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有忠也笑道:“大人们都知道,大郎也知道。”也就是二郎和杜榆不知道。

    杜二郎一听就苦脸了,“啊?就是我和榆儿不知道啊。太不公平了。大哥,你也不跟我说。太不够意思了。”

    “先说了,你天天都要念叨,现在也知道了啊。”杜大郎也笑道。

    杜榆说道:“二哥,大人们都觉得我们小,都不跟我们说。不过,咱们现在知道,比他们先知道的更要高兴那。”

    “呵呵,榆儿说的对,我就比大哥要高兴!”杜二郎人小,一点儿都不挂心,这就又高兴起来了。

    胡鑫偷偷的捏了捏杜榆的脸蛋,杜榆气鼓鼓的,这个大表哥,怎么就喜欢捏她的脸啊,又不是包子。话说,她家里条件好了,这一段时间,她可是吃的很好,脸上的肉也长了些,捏着是很有肉感,可是也不是给大表哥捏的好不好。

    “我不要!”大表哥偷偷的给了杜榆一把糖,也不知道是在哪里弄得,现在她可是要换牙的关键时刻,多吃糖,对牙齿没个好,她可不想以后长一嘴歪牙。

    “真生气了?”大表哥悄声问道。

    “那你以后别捏我的脸,我就不生气了。”杜榆讲起了条件。

    “成,那你吃糖吧。”大表哥说道。

    “我要换牙了,现在不能吃。”杜榆还是很坚定的,不能长蛀牙,歪牙。

    大表哥笑了,“好吧,以后知道不给你买糖了。”大表哥这次到书院,是要和他们住在一起的。

    本地学子们要么是赶回家里,要么是住在亲戚家里,书院没有提供给学子住宿的地方。

    而且都是白天都已经上完学了,下午大概跟现代三四点一样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内容能够,这样谁也不会因为时间太紧,赶不回去或者趁黑赶路。

    杜榆想起了以前自己读书,那可是晚自习三堂课不带歇着的,还要住宿,那么多人住一个宿舍,遇上喜欢聊天的,真的是睡眠不足,哪里像现在,真正的学习时间,也就是上午和下午才几个时辰。

  

 第63章 书院印象

    从杨柳村到县城里,大概要走一天的路;等杜榆他们到了城门口;刚好赶上了快要关城门了,这个时候的县城;都是有城墙的;当然也有人守城门;到了时辰开门和关门;要是晚了,对不起,你就到城门外等着明天吧。

    天色晚了;他们这一行人找了个客栈;先住一晚上,洗洗风尘,第二天才去锦溪书院报到。

    不过杜榆竟然听说这锦溪书院是在县城外面的郊区的,那么为啥要进城呢,这不是走错了路?

    原来这锦溪书院还是和县衙里挂钩的,属于半公半私的一个学习场合。云阳县的官学最开始是在县里的,但是后来这锦溪书院越来越出名,大部分县城里的学子都去书院读书去了,有一任的县太爷就想着,与其还要单独办官学,不如就和锦溪书院合作,于是就这么下来了。

    杜有忠第二天早上还要去县衙里找教谕拿跟任命书一样的东西,所以今天就在县城里住了下来。

    杜榆是很兴奋的,毕竟感觉她都一直在杨柳村呆着,最远去的地方是盘水镇,大地方都有种想去看看的心理。

    县城里肯定比盘水镇要热闹多了。

    众人都洗了个热水澡,因为赶路,比较累,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胡大舅陪着杜有忠去找教谕,胡氏想着买些生活用品之类的,比如盐酱油等等。

    这些东西齐氏没有让他们带,因为听说县城比他们那个小地方要便宜一些,所以才会那样。

    这县城里是热闹,人也多,不过比起杜榆在现代碰到的人,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人,一个国家能有几千万人都是很不错的了,现代几十亿的人口,一到了热闹的地方,真是人挨着人。

    特别是放假去旅游,只能看见人头了,啥都看不见。

    县城只有一条街道是铺着青石板的,才两米左右宽,不过二郎都看着很兴奋了。

    快中午的时候,他们回去了客栈,和已经回来的胡大舅,杜有忠汇合,然后朝城外出发,这就是要去锦溪书院了。

    锦溪书院在云阳县东边的郊外,离县城有十来里的距离,这个距离也不算是太郊外了。

    而且一路上都是官道,交通也方便。杜榆他们一家子去的时候,因为不是上午,所以没有碰到来往的学子们。

    “到了!”杜有忠是来过这里一次的,锦溪书院是个很不错的书院,青瓦白墙,隐在那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显得特别的幽静。

    书院的大门正上方,写着锦溪书院四个大字,不过杜榆他们是从侧门进入的,这正门,平时也不开,学子们进来,也是从偏门入,除非是县太爷或者大人物过来了,才会把正门开了。

    守门的侍从看了杜有忠的任命书,忙引着人去了安排的地方。

    杜有忠去见这锦溪书院的院长去了,有小厮带了一个仆妇,把杜榆她们领到了书院西边的一出所在。

    这里估计就是家属区了。大家一看,和他们在家里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四间房,然后用围墙围起来。成了一个独立的小院。

    也是青砖白墙的,倒是比乡下的房子要好许多。

    “杜家娘子,这是院门的钥匙,您看您以后需要什么,可以直接来找我。我就住在刚才拐弯的那个地方。”这仆妇是院长家的仆人,来这里搞搞后勤之类的。

    “多谢王大娘,以后要麻烦您了。”胡氏笑着说道。

    王大娘离开这里回去了,不过路上也碰到了许多原来就在这里住的一些家属,都跟她打听这新来的人都是什么地方的人,对方是什么来历。

    王大娘也捡着该说的说了。其中一个穿着桃红色对襟上衣,下着一条粉色马面裙的妇人就说道:“哟,我以为是谁呢,原来不过是个秀才,还是才中的秀才,这样的人也给请来了,我说,这书院是干啥啊,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啊。”

    这妇人话一完,立刻就有人听不惯,和她呛声了。因为很多人的丈夫都是秀才出身,到现在也是个秀才。这样说话,除了是讽刺刚来的那户人,也是把他们都给说了吧。

    “不服气你出去啊,竟然说起了书院的是非来了,我说有些人那,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了!”

    “得了,得了别说了,这吵起来,像个啥样?咱们这是书院,不是那乡下地方,吵吵成个啥样?”

    王大娘也说道:“行了,都别说了,大家能在一起,都是个缘分,好好的吧。”

    王大娘虽然是个仆妇,可是人家手里的权利也大着呢,毕竟书院是院长家的产业,她是院长家派来管事的人。所以她一开口,大家都没有说啥了,手头上也有事儿,各自都散了。

    那桃红上衣的妇人,原来丈夫是个举人老爷。自觉的比别人都高一等,不过今天为啥呛声,是因为她过来这边的时候,这王大娘就没有过来接她,所以今天见这王大娘竟然去接了人了,一问才是个秀才,她心里的火气可想而知。

    这妇人看着年龄也不大,而且穿的也很艳,丈夫却都是举人了。

    不是因为她丈夫是少年天才,毕竟这年轻中秀才的都不多,更何况是举人,这位妇人的丈夫都四十来岁了,她看起来顶多二十来岁,所以这位妇人是作为填房嫁给她丈夫的。

    而且还是新婚没有多久,年初才跟着丈夫来这里。

    她这一来啊,就什么都不做,仗着是娇妻,磨得她丈夫给她买了一个婆子伺候,为啥不买丫鬟,是因为觉得丫鬟的年纪小,万一勾、搭她丈夫怎么办?

    婆子就可以了,能干活儿,和自己一对比,那就是一给天上一个地下,更能趁出她的好。

    不过这妇人来了没有几个月,都弄得大家都不喜欢。看不起人,说话也难听,总觉得别人都不如她。有几次还和别人吵吵起来了。

    王大娘都处理过好几次。每次都是没事儿找事儿。好在这妇人的丈夫教书还可以,不然真的是在这里呆不下去了。

    杜榆他们先把房屋都给打扫了一遍,按照王大娘说的地方,担了水,用水也给清洗了一回,连床都给擦了,觉得都干净了,才把东西卸下来朝屋里搬。

    这院子估计以前有人住过,院子里还有一丛美人蕉。

    就是床,也都有四个,一个房间里一个床。胡鑫表示他跟着大郎和二郎睡一间房,所以他们三个的房间就是两张床,从另一个屋子搬了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