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冠以葬地名者,如后霄敖、堵敖、郏敖等。〔61〕“燕 顷侯”,燕釐侯子。〔62〕“幽王”,名宫湦,周宣王子。〔63〕“三川”,指泾水、 洛水、渭水。此泛指宗周王畿之地。“三川震”,本书《周本纪》和《国语?周语上》 云:“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64〕“晋文侯 仇”,字义和,见《尚书?文侯之命》。 〔65〕“陈夷公说”,陈武公子。〔66〕“褒”, 音 b1o,国名,姒姓,在今陕西勉县东。“褒姒”,褒国之女,受周幽王宠幸,被立为 后,故亦称褒后。〔67〕“秦襄公”,秦庄公子。〔68〕“陈平公燮”,陈夷公弟。〔69〕 “犬戎”,古部族名,为戎的一枝,活动于宗周西北的泾、渭流域,约今陕西彬县、岐 山县一带。〔70〕“始列为诸侯”,秦襄公因援救西周王室并护送王室东迁,被周平王 正式策封为诸侯。〔71〕“平王”,名宜臼,周幽王子。〔72〕“雒邑”,即成周,西 周初营建,为西周东都,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水北岸。平王元年,周室东迁,雒邑遂成东 周都城。〔73〕“畤”,音 zh@,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场所。“西畤”,祭祀西方白帝 之处。当在西垂之郊,西垂即西犬丘,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本书《封禅书》云:“秦
 
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皞,祠白帝。” 〔74〕“白帝”,即少 皞,西方之神,为秦人所主。〔75〕“滑突”,本书《郑世家》、《史记索隐》作“掘 突”。“郑武公滑突”,郑桓公子,继父职任周王室司徒。〔76〕“弗湦”,本书《鲁 周公世家》作“弗湟”,《史记索隐》引《世本》作“弗皇”,《汉书?律历志》作“皇”,
《经典释文》作“不皇”。“鲁惠公弗湦”,鲁孝公子。 〔77〕“岐”,山名,在今 陕西岐山县东北。或谓都邑名,古公亶父时所建,即今陕西岐山、扶风两县境的周原遗 址。〔78〕“燕哀侯”,燕顷侯子。〔79〕“秦文公”,秦襄公子。〔80〕“宋武公司 空”,宋戴公子。〔81〕“燕郑侯”,燕哀侯子。〔82〕“霄敖”,《汉书?古今人表》、
《史记索隐》本作“甯敖”,名坎(或作“钦”、“菌”),若敖子。〔83〕“蔡共侯 兴”,蔡釐侯子。〔84〕“申”,国名,姜姓,相传为伯夷后裔,在今陕西、山西间。 周宣王时封申伯于谢(今河南南阳市),建立申国,亦称南申。春秋初被楚国所灭。〔85〕 “蔡戴侯”,蔡共侯子。〔86〕“穆”,或作“缪”。“曹穆公”,名武,曹惠伯子。
〔87〕“汀保簟6n。“汀啊保墩焦撸砍咭弧纷鳌拌啊保弧妒芳撬饕芬」疟咀鳌傲i冒”,引邹氏云作“粉冒”。名眴,谥厉(见《韩非子?和氏》《外储说左 上》),霄敖子。〔88〕“杨”,本书《卫康叔世家》作“扬”。“卫庄公杨”,卫武 公子。〔89〕“鄜”,音 f&。“鄜畤”,秦文公祭白帝之处。为雍四畤之一,在今陕西 凤翔县南三畤原。或谓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不足信。“作鄜畤”,按本书《封禅书》 云:“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 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90〕“终生”,《史记集解》:“孙 检云:‘一作“终湦”。’”“曹桓公终生”,曹穆公子。 〔91〕“陈文公圉”,陈 平公子。 〔92〕“厉公”,按《春秋》、《左传》,名跃,系桓公鲍子,母蔡女。“他”,
《春秋》、《左传》又作“佗”,亦称五父,系文公子,桓公弟。“厉公他”,厉公名 跃,他为厉公叔父之名。本书将二人混而为一,误。〔93〕“大叔段”,亦称共叔段、 京城大叔(见《左传》),又称公子圣(见《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所引《竹书纪年》)。
〔94〕“楷论”,本书《管蔡世家》作“措父”,《春秋》隐公八年作“考父”。“蔡 宣公楷论”,蔡戴侯子。〔95〕“鲁桓公母”,即仲子。《左传》云:“仲子生而有文 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 〔96〕“陈宝”,神名。 实为降落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陨石,被当作神灵加以祭祀。本书《封禅书》云: “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 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 命曰陈宝。”〔97〕“宋宣公力”,宋武公子。 〔98〕“晋昭侯”,名伯(见本书《晋 世家》),晋文侯子。〔99〕“季父”,叔父。“成师”,被封曲沃后,号称桓叔,亦 称曲沃桓叔。是为晋公族曲沃一枝的始祖,至其孙曲沃武公取代公室。“曲沃”,亦称 下国、新城,晋都邑,成侯时曾迁都于此,穆侯时又迁回绛(今山西翼城县南),为晋 别都,城郭规模大于国都绛,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100〕“君子”,据《左传》桓 公二年,指晋国大夫师服。〔101〕“祭仲”,名足,亦称祭仲足、祭足,原为祭邑(今 河南中牟县)封人,后得郑庄公宠信,任卿,祭遂为其食邑,因以为氏。“祭”,音 zh4i。
〔102〕“好”,音 h4o,喜好,喜爱。按此条本书《卫康叔世家》系于卫庄公十八年, 在《左传》则为隐公二年追述之辞。〔103〕“武王”,其名本书《楚世家》作“熊通”,
《左传》、《汉书地理志》等作“熊达”。本书《楚世家》及《汉书?古今人表》谓汀∶暗埽蹲蟠肺墓甓旁ぁ蹲ⅰ肺酵‘冒子。楚君始称王者。〔104〕“潘父”, 晋国大夫。本书《晋世家》谓其因事败而死于此年。〔105〕“孝侯”,名平,见本书
《晋世家》和《左传》桓公二年。按本书《晋世家》以此年为晋昭侯七年,本表则以为 孝公元年,故本表以下晋孝侯世记事系年均较《世家》推后一年,孝侯在位年数也多出
 
一年。当以《世家》为是。〔106〕“夫人”,亦称庄姜,齐庄公女。〔107〕“桓公”, 卫庄公子,母戴妫。因夫人庄姜没有生育,被夫人收养为子,得立太子而继位。〔108〕 “桓”,于此不词。按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别本作“完”,当是。“黜”, 音 ch),贬斥,废黜。 〔109〕“子代立”,《史记志疑》云:“依后文‘庄伯卒,子 称立,为武公’之例,则此‘子代立’当作‘子■立’。”按庄伯之名,本书《晋世家》 作“■”,与“代”音近,则此“代”或为“■”之通假。〔110〕“禄父”,本书《齐 太公世家》、《春秋》桓公十四年作“禄甫”。“齐釐公禄父”,齐庄公子。〔111〕 “毋”,或作“无”、“亡”。〔112〕“燕穆侯”,燕郑侯子。〔113〕“郤”,本书
《晋世家》、《史记索隐》引《世本》作“郄”。本书《晋世家》、《汉书?古今人表》 谓孝侯子,与此合;《左传》桓公二年则谓孝公弟。“鄂侯”,《左传》隐公五年、六 年亦称翼侯。因遭曲沃庄伯进攻而出奔,旋被大夫嘉父接纳安顿于晋邑鄂(今山西乡宁 县),故称鄂侯。〔114〕“曲沃强于晋”,指晋国公族曲沃一枝的势力强于国君公室。
〔115〕“息姑”,本书《鲁周公世家》、《汉书?律历志》作“息”。考《诗?鲁颂》 孔颖达《疏》、《左传》文公十六年孔颖达《疏》和《经典释文》、《谷梁传》杨士勋
《疏》等引《世家》皆作“息姑”,又《史记索隐》引《世本》亦作“息姑”。“鲁隐 公息姑”,鲁惠公庶子。〔116〕“声子”,宋女,鲁惠公妾。本书《鲁周公世家》谓 鲁惠公贱妾,《左传》谓惠公继室。〔117〕“段作乱,奔”,大叔段在其母纵容支持 下发动叛乱,结果兵败,被迫出奔共国(今河南辉县)。〔118〕“公悔,思母不见, 穿地相见”,此条文字缩略过甚,难以卒读。本书《郑世家》云:段事败出奔,“于是 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余,已悔思母。颍谷 之封人考叔有献于公??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 泉,则相见矣。’于是遂从之,见母”。《左传》隐公元年言之更详。〔119〕“日蚀”, 按《春秋》隐公三年云:“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今人推算此为公元前七二○年 二月二十二日之日食。〔120〕“属”,音 zh(,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