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里这边,因为这一年人又多又齐全,杜榆和胡鑫还有了一个女儿元元,所以这除夕夜和过年都过的不错,很热闹。

    想着当初就杜榆和大表哥两个人在京城里过年,那个孤独的劲儿,和现在这中人员满堂的热闹劲儿,真是没法比啊。

    直接就分了男女两边,当然,小孩子除外,从开始到子夜,都没有孤独寂寞过。

    他们还学起了这边的人打起来马吊,杜榆是在旁边指导。二嫂和娘都有些不会,反而是姥娘和舅母的运气超好,一会儿的功夫就赢了一堆铜钱,胡氏说道:“你这丫头,当真是嫁了人就忘了娘啊,怎么你一教 ,我这输的更厉害呢?”

    杜榆觉得很冤枉,赢不赢钱的,和运气有关好不好?

    “明明是姥娘和舅母的运气更好一些,怎么能怨我呢?”杜榆说道。

    季氏也笑道:“她姑啊,你怎么还吃起我们的醋来了?你说说,榆儿一直在教你和二郎媳妇,我都还没有说啥呢。”

    这姑嫂两个相互调侃,杜榆也就不多说了,从奶娘怀里把元元给抱了过来,看着这满屋的人,杜榆觉得,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

    过年这几天,杜有忠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女婿,四处去拜访,他在彭泽这几年,认识的人也不少,还有家在京城的,都让他带信回去了的,过年的时候,也相互送了年礼,带着女婿,也是让女婿的交际面更广一些,况且,今年胡鑫就要从翰林院散馆了,就面临着分配的问题,分的好不好,这可关系到以后的前程。

    多认识人,绝对是好事儿。

    而同样的,杜榆也是和胡氏去各处拜访,胡氏因为当了六年的县太爷夫人,交际能力是直线上升,一点儿也不怯场。

    当然,有时候也是有季氏陪伴着,胡姥娘辈分大,年纪也大,出门拜访的事儿,就用不着她了,可以说,她是最轻松的。

    都是别人到了他们这里,给胡姥娘拜年的。

    胡姥娘可以选择性的见或者不见,因为来拜访他们的,都是身份差不多的人家,又是小辈,胡姥娘完全有这个自主决定的权利。

    就这样闹哄哄的,一直玩到了正月十五,他们还全家出动去看了正月十五的灯会和烟花,在酒楼里包了一个包厢,一直玩到晚上半夜才回去。

    而之后,就一切进入正轨,该去上差的上差,该在家里的在家里。

    胡鑫是还有几个月就要从翰林院散馆,就跟要毕业一样,有的人有希望继续留在翰林院当编修之类的,有些人就要派到六部去当小官了,有些人还有可能是去京城别的像大理寺啊,太常寺之类的,等等,主要看上面怎么分配这一匹庶吉士。

    而杜有忠正式去国子监报道,教这些有身份背景的人去了,相当于大学的教授之类的了。

    在城东买的那个三进的宅子,其实在年前都已经装修完毕,就等着过年后就搬进去呢。

    当然,搬家要选好日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搬进去的,还有,要请相识的人去喝杯酒,认认地方。

 第230章 狂喜

    加上杜榆知道爹娘要过来;所以提前给买了好几个人,也一起送过来了;毕竟这宅子比他们的宅子要大一些;就是光打扫的就得好几个人呢;人少了,就没得办法了。

    话说杜有忠从彭泽回来后;还真是另外给了杜榆一个匣子;里面不用说,装的都是钱,本来他想买个铺子给女儿的;好歹以后也是源源不断的收入,只是他已经要离开彭泽了,要是还在那地方留下一个铺子;影响也不好,所以直接拿出了两千两,当成是给杜榆的补贴。

    杜榆不要,杜有忠就生气了,说是给他外孙女元元的东西,又不是给她的,所以最后这两千两的钱杜榆最后还是收下来了。

    这事儿杜榆也高粗了大表哥,大表哥点头也没有说什么。这是姑父的一片心意,也不能糟蹋了。

    倒是没有想,这几年,姑父到底赚了多少钱,不管赚了多少钱,都是姑父他自己的,和他们没有啥关系。

    胡鑫也不是眼睛只看着别人兜里的人。

    翰林院的人呢,别看这俸禄是只有一点儿,可是呢,有很多人上门求字画之类的,给的润笔费也很高,这倒不是那自己的字画卖钱,而是有人求你的字画,那就是高看你了。

    像王翰林,要得到他的墨宝,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儿,他一年也就写个一两回,就着一两回,外面的人都抢破了头呢。

    胡鑫从进入翰林院后,也有人找他润笔,他就写了几次,也是跟翰林院的同僚一样,不然就是不合群了。

    这次杜有忠家要摆酒席,楚家那边送了礼,黄大奶奶送了礼,还有跟海家和朱家有关系的人家也送了礼了,另外齐大人家,更是没有落下。

    选了个黄道吉日搬了进去,第二进的正房是留给杜老爷子和齐氏的,胡氏和杜有忠是住在第三进的正房,然后杜大郎和杜二郎,这两个已经成亲了的,就各自选了一个跨院住了下来。

    这个宅子有前院和后宅,用二门给分成了前后,前院里还有客院,也有已经准备的外书房,外书房以后就是杜有忠他们待客的地方。

    生活区就是后院了,从二门进入后就是。

    另外还有好几个东西厢房,就是来了亲戚过来住,也是大大的有空余。

    当然也并不是买了房子,就要把所有的房间都给住满的,那样真的再有了别的人,可就是没有地方住了。

    下一辈的文泽和文清以后都要有单独的房间的,还有文慧,也会渐渐的长大,这不都需要房子?

    根本就不用担心这房子会空很久。

    那一天的酒席办的很热闹,基本上认识的人都过来了,还有那太学的人,知道杜有忠以后是太学的博士了,这不也上门来了。

    当这博士,虽然没有官场上的实权,但是呢,受人尊敬,而且安全那,不参与党争,以后也不会参与夺嫡,他也不用教皇子们,而且还和这些大臣的子孙们有了师徒之名分,所谓的天地君亲师,老实和亲人是差不多的关系了。

    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呢,杜榆自己想到这些,都觉得自家爹在国子监也是很不错的了,稳当的很!

    所有的一切都安定下来,接下来的重点就是三月份杜大郎的春闱和杜老爷子他们上京了。

    杜老爷子他们来信说是二月初就出发,赶到三月份的时候,肯定到。

    就是胡姥娘也盼着齐氏过来,毕竟在这京城里,能说得上话的人真的很少,齐氏来了,胡姥娘好歹能跟她说上些家长里短。

    另外来信上也说了,杜有全两口子也跟过来了,主要是他们最后商量了,陈氏还是到京城里看着好一些,虽然身体好了,可是并没有怀孕。

    这话要是让神医知道了,肯定要暴躁了!

    神医对自己的医术是很自信的,杜榆觉得她很有必要提醒一下奶奶,可别当着神医的面说啥不好听的话,不然就是要狂风暴雨了。

    而赶到二月底的时候,杜老爷子一行人终于来了,直接就到了城东的宅子,这几天杜榆也在这边帮忙,见到爷爷和奶奶,还有五叔五婶,都是久别重逢的,杜老爷子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去国子监了,还没有回来,那是欣慰还有些小失望。

    毕竟嘛,好几年没有见到长子了,这嘴上说不想,但是心里肯定想的。

    齐氏呢,就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健朗。胡氏忙跟在后面,把这宅子的情况给介绍了一番,还有把她们住的地方也给领着看了,齐氏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城里的宅子,就是和咱们乡下的不一样,宅子大了,邻居们就不能串门了。”

    胡氏忙道:“娘,想要串门,还不简单,直接让人把轿子给弄过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京城里那么多的铺子,和好看的园子,还有寺庙也多,您要是还觉得无聊,那就去榆儿家里,我娘也在这边呢,以后和这京城里的人熟悉了,更是多的是地方了。”

    齐氏道:“到处串门子,人家还不笑话我?我听说这边的老太太,基本上不出门的,都是在家里闲着,也就是至亲的人家办了酒席,或者谁过寿了,会去一去,我已经决定好了,以后就还是主要呆在家里吧。免得出去被人笑话我从乡下来的,啥都不懂,到时候丢人也是给老大丢人。”

    胡氏还要说啥,杜榆忙笑着说道:“奶,我爹这宅子地也大,您要是想种菜什么的,直接找个没有人住的院子,那边种种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