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江山+番外 作者:蔷薇柠檬(创世vip2014-05-04正文完结)-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大家自然都归功到他们英明睿智、圣德无比的陛下身上了。要不是陛下曾经严厉斥责过一些企图献上“祥瑞”,或是写文章阿谀奉承走捷径的官员,遏制了朝野间将他神化的献媚风气,现在肯定已出现了林林总总的所谓盛世祥瑞了。
    当然,朝廷的重臣们,都清楚这大好局面,是“那位”辛苦多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只是如今大家都有默契,人前人后都尽量少提起“那位”的名字。天子已亲政,而且做得很好,过去的事……就不好再提了吧。
    晚膳时辰将到,被邀请的宗亲贵族们,陆续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御花园。在屏风的另一边,盛装的女眷们也都一一入席,在喜乐融融的气氛下含蓄地争奇斗艳。
    只要有女人在的地方,就永远免不了比衣裳、首饰、妆容、发型,乃至谁家新娶了媳妇,谁家又添了儿孙,谁家的产业又赚钱了……都是竞争话题。
    不过,毕竟是在宫里,大家的态度还算收敛。况且这会儿也没法专心投入地聊天,那几位正主儿还没出来呢!
    宾客到齐不久,便看到一队严妆宫娥提着花灯,分花拂柳而来。众人都不由得伸长了脖子,知道是后宫贵人要出来了。
    果然听得司礼太监扬声唱道“太妃娘娘、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驾到”,众人忙都起身迎接。
    现如今宫里被称为“太妃”的其实也有几位,那都是前两位先帝的妃嫔们,但都没人关心,她们也不出来走动,都老老实实地住在自己的小宫殿里。元启帝时期的老人没剩下几位了,永嘉帝的后宫本来人就不多,况且又都没孩子。
    能够时常被大家所关注的“太妃娘娘”,只有那一位:皇上的先祖父,元启帝的皇贵妃,段太妃。
    在先帝永嘉还在世时,就十分尊敬段太妃,完全像侍奉亲生母亲一样侍奉她老人家。人人都说,段太妃太有福气。虽说自己没有儿女,当初却是慧眼识珠,在先帝还是个不受宠的王爷时就很支持他,和先帝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才得了这般善果。
    像她这样隔了两朝的老人,还能堂而皇之地住在清华宫里,份例也是宫里最高的,比皇后娘娘还有地位,可不是异数?
    但只有宫里的老人,很清楚先帝永嘉与当今陛下对段太妃恭敬孝顺的缘故。
    都是因为“那位”孝敬段太妃,说要给段太妃养老,不许旁人怠慢了段太妃……段太妃才会风光至今吧。
    不过段太妃也很懂做人,从不插手宫里的大小事务,只是淡定地安享尊荣。平日里,吃吃斋,念念佛,日子倒也逍遥。
    所以皇后娘娘对这位“皇祖母”,也是恭谨至极。这不,一路行来,都是皇后亲自搀扶着年近古稀的段太妃,依足了孝道,又引来阵阵赞美之声。
    这位皇后是陛下的原配,姓方,出生京城书香世家,但父亲和祖父都只是秀才。家里有做官的,最多也只到五品,还是在些不要不紧的清水衙门里。
    这倒是庆朝选择后妃的一贯标准,只要身家清白即可,高门贵女反而不受欢迎。外戚在庆朝从来就没成过气候,便是因为有着这条规矩。
    方皇后相貌秀美,气度雍容,虽然是小家碧玉,却有着不输宗室千金的高贵风范。当初她刚成为皇后时,在一些聚会上,还有些不识相的贵女想在背地里取笑她只是个“秀才的女儿”,却被她一一巧妙地落了脸面,谁也讨不了好。
    刚开始大家还挺意外,小户人家也有这么出色的女子?后来想到,这是“那位”千挑万选出来的弟媳妇,也就释然了。而且“那位”还时常进宫,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导方皇后如何治理六宫,又把自己在后宫的心腹全交到了方皇后手上。
    有了“那位”撑腰,方皇后不但迅速赢得了陛下的欢心,也在后宫里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等到她接连生下大皇子、二皇子和大公主后,在后宫里的地位更是稳若泰山。
    就连公认的绝色美人、刚生了三皇子晋升份位的林贵妃,都只是在她跟前做小伏低,不敢有丝毫不敬。
    “呵呵呵,大家都坐吧。”
    段太妃虽然让皇后搀扶着,其实自己走路也还稳健,说话清晰有力,一派老寿星的风度。在段太妃与方皇后之后,是林贵妃与几位公主,还有一些有份位的妃嫔。
    陛下大婚八年来,后宫妃嫔共生养了三位皇子、五位公主。比起前面数代皇帝在子嗣上的艰难,这位陛下的子女缘似乎很是不错,这也是让臣下们很是高兴的一点——有了继承人,才能江山永固啊。
    却很少有人知道,陛下的子嗣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有人拼着命打破了一座可怕的诅咒法阵。
    但是,明光帝自己却是知道的。
    终于,在众人翘首以盼下,身着明黄常服、头戴束发金冠的明光帝,被一群内侍宫娥们簇拥着姗姗而来。六岁的大皇子、四岁的二皇子,也有模有样地跟在父皇身后,不需奶娘引领,那认真的表情真是惹人疼爱。
    继位二十年的明光帝云耀,今年却仍然只有二十六岁,风华正茂。
    与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明光帝的相貌正像他的名字与年号一般,明耀如光,俊逸逼人。当他含着淡淡的笑意缓缓走进园子,满园的灯火似乎都黯淡了许多,全场的光芒好像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了。
    这已不仅仅是帝皇的风姿……他的父亲,那位出了名的“老好人”永嘉帝,就从来不会给人这种夺目的感觉。
    然而在明光帝眼里,先帝依然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
    今晚相当于是“家宴”,皇帝也不多废话,况且说废话并不是他的风格。简单几句后,明光帝便宣布晚宴开始。
    珍馐佳肴、陈酿美酒,由鱼贯而入的宫人们流水般送上来。女眷这边,尽是围着段太妃、方皇后、林贵妃不住奉承。男宾们敬了几轮酒后也放开了,一时间席上觥筹交错,欢声不绝。
    虽然没有在外头宴饮那般有美人陪酒快活,但这种和许多其他宗室聚会的机会也并不常有,所以大家在酒过数巡之后,也开始在各桌之间逡巡走动,借着敬酒的机会联络下感情。
    要是在过去元启帝的时候,这样当然是不行的。元启帝古板严肃,永嘉帝倒是和气,但他在位那几年天下就没太平过……重点是很穷,所以基本上没开过什么宴会。
    而到了明光朝,情况有了大大的改善,皇帝陛下威严却又亲民,据说还时常微服出宫体察民情。他年纪又轻,不爱讲究太多规矩,所以大家也就放得开了。
    等到月上柳梢,酒宴也接近了****。有宫人专门捧出玩投壶的器具,还有宫人提着灯谜来邀宾客们猜谜,又有许多人开始行酒令,场面更是热闹得有些凌乱了。
    那位一直微笑着坐在首座上的皇帝陛下,也不见了踪影,不知到哪一席上凑热闹去了。
    “玄哥。”
    在御花园稍暗的角落里,一名身材颀长的白衣男子正在默默饮酒,却被突然冒出来的皇帝陛下打断了沉思。
    赵玄抬眼,嘴边浮起一丝淡笑,并没有忙着行礼,只是对皇帝举了举手中的酒杯。
    “陛下。”
    “玄哥,怎么自己躲在这儿喝酒?”明光帝从身后小内侍托盘里拿过一杯酒,与赵玄碰杯:“你家小子呢?”
    “那小子,也不知和谁家的孩子一块玩儿去了。随他们吧。”说起自己的大儿子,赵玄只是笑着摇头:“也不知道他性子像谁,比我小时候调皮一百倍,十几岁了沉不下心来读书,整天东游西荡的。”
    “我听澈哥说,你家小子,还有他家那个,都闹着要跟澈哥参军去?”
    “是啊。他们都好动。”
    赵玄貌似无奈,其实还是对自己儿子的活泼好动挺满意的。这孩子看起来是有点闹,但楚氏还是把他教养得不错的。赵玄自个好静,却很喜欢开朗的孩子。
    “陛下,长公主……有信来吗?”
    犹豫片刻,赵玄还是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云若辰离开京城,已经两年了。
    在这两年里,朝野之间,都不约而同地想要淡化这位曾经的“摄政长公主”的存在,偶尔提起也悄悄地用“那位”来隐晦指代。毕竟如今是陛下亲政,再提起长公主就有些……不合适了吧?
    就算陛下表面上和长公主感情深厚,但心里未尝不会为这位长姐的离开而感到轻松吧?
    大家会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
    唯有赵玄顾澈这些旧人,明白云耀心里的真正想法。
    云耀听到赵玄这么问,苦笑了下:“姐姐去了草原,就没回过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