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有忠还当着士绅的面,表扬了朱大户这一心为了彭泽县的后代子孙的事儿,把朱大户给美的。把其他人给后悔的。

    当然,听说了这边县衙还缺学子们的桌椅和床铺等等的事儿,别人虽然没有朱大户这么出风头,可是也都是很明白的给主动办了。

    而随后,县学终于翻整一新,杜有忠就让人刻了个功德碑,对这次让县学焕然一新的大户人家都刻在了石碑上,“让彭泽县的子孙后代都记得你们的功劳!”杜有忠说道。

    可把这些大户给感动和激动坏了,这些人有钱,可是就差这流芳百世的名声了,这个杜县令这样一做,到时候谁来这县学里读书,都记得他们的名字,要说以前,他们出钱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孙,可是现在他们是出钱出的真痛快!就是再让他们掏钱,他们都乐意呢。

    而且,他们会时时刻刻的维护这个功德碑,哪怕是别的县令来了,也不会让这个功德碑给弄没有了的。

    杜有忠这一手玩得真漂亮。不仅没有花县衙的钱,就让县学有了新生,而且还让人从心里感激他了。

    县丞秦承义也不得不佩服这新来的县太爷,看看人家,这人跟人就是不同呢,难怪自己只能做县丞,人家能当县太爷。

    他可是知道这彭泽县的这些有钱人是怎样抠门的,让他们拿出钱来,那简直是要他们的命。

    现在这些人,不说拿钱,那就是争先恐后的拿出钱来了。

    如今更不用发愁这县学的维持了!

    接下来,自然是学子们的考试了,人家朱大户也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孙子一起考了,他倒不是想要争那个免费的名额,而是想着说不定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里面,有这先生看得上眼的,到时候就多出一个名额了。

    这次县学只招收四十名学子,人太多,也不利于教学。

    胡鑫亲自出的题,然后也是他带着三个先生去监考的,

    劝彭泽县,连村里,杜有忠都派差役去宣传了,如果真的有那个读书的天赋,不妨过来一试。

    能考进前五,就能在县学免费读一年的书。这对那些贫寒的学子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力,不是杜有忠不想全部都给教上,而是家里贫寒的,如果读书也不能朝前,到时候没有功名,只能是把家里给拖垮,所以还不如择优。

    他要就要最好的。

    经过了三天的考试,胡鑫和三个先生阅完了这些学子们的试卷,反复的讨论,最后定了前五名,把这前五名的名字和籍贯都给贴在了县衙前面贴公文的地方,这五个学子就可以免费读一年的县学了,包吃包住呢。

    只要把自己的铺盖卷和衣服拿过来就成。

    其中一个先生说道:“这里面有个学子是家里挺有钱的,是不是应该?”

    胡鑫说道:“我们不能失了偏颇,诚然,是为了让更多的贫寒的学子能读上书,但是家里有钱的,又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考进了前五名,为什么我们要剥夺了他这个权利?再说,他家里有钱,也不是什么错。”

    所以还是坚持原来的结果。那先生听了也没有说什么了,毕竟胡鑫说的也有道理,他们不能有仇富的心态,那样很不好。

    另外的三十五名学子,抛开潜规则进来的十来名学子,都已经满额了。

    不过人家这潜规则进来的十来个学子,表示了,他们是一定要出学费的,反正他们也出得起。

    大钱都出了,小钱更是不在乎了。

    而朱大户更是高兴的不行,原来那前五名中间,有一个正是他的外孙!也就是先前有位先生问胡鑫需不需要把他给换下来的那位。

 第160章 时政施政

    朱大户儿子多,女儿也多;嫁出去的也多;连孙子也多,可以想象,他妻妾也多;有钱人家嘛,有钱了,不多弄些女人;放佛都对不起自己一样。

    这个所提到的外孙,是朱大户老妻生的女儿所生的孩子,他女儿嫁给的是彭泽县的海船王的儿子。

    说是海船王;是有些夸大了;不过在彭泽县;也就是这家能称为海船王了,他家是造海船的,不管大小,都能给你造出来,当然,是在这个时候的所有的技术之下。

    像现代那样的几十吨的大船,肯定是造不出来了的。

    这家姓海,老家是在彭泽了,不过海家因为家业渐渐的大了起来,就在省城也都是有房子的,所以说,这边的造船场,不过是海家的一小部分,而且彭泽离海还是有段距离的,估计得走个两天。

    朱大户的女儿朱氏嫁到这海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的,只不过呢,她嫁的这个海家的老三,是一事无成的,就在彭泽老家守着。

    朱大户是因为要和这海家联姻,所以才让嫡女嫁了过去,但是心里未尝不是没有觉得愧对朱氏。

    可惜朱氏是从来都不领情。

    反而在生了儿子海文后,不让他接触这些商家的事儿,就是要多读读书的。

    没想到这孩子天赋倒是不错,以前还不显,现在一考试竟然能占到前五名。

    把朱氏也给高兴坏了,这可是全县的考试呢,虽然他们海家不在乎那点束修,但是有这个荣耀,也是让人骄傲的。

    这时候的朝廷,可没有说,商户家的孩子不能科举了,只是说,你这科举了,就不能自己经商。

    海家老三因为儿子争气,被省城的父亲知道了,很是表扬了他一番,当然,少不得要把儿媳妇朱氏也给表扬了。

    朱氏才不在乎这个呢,她就是要看着儿子到时候考上童生,考上秀才!那时候别人谁都不敢小瞧他们母子。

    因为海老三自己不争气,她都受了多少委屈了?

    所以看着朱大户让人叫自己回去,朱氏这次扬眉吐气的回去了。

    以前回到娘家,就因为那个丈夫,被娘家的人说些风凉话,她现在可不在乎了,有本事,你儿子也去考考去啊,也能考个前五名?那样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县学的入学仪式办的很是隆重,家长们都来了,杜有忠亲自上去讲话了,而且还给县学的这四十名学子一人发了一套学子服,这是杜榆建议的,人都是有那种领土意识,有个彭泽县县学的学子专门穿的衣服,那就是学子们穿在身上,也都是骄傲!

    上面还让大表哥专门设计了学徽一样的图案,表示自己是彭泽县学的人!

    归宿感强烈才是好啊,这样也有利于安定团结。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专利权保护法,有人见了这县学的学子穿的这身衣服,很是好看,很是精神,就也让人暗地里做了,然后也穿出来了,不过盗版就是盗版,谁不知道这家伙不是县学的学子啊,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被人狠狠的给笑话了一顿,然后还传出去了,这样,县城就没有人敢随便穿县学学子的衣服了,除非你是进了县学里读书,不然一切都免谈。

    而县学里的学子现在是真的为自己的身份而骄傲呢。

    但是胡鑫这个教谕说了,不要以为成了县学的学生就是已经安枕无忧了,如果到时候考试了,发现你的成绩确实不适合在县学里呆着,那么就请回去吧。

    这样也表明,县学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更进一步提高县学的知名度。

    杜榆觉得,这开始第一年,最好能搞个开门红,找一个最有希望的,重点培养,然后这人能中了秀才了,那对县学可是太有帮助了!

    什么都比不上成绩有力度。不然,最开始轰轰烈烈,但是长时间就没有什么成果,大家的热情就会消失不见的。

    就跟抽大奖一样,第一天肯定会出来一个大奖,然后才能更吸引人。

    大表哥的想法和杜榆一样,所以他也不动声色的给几个他看好的学子私底下补课,就算是不能中了秀才,能过了府试,成为童生,那么这县学就能更吸引人。

    其中一个就是那个海文。选择海文,除了他确实优秀外,另外,他自己家,和外祖家,在彭泽县都是有势力的,他们刚在这里落脚不久,不让地头蛇给信服了,以后办事很可能就事倍功半。

    最好的办法,就是施恩与他们,不过论起钱财来,他们没有人家钱多。论起势力来,虽然有县衙,可是如果这朱家和海家真的要对付新来的县令,也是麻烦事儿一件。

    像以前在青阳县,张家对付鲁家,还不是轻而易举?

    但是要和这些大户狼狈为奸,他们还不屑于那样做,也是他们做人的道德准则。

    所以这海文出来的真是时候,只要帮着海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