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有良说道:“要是卖给别人,也不会有人买,咱们要是卖给爹娘,这话也说不出口。”

    刘氏道:“你可以私底下问问大哥嘛,反正这屋子以后都是大哥的,让大哥给买下来不就成了?咱们在盖房子之前,在这里住下来,等房子盖好了,这房子让大哥出点钱,就说咱们本来是不想要钱的,可是才盖了房子,手头上缺钱,让大哥去找娘要钱去。”

    杜有良说道:“话是那么说,可是大哥也不是好说话的。”这房子都是大哥的钱盖起来的,这再要让大哥出钱买,不知道大哥乐意不乐意。

    “那不行,咱们宁可把房子给锁着,你要为三郎他们考虑啊,这一文钱都要省着点花,咱们亲兄弟也得明算账,我们要是富裕了,这两间厢房算什么?可是咱们都穷成这样了,连一点儿钱也没有分到,这还打肿脸充胖子,那就是太不应该了。”

    而听到这个事儿的杜柳也说道:“爹,咱娘说的对,房子本来就是咱的,咱们卖给谁不是卖?怎么能啥都不要就给别人?

    要是那样,以后我出息了,他们肯定是天天上门找爹娘你,要是他们不买,咱们把这两间房给拆了,这瓦和房梁还能用呢,这不都是钱?”

    上房梁的时候,用的都是好木头呢,这房子一半用土坯,一半用的是青砖,青砖都还能用呢,干啥便宜了那几个人?分到他们家的就是他们家的,杜柳才不想便宜别人呢。

    哼,以后就等着她在秦家混出头了,然后让这些人眼红他们家吧。

 第13章 八两银

    杜有良分了家,然后在衙门里上了户籍,接着很快的,杜柳就被以八两银子的价格,带到秦家当丫鬟去了。

    据说那秦管事很喜欢杜柳,好像杜柳是帮了秦管事一个忙,事后杜榆他们才知道的。

    这边杜家院子里,杜有良分了粮食,然后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易的灶台,这就算是拆伙另过了。

    一大家子,另外有一家分开了另吃,最开始总有些别扭,菜园子的菜,齐氏也没有说不让刘氏去摘,杜榆好几次去菜园子里,都看到刘氏拎了一筐子的菜出来了,杜榆心道,二婶那,这些菜放久了就会蔫了的,干什么每次都弄这么多?

    杜榆觉得吧,刘氏这位二婶有时候真的像乡村版的白莲花,好像谁都要欺负她一样,奶奶在她摘菜园子的菜后,也没有说什么那,怎么感觉她就像是被欺负了,生怕下次弄不到菜,所以才一次弄得多的样子?

    杜桃分家了,可是作为小孩子,她不知道分家的意义,还是和以前一样,跟着杜榆玩。

    对杜桃,小孩子嘛,大人们都没有什么不待见,只是杜桃也渐渐的发现自己一家子和大家不在以前吃饭了。

    最开始不适应,但是被刘氏拘着,也只能这样适应。

    在杜有良已经找里正划了一块地,准备盖房子起,村里人都知道这杜有良家的大丫头给送到秦员外家里当丫鬟去了。

    说什么的都有,村里人的嘴巴,平时没有什么事儿,反正有了八卦不聊,那就对不起自己。

    基本上刘氏的娘家人也有宣传,所以大家都知道杜有良这是得了八两银子,然后才要盖房子的。

    这时候的人呢,对盖房子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能盖得起房子,绝对让人羡慕。

    虽然杜有良把女儿给送去当丫鬟了,可是不过是个丫头片子,能用这钱盖起房子来,很多人还是羡慕的,刘家人也得瑟,逢人必说,自己的外孙女是孝顺的,为了给自己家里盖房子,都能主动去做丫鬟,又说杜柳入了秦管事的眼,以后绝对大有出息。

    但是也有人联想到这杜有良才分家,就卖了女儿,这中间不得不让人多想啊,八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有的人一辈子也弄不到这么多的银子,盖房子,顶多用个五两就成了,当然,这里不

    是特别好的房子,青砖大瓦房几进几出的上百两都不够用的。

    如果这杜有良没有分家,那么这些银子他可是拿不到手里去的,可是人家就分家了,这不银子到手了,然后盖房子,以后就几十年不愁了。

    都说这杜有良会算计。杜榆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就有人通过她打听自家二叔分家的事儿,杜榆一概说自己不知道。

    “榆儿这丫头嘴巴还紧的很,问不出来。”二胖嫂对旁边的人说道。

    “不是有刘家人吗,不是咱村的,可是我娘家不是那个村的,这段时间都说了,刘家人觉得自己的女婿好着呢,还说杜家不地道,连点钱都不分给他女婿。”张友贵媳妇说道。

    张友贵媳妇和刘氏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刘家人是什么德行,她可是知道的很清楚,当初听说这杜家的老二要娶这刘氏,张友贵媳妇可是还暗地里提醒了齐氏了的,只是最后还没有说成。毕竟一个村里的吧,齐氏也会打听情况,最后这杜有良还是娶了刘氏。

    幸亏这齐氏没有和别人说自己的事儿,不然和那刘家又是一场架要打。但是张友贵媳妇挺瞧不起刘氏一大家子。别人穷是穷了点,可是人家有骨气,不像这老刘家的人,最喜欢占人家的便宜。

    齐氏那么厉害的,都对这老刘家恨得牙痒痒的。

    “真的假的?一点儿钱也没有分?那老刘家能同意?”二胖嫂忙问道。

    “关老刘家什么事儿?他们吃饱了撑的吧。”

    “可不是吃饱了撑的,听说上次分家,老刘家的人都自己过来了,吵嚷着恨不得打起来,吃饭的时候,赖着不走,把肉都给吃光了,啧啧,那个德行。”

    “不说老刘家了,这不杜有良这一分家,就到手了八两银子,他要是不分家,这八两银子他能拿得到手?是不是?杜二叔能允许他卖孙女?要我说,估计就是杜二叔不同意那边卖孙女,所以这边才要分家的!”

    “可不是!肯定就是你说的那样,说不定啊,还怕这银子都被杜家婶子给拿住了,所以才非要分出去呢,不然这好吃好喝的,谁犯神经,非要分出去单过?老杜家在咱们村里可是数得上号的,日子过的很不错,谁不乐意过好日子,非要过苦日子?”杜家的二婶虽然厉害一些,但是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说虐待儿媳妇,这种事儿还做不出来。

    像村里一些婆婆,为了惩治儿媳妇,就在吃喝上扣着,让人面黄肌瘦的,这老杜家可没有这种事儿。

    所以说,大部分人还是心里有谱的,杜有良分出去,对老杜家的生活和名声影响不大。

    杨柳村隔这里有个十几里路,就是附近几个村子的镇上了,名字叫做盘水镇,每逢一,六都会有集市,也就是说,一个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都会有集。那时候附近几个村里的人都会来赶集,大家自己地里出产的东西,或者手编的小玩意,还有鸡鸭鱼等等,都会在赶集的时候,放在集市上来卖,乡下人也不指望着这个能赚钱,一般是卖了自家的东西,然后再买些盐,油针头线脑等东西。

    杜榆和齐氏,还有胡氏一起过来镇上,除了把自家的鸡蛋给卖了换点钱以外,也是来看看自家的爹,天气越来越冷了,该送些厚一点的衣服过来了。

    四叔杜有德赶着家里的毛驴车,十几里的路也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这要是现代啊,开个车,估计也就十来分钟的事儿,但是这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啊,一个时辰都算是快的了。

    杜榆坐的都有些要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镇上了。熟门熟路的去找了杜有忠,杜有忠是在一家布店做帐房,外面的伙计都认识老杜家的人,忙笑着把人请到了后面。

    见到了杜有忠,齐氏道:“你媳妇给你赶了两双鞋,趁着今天有空,给你送来了,这二十来个鸡蛋,你给你们店里的掌柜的,好歹人家一直照顾你。”对这人情来往,齐氏一点儿也不陌生。

    “娘,中午就别回去了,一会儿我带你们去馆子里吃一顿。”杜有忠说道。

    “别花那个冤枉钱,咱们又不是没有车,来回都快,这钱你都省着,也别自己太扣着了,该吃点好的,就吃点好的。”

    又把自己家里做的酱拿出了两小罐子,这东西好吃又下饭,店里的人也喜欢吃。

    胡氏倒是和自己的男人说不上什么话了,“爹,你啥时候回去?”杜榆仗着年纪小,问出了胡氏想问的话。

    “这段时间都没有空,眼瞅着要入冬了,店里生意好起来,等到了腊月,就好了,到时候爹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