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此制定修史的义理法度,达到王道赅备,人事周全。
七十来名高足弟子凭口述来接受孔子传授《春秋》的旨意,因为其中有谴责讽刺褒奖忌讳贬抑 之处,不便用文字写出来给人看。鲁国君子左丘明害怕弟子们人人执持不同的见解,各以所理解的意 思为是,以至丧失孔子的本意,所以根据孔子的史书记载详尽地纂辑有关的事语,写成《左氏春秋》。 铎椒任楚威王的太傅,由于楚王不能全部读完《春秋》,便摘取其中关于兴亡成败的内容,写 成四十章,这就是《铎氏微》。赵孝成王的时候,国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代时势,也著成八 篇,这就是《虞氏春秋》。吕不韦是秦庄襄王的相邦,也上观前代古史,删削掇拾《春秋》的内容, 汇集战国时代的事情,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这就是《吕氏春秋》。至于像荀卿、孟子、公孙固、
韩非等人,往往各自摘拾《春秋》的文辞来著书立说,无法一一详录。汉初丞相张苍根据五德终始编 排历法,上大夫董仲舒推演《春秋》大义,都有不少著作文章。
太史公说:儒家学者截取其中义理,辩说家发挥其中文辞,都不注意综观其中的整个历史过程; 历法学家专取其中的年月,数术方士推重其中的神意气运,谱谍学家只记录其中的世系称号,他们的 文辞都很简略,想要全面了解这段历史的各个重要方面很困难。因此我编排十二诸侯的世系年代,从 共和元年直到孔子去世,列表反映《春秋》、《国语》的主要内容,学者所注意考察的兴盛衰亡的大 端宏旨也写在这一篇中,为成就学业、研治古文的人删烦取要。
 
史记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缪文远 注译


太史公读《秦记》,〔1〕至犬戎败幽王,〔2〕周东徙洛邑,〔3〕秦襄公始封为诸侯,〔4〕 作西畤用事上帝,〔5〕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6〕今秦
 
〔7〕
 
〔8〕
 
〔9〕
 
杂戎翟之俗,
 
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
 
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 攘夷
 
狄,尊陈宝,〔10〕营岐雍之间,〔11〕而穆公修政,〔12〕东竟至河,〔13〕则与齐桓、晋文中国 侯伯侔矣。〔14〕是后陪臣执政,〔15〕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16〕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 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17〕诸候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18〕田和亦灭齐 而有之,〔19〕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
 
〔20〕
 
〔21〕
 
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
 
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22〕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23〕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24〕然卒并天下,非必 险固便形埶利也,〔25〕盖若天所助焉。

【注释】〔1〕“《秦记》”,秦国的编年体史书。〔2〕“犬戎”,西戎部落之 一。“幽王”,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名宫涅,西周末代君主。公元前七 七一年,犬戎发兵攻周,在骊山杀死幽王,西周亡。〔3〕“洛邑”,今河南洛阳市。
〔4〕“秦襄公”,公元前七七七年至前七六六年在位,秦庄公之子。犬戎攻周,他率 兵救周,作战有功。周室东迁洛邑,他带兵护送周平王。平王封他作诸侯,把岐山以西 的土地赐给他,秦襄公于是建立秦国。〔5〕“西畤”,神祠。秦襄公居西垂(今甘肃 天水市西南),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祭祀时,用駵驹、黄牛、羝羊各 一。〔6〕“天子祭天地”二句,见《礼记?曲礼》。〔7〕“戎翟”,泛指中国西部经 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翟”,通“狄”。〔8〕“胪于郊祀”,陈列天子祭天的器 物。“胪”,音 l*,陈列。“郊”,祭名,祭上帝。按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祭天。
〔9〕“文公”,秦文公(公元前七六五年至前七一六年在位),秦襄公之子。“陇”, 大陇山,在今甘肃东部。〔10〕“陈室”,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七五○年),在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东)得到了一块陨石,被认作雄鸡之神。秦文公用牛祭它,命名为陈宝。
〔11〕“岐”,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雍”,秦邑,在今陕西凤翔南。〔12〕 “穆公”,秦穆公(公元前六五九年至前六二一年在位),名任好,成公弟,德公少子。 他灭掉了许多西戎部落,称霸西戎。〔13〕“竟”,通“境”。“河”,指黄河。〔14〕 “齐桓”,齐桓公(公元前六八五年至前六四三年在位),名小白。在北方,他曾救卫、 迁邢,挡住了狄人的侵犯;在南方,他率领各国,挡住了楚国的北上。他在管仲辅佐下, 改革内政,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首创霸业的国君。“晋文”,晋文公(公 元前六三六年至前六二八年在位),名重耳,晋献公之子,他在晋国内乱时,周游各国 达十九年,后由秦返国即位,打败了楚国,成为中原霸主。“中国”,指中原地区。“侔”, 相等。〔15〕“陪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来说,称为陪臣。〔16〕“六卿”,指春 秋时期掌握晋国大权的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等六家大臣。〔17〕“田 常”,一作“陈恒”,田乞之子,齐简公之相。他以小恩小惠拉拢人民,取得支持,在 和另一大臣监止争权时,杀掉监了止和齐简公。“简公”,齐简公(公元前四八四年至 前四八一年在位),名壬,齐悼公之子。〔18〕“三国”,指韩、赵、魏三国。〔19〕 “田和”,田庄子之子。他相齐宣公,控制齐国大权。公元前三八六年,他得到周天子 承认,列为诸侯,建立田氏的齐国政权,号为齐太公。〔20〕“质”,人质。“置质”,
 
指国君把自己的子弟派到别国作人质。“符”,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的凭证,用竹、木 或铜、玉等制成,上有文字,剖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用时合符以为征信。〔21〕“诸 夏”,指中原地区经济和文化比较先进的一些国家。“宾”,通“摈”,排斥。〔22〕 “献公”,秦献公(公元前三八四年至前三六二年在位),名师隰,一名连,秦灵公太 子。灵公死,由于内争,他未能即位。庶长菌改把他从河西迎回即位。〔23〕“鲁”, 国名。姬姓。有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今属山东),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 “卫”,国名。姬姓。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国都屡次迁徙,成为小国。战国时 沦为魏的附庸。始封之君是周武王弟康叔封。〔24〕“三晋”,晋国的韩氏、赵氏、魏 氏三家大臣分割晋国,各自建立政权,合称三晋。〔25〕“埶”,同“势”。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 西羌,〔1〕汤起于亳,〔2〕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3〕秦之帝用雍州兴,〔4〕汉之兴自蜀汉。
〔5〕


【注释】〔1〕“禹”,夏王朝的奠定者,他破坏原始社会末期的推选制,传位给 自己的儿子启,建立夏朝。“西羌”,中国西部的民族,经济上兼有粗放的农业和畜牧 业,主要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部。相传禹生于石纽(今四川汶山县境),所以此处说“禹 兴于西羌”。〔2〕“汤”,又称“成汤”,商王朝的建立者。“亳”,此指西亳(在 今河南偃师西),相传汤灭夏后,建都于此。〔3〕“丰镐”,都是西周的国都。丰在 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之西。周文王伐崇后,自岐迁此。镐是周武王的国都,故址在今陕 西西安市西。“殷”,指殷商王朝。自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遂连称殷商, 或殷、商互称。〔4〕“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大致当今陕西及甘肃东部一带。〔5〕 “蜀汉”,今四川及陕南汉中地区。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 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
〔1〕
 
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传曰“法后王”,何也?
 
〔2〕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3〕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