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疵、少师 彊。大师之“大”音 t4i,同“太”。〔3〕“箕子”,商贵族,封于箕(在今山西太谷 县东北),故称箕子,或谓是纣的父辈。〔4〕“详”,音 y2ng,同“佯”,假装。〔5〕 “牧野”,故地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属于纣别都妹的郊野地区。〔6〕“大白”,古代 一种纯白的旗,也称“太白”。〔7〕“封”,堆土,在墓上堆土为坟。〔8〕“闾”, 音 l+,里巷的大门。〔9〕“武庚禄父”,禄父是名,武庚是号,与武丁、武乙等号同 例。〔10〕“说”,音 yu8,同“悦”。〔11〕夏、商、周三代的王都未曾生称帝,周 贬帝号称王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1〕成王命周公诛之,〔2〕而立微 子于宋,〔3〕以续殷后焉。

【注释】〔1〕“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之弟。武王灭殷后,命管叔、蔡叔辅 助武庚治殷王畿故地(或谓管叔、蔡叔和武庚三分殷王畿而治)。武王死后,管叔、蔡 叔联合武庚反对在中央执政的武王之弟周公。事详本书《周本纪》、《管蔡世家》等篇。
〔2〕“成王”,武王之子,见《周本纪》。〔3〕“宋”,宋都,故地在今河南商丘市, 本是商族的根据地。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1〕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 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2〕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 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3〕而色尚白。

【注释】〔1〕“《颂》”,指《诗经》中的《商颂》。《商颂》中的《玄鸟》、
 
《长发》都说到契的事。〔2〕“以国为姓”,其实是“以国为氏”。上古姓、氏有别, 如商、周是氏,子、姬是姓。司马迁把姓和氏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上文“姓子氏”、 “以傅险姓之”等说法都有问题。〔3〕“路车”,上古君主所乘的一种车。“路”也 作“辂”。《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 冕??。’”

译 文


殷族始祖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子,帝喾的居次位的妃子。她 跟另两个女子一起到水边洗澡,看见一个燕子掉下了它的蛋,简狄把蛋拿来 吞吃了,因此怀孕生下了契。契长大后帮助禹治水有功,帝舜任命契当司徒, 舜说:“百姓不相亲睦,家庭关系不和顺,你当司徒,恭谨地施行伦理道德 的教育,要以宽厚为本。”并把他封在商这个地方,赐他这一族姓子。契兴 起于唐、虞、大禹的时代,给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百姓因此得到了安定。
契死后,儿子昭明继立。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立。相土死后,儿子昌 若继立。昌若死后,儿子曹圉继立。曹圉死后,儿子冥继立。冥死后,儿子 振继立。振死后,儿子微继立。微死后,儿子报丁继立。报丁死后,儿子报 乙继立。报乙死后,儿子报丙继立。报丙死后,儿子主壬继立。主壬死后, 儿子主癸继立。主癸死后,儿子天乙继立,这就是成汤。
从契到汤,居地迁了八次。汤方始在亳居住下来,这是帝喾住过的地方,
《尚书》中的《帝诰篇》就是因为迁居于亳而作的。 汤征伐诸侯。葛伯不奉祭祀,汤首先征伐他。汤说:“我有一句话:人
从水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观察人民就能知道治理得好不好。”伊尹说:“真
明智啊!能听别人的话,治国的道理才有人向你说。君临国家,视民如子, 为善的人就都来任职了。努力啊,努力啊!”汤对众人说:“你们如果不能 遵从我的命令,我就重重地惩罚你们,决不宽赦。”《尚书》中的《汤征篇》 就是这时作的。伊尹名叫阿衡。他想见汤,苦于没有门路,就去当汤所娶的 有莘氏女子的陪嫁奴隶,背着庖厨的用具,通过割烹调味的道理来劝说汤, 使他成为天下的圣王。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隐士,汤派人聘请他,请了五 次他才肯去,跟汤讲无为而治的素王之道以及九种君主的优劣。汤就用他来 治理国家。伊尹曾离开汤到夏国去。他看到了夏的丑恶,又回到了亳。他从 亳的北门入城,遇到了汤的臣下女鸠、女房,《尚书》中的《女鸠女房篇》 就是记伊尹跟他们所说的话的。商汤外出,看到野外打猎的人四面张网,祷 告说:“从天下四方都到我的网里来。”汤说:“嘿!那样就一网打尽了!” 就去掉了三面的网,祷告说:“要向左的向左,要向右的向右,不听命的就 到我的网里来。”诸侯们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的德行好得无以复加了, 连禽兽都受到恩惠。”正当这个时候,夏王桀对人民很暴虐,荒淫无道,诸 侯里的昆吾氏也常干坏事。汤就发兵率领诸侯去讨伐,伊尹跟着汤,汤亲自 拿着大钺去打昆吾,接着就去打夏桀。汤说:“你们大家都来听我讲话。并 非我这个小子敢起来作乱。夏的罪恶多端,我听到你们都说夏有罪。我畏惧 上帝,不敢不去惩治。现在夏的罪恶多端,是上天要诛灭他。现在你们大家 却说:‘我们的君王不怜恤我们,废弃我们的农事去征伐谁呢?’你们还会 说:‘夏有罪,又拿他怎么样呢?’夏王破坏人民的生产力,在整个夏国进 行掠夺。民众都懈怠不听从他,还诅咒他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灭亡?
 
我们愿跟你同归于尽!’夏的德行坏到了这个地步,现在我一定得去征伐他。 你们要帮助我奉行上天的惩罚,我将重重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是 不会说话不算数的。你们如果不服从誓言,我就要严惩你们以及你们的妻子 儿女,决不宽赦。”当时把这些话当作命令告谕全军,史官记下来就成了《尚 书》中的《汤誓篇》。于是汤说“我非常勇武”,就把武王当作称号。
桀在有娀之虚被打败,逃奔到鸣条,夏军溃败。汤接着就打三■,取得 了那里的宝玉,义伯、仲伯因此作了《典宝》。汤胜了夏,想改置社神而不 能,因此作了《夏社》。伊尹向汤报告了各地的情况。这时候诸侯都归服于 汤,汤就即了天子之位,平定了四海之内。
汤在伐三■后的归途里走到泰卷这个地方的时候,大臣仲虺作了一篇 诰,〔这就是《尚书》中的《仲虺之诰》。〕汤既已推翻了夏朝,回到了亳, 作《汤诰》:“在三月里,王亲自到东郊,告谕诸侯们说:‘不要无功于民, 努力于你们的事。(不然,)我就要重重惩罚你们,你们不要怨我。’又说:
‘古代禹和皋陶长年在外辛劳受苦,才能有功于人民,人民才能安定下来。 他们东治江,北治济,西治河,南治淮,这四条大川治理好以后,民众才有 地方居住。后稷教民播种,努力繁殖百谷。这三位都有功于民,所以他们的 后代才能立国。过去蚩尤跟他的臣下危害百姓,上帝就不保佑他。这些都是 有事实可见的。大家应该努力按照先代圣王的话去做。’又说:‘如果无道, 就不让他统治国家。你们可不要怨我。’”这些话作为命令遍告诸侯。这时 还有伊尹作了《咸有一德》,咎单作了《明居》。汤于是改定建丑之月为正 月,把车马等物的颜色改为以白色为上,群臣朝见天子用白昼的时间。汤死 后,由于太子太丁尚未即位就已死去,就立了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君,这就是 帝外丙。帝外丙在位三年死去,又立外丙的弟弟仲壬为君,这就是帝仲壬。 帝仲壬在位四年死去。伊尹于是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君。太甲是成汤的嫡长 孙,这就是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为了训诫太甲作了《伊训》、《肆命》 和《徂后》。帝太甲为君三年,不明事理,又很暴虐,不遵守汤的法度,德 行败坏。因此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去。时达三年。伊尹自行代理国政,接受 诸侯的朝见。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向善,于是伊尹就把他迎了回来, 把政权交给他。帝太甲的德行不断好起来,诸侯都归服殷朝,百姓由此得到 了安宁。伊尹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来表扬太甲,尊称他为太宗。
太宗死后,儿子沃丁继立。帝沃丁的时候,伊尹死去。安葬伊尹于亳的
事办完后,咎单就讲说伊尹的行事,作了《沃丁》。 沃丁死后,弟弟太庚继立,这就是帝太庚。帝太庚死后,儿子帝小甲继
立。帝小甲死后,弟弟雍己继立,这就是帝雍己。这时殷朝衰落,有些诸侯 就不来朝了。
帝雍己死后,弟弟太戊继立,这就是帝太戊。帝太戊任命伊陟当了宰相。 在亳都朝廷上忽然有桑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