……就有了这种可怕的逆天想法?又或者她背后,也有着一股潜在势力在支撑着?
    众人心思复杂,考虑的时间却很短暂,就在徐衡宣读完圣旨还没来得及说别的话时,几位阁老已经面色肃然地将他包围。
    徐衡表情不变,仿佛早已猜到众人心里在怀疑什么。
    他虽然一贯低调做人,不代表他蠢笨或是胆小,只是形势与性情使然。但如果他没有足以和这“内相”地位相匹配的能力,早被云若辰劝永嘉帝换掉了。徐衡的办事能力和对皇帝的忠臣,云若辰还是很放心的。
    “各位阁老,皇上请各位马上进内宫议事。”
    在几位阁老还没开口质问他的时候,徐衡抛出一句话,又把众人的脑子搞糊涂了。
    先下了圣旨丢出个大炸弹说“废后”,又召他们进宫议事?
    虽然说皇后的废立理论上是皇帝的“家务事”,但从来也不会有谁这么认为。天家无私事,立妃都得群臣同意通过啊,皇后哪那么容易废掉的?
    就是普通大户人家要休妻,都得有个合适的理由,否则会被妻族告上公堂的。
    皇帝是天子,皇后乃国母,若是轻言废立,小则关系皇家体面,大则动摇国家根本,这是祖宗家法所不能容忍的。
    前有列祖列宗,后有千秋史册。皇帝一纸圣旨便要废后,那要他们这些臣子何用?
    正常程序,应该是先召他们几人在宫内商议决定这种大事,再下圣旨,由内阁抄送宣布啊。
    如今却反过来了……
    徐衡眼角浮起几丝嘲弄之色,只是转瞬即逝,没被心事重重的阁老们注意到。
    这些眼高于顶的所谓帝国栋梁,真像公主说的那样,看起来牛气哄哄不可一世,其实都很怕死呀。
    他们是怕自己和公主假传圣旨,再把他们诓进宫里去,随便安个罪名搞死吧。
    哈哈哈哈哈……真有意思,要是皇上不召见,他们哭着喊着要进去。皇上干脆地召见吧,他们又疑神疑鬼。
    还是顾阁老有决断,没让大家议论什么,直接就对徐衡说:“徐公公,请带路。”
    徐衡恭谨地略微俯身,含笑走在了前方。
    既然首辅发了话,其余人等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了。还有人在心里埋怨顾阁老的莽撞,万一……只是万一,徐衡和公主设了死局,他们该怎么办?
    尽管按照常理,他们绝不敢这么干。可华容公主是能用常理来度量的人吗!
    本朝何曾有过这般嚣张跋扈、心狠手辣的公主?
    她昨日的作为,众人虽然不曾亲眼看见,但也能想象到是怎样的场面。
    那些个被她破坏了计划的大佬,真把她恨到了骨子里,一心只想着如何借这个机会把她整下去。
    但无论如何,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才是正经事。
    平日他们也时常进宫,虽然不若今天这样,内阁诸公全都到齐,但是进宫和皇上议事的次数并不少。
    可平常很熟悉的宫中道路,今天总觉得有种异样的感觉,心口突突跳着。
    明明是晴朗的春日呀,天蓝风轻,宫中的桃花梨花杏花次第绽放,一路美景,怎么……越走越心慌呢?
    啊!
    终于明白,是太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