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姥娘对杜榆和胡鑫说道:“好孩子,你们今天拜年的肯定多,家里就交给你爹娘了,元元你们带去不带去?”

    杜榆忙笑着说道:“年前都说让我们把元元也带过去,他们也好看看。到时候我们元元的红包估计都要装不下了。”

    元元见娘心情很好,也乐得不行,而且知道是要出去。更是恨不得现在就走。

    胡姥娘让这一家三口出去给人拜年去了。

    带着元元拜年,果然不单独过去受欢迎啊,元元这小家伙超乎想象的受欢迎,人长得可爱,就是占便宜的很,到了别人家里里,小家伙就要被人掐一掐小脸蛋。

    而且能得到好多好东西。

    就这样,把附近的街坊邻居都拜了一遍,又坐车去了王翰林家里,王翰林这边也来了许多翰林院的人,都是王翰林的学生之类的。

    大家相互见了礼,也拜了年,王夫人见着元元就喜欢的不得了。又看元元有些犯困了,句让王大奶奶带着杜榆找了地方安排元元睡觉,小孩子都有丫鬟和奶娘跟着。

    王大奶奶笑道:“要是我有年纪差不多的儿子,就和你家结亲了。可惜,我儿子都长大,快要娶媳妇了。”

    杜榆笑道:“这事儿得看缘分,我这丫头看得有些娇气了,我生怕她以后脾气不好呢。”

    “你啊,就是瞎操心,咱们这样的人家,女孩子起码的道理都懂,又不是野生野长的孩子,等读了书明了事理后,什么娇气,哪里有那么严重?

    再说,女孩子也就是在娘家十几年能娇养着,等到了婆家,自然就长大了。连我公公都说,女孩是娇客,要娇养着呢,你们两口子都是靠谱的性格,自然不会养出不好的孩子来。”

    王大奶奶觉得杜榆真是操心过度。元元才一岁多呢,懂什么事儿那。

    以后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让奶娘在这边守着,杜榆就回了前面去,和大家聊在了一起,说的都是些很有意思的话。

    翰林院的气氛一直很不错,大家虽然不是有多少钱,可是却清高二字少不了。

    一会儿饭菜好了,中午的时候,都留在王翰林这边用饭了。

    王翰林人家是早上从宫里朝贺回来的,还是精神抖擞呢。一点儿也不显疲态,就是王夫人也是一样。

    听说以前在乡下种田的时候,把身体给锻炼出来了。

    而就在他们这边拜年的时候,宫里也有人过来送东西,这都表明王翰林很受圣宠,是皇上倚重的臣子。

    只不过大年初一的,没有那些身份贵重的人过来,不然就是让王翰林这边麻烦了。

    毕竟来了这些人,他们都要跟着一起迎接,还要让出上位,还得专门招待,估计宫里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只派了内侍过来,送完东西就走了。

    剩下的人在心里对王翰林更敬重了,不管是不是因为宫里送东西的原因。

    康太太也过来了,她没有带孩子们过来,有人见杜榆和康太太在一起说话就很亲密,就笑话他们,要不要结为儿女亲家。

    因为康太太所生的儿子只比元元大一岁多,年龄上也相当。

    康太太笑道:“我倒是想呢,不过现在孩子们都小,以后等他们长大了,如果我那儿子还有出息,我才敢到胡家去提亲那,这时候你们起哄,可就不好了,万一我儿子到时候长得不好,那可不就耽误了?”

    杜榆也笑道:“你们只会起我们的哄,这事儿,就跟康太太说的,怎么着也得孩子们都长大了再

    说那,说不定我这姑娘以后长得五大三粗的,那可就对不起人了。”

    娃娃亲什么的,杜榆现在还不要想,一个是孩子们都小呢,这个时候的医疗条件都不怎么好,万一对方夭折了,被说成是命硬那就不好了,当然,也不是杜榆诅咒康太太的儿子,这可是实情,好多人家的孩子,长到五六岁七八岁都夭折了的,也不是少数。所以为了双方好,如果不是特殊原因,都不会定什么娃娃亲。而是长大了再说。

 第249章 没看见

    只是现在大家开玩笑;他们也就开玩笑的给化解了。

    杜榆和康太太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今天这样起哄绝对不是平常的事儿了。

    大过年的;一般人不会说这个话,毕竟她家女儿才一岁多一点呢;过年的时候也不是提亲事的时候。

    说句难听的话,除非是穷的娶不了媳妇;担心孩子长大了没有能力娶媳妇;才会这么小就定亲呢。

    或者是两家是姻亲,但是就那样;也得等孩子长大几岁再说呢,这两孩子都才是奶娃娃呢;哪里能现在就定亲?

    “别搭理她,她就是心里不舒服,所以才乱说话。”王大奶奶在单独和康太太杜榆在一起的时候说道。

    杜榆和康太太也知道,他们的丈夫如今的差事,眼红的人多的是,尤其还能和皇上近距离的接触。

    翰林院虽然说清贵,但是看着他们眼红的也不在少数,男人们还能克制,女人们呢,就有些人克制不住了,说些酸话之类的。

    就像今天,把他们比喻成穷困人家,儿女都是不好找亲事的,非要定娃娃亲的。

    这话别人也听不出来有什么不对的,看那,康太太和胡太太关系多好,让他们定个娃娃亲,关系不是更好?

    但是这京城里还就是这样,很少有人定娃娃亲的,那人在京城里好歹也呆了几年吧,别说不懂这个规矩。

    杜榆笑道:“自然是不生气的。”因为不值得,除了说几句酸话,她还能怎么样呢?

    刚才那人的丈夫在齐王的事儿上,是直接就躲了起来的,根本就没有签名,害怕受到牵连,所以现在在不受重用的差事上呆着,也不能怪别人。

    那时候的因,这时候的果。

    不想一点儿风险都不承担,就要得到高官厚禄,没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

    而王大奶奶对这种在自己家里说算话的人,也很看不上眼,这是不给自己家面子啊,要是真的有人因为这个吵起来,那还不是自己家丢人?

    要不是大过年的不好赶人,她真的就把人赶走了。

    一点儿官太太的修养都没有。

    康太太的想法,杜榆不知道,不过大过年的,谁也没有必要非要把事情给闹大。

    就是回去的路上,杜榆也没有跟大表哥说这个事儿。她自己能解决,再说,都是女人之间的事儿。

    从王翰林家回来,胡家这边也还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多拜年的,不过知道胡鑫和杜榆不在,也没有留下来吃饭。

    因为第二天要去娘家,季氏和胡姥娘已经一天都没有抱过元元了,所以元元一回来,就没有落到杜榆手里了,她们都轮着抱呢。

    年纪大了的人,就不喜欢出门,尤其是在京城里。好在第二天年初二,胡姥娘和季氏都没有娘家要回的。季氏早就和自己的娘家一刀两断了。

    而胡姥娘,自从儿子成亲,就没有初二走娘家一说了,她自己都是老太太了,辈分高,去别的地方,别人还有都迁就她,那么麻烦的,所以呢,何必呢,还是在家里呆着就好。

    按说初三是走舅舅家,元元初三还是可以去杜家的,不过因为这边也是杜大郎和杜二郎的舅舅家,于是都商量好了,初二在杜家,初三在胡家,两边也不冲突。

    所以年初二的时候,就由着杜榆和胡鑫带着元元,坐上马车,到了城东杜家。

    一年到头的,杜榆不知道回娘家多久了,但是年初二又不同,这次拜年,元元从她姥爷姥娘,大舅二舅,两个舅母那边都得了好多红包。

    真是发大财了。因为这边就只有杜榆一个出嫁的姑奶奶,所以也没有再等谁,齐氏从来到京城,就喜欢上了打马吊,看见孙女和孙女婿都来了,就让杜榆陪着她打马吊。

    “奶,到时候输了,可不准不高兴!”杜榆笑着说道。

    齐氏道:“我老人家会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今儿带了多少钱,统统都到我这边来。”

    到了京城,齐氏也不说什么老娘这样的话了,毕竟知道那样说了,是不斯文的,被人听见了,要笑话的就是他儿子和孙子,她可不能给他们丢脸。

    既然奶奶都这么说了,杜榆可就不客气了。

    除了大嫂要安排中午的饭菜,忙得不亦乐乎外,杜榆,齐氏,还有胡氏,和陈氏,都搭上了拍桌子,二嫂田氏在一边观战,顺便就给安排各色点心和干果。

    “哈哈,筒子清一色!”杜榆把牌一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