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商道-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款”。这些待遇即使是高级军官也未必可以享受得到。那些经常过山穷水尽、灰头土脸日子的白人士兵,对威尔逊趾高气扬的样子再也没有了,他们对威尔逊惊羡不已。   
  威尔逊用自己的富有为自己赢得了尊严。金钱不仅仅可以购买尊严,还可以购买你所能想像到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和金钱有关系。有了金钱,你就拥有了大家仰慕的生活方式,有了大家对你的恭维和羡慕;你还有了发言的权利,“富有的愚人的话人们会洗耳恭听,而贫穷的智者的箴言却没有人去听。”在今天,金钱已经是你成功的标志和人生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已经成为惟一的衡量标准。   
  犹太人认为金钱是给上帝的礼物,是上帝给人美好人生的祝福。对金钱的热爱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美好人生的必需的手段和工具。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由于他们的背景和所处的职业地位,形成了对金钱的独到的看法:“赚钱不难,用钱不易。”   
  犹太人洛克菲勒在自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变成了当时的世界首富的时候,依然感觉怏怏不乐,因为他知道这些钱还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别人劝他把这些钱留给他的孩子们,洛克菲勒激动地回答:“哦,他们不需要这些钱,这些是从大众那里来的,因此也应该回到大众那里去,到它们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去。”   
  洛克菲勒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他帮助成千上万的食不果腹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吃上饭,并且让他们上学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主要投资在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上面。他的基金会先后投资达7。5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   
  而且他还让自己的孩子们尽可能地把钱花在那些需要它的人们的身上,他们的孩子秉承了他的愿望,整个洛克菲勒家族的捐款和赞助达到了10多亿美元。   
  对于洛克菲勒来说,金钱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用金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他拥有的金钱是他所作出的巨大社会贡献的标志。而且他要别人明白金钱只是他美满人生的一个尺度,是他高尚人生信念的一种表达。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金钱的社会作用是决不可以低估的。如果没有金钱。就很少有人会器重你,你也就会处于一种孤立的边缘地带,处于社会的弱者地位。犹太人这样说:“富亲戚是近亲戚,穷亲戚是远亲戚。”犹太人的历史一再地验证了这个事实,他们没有金钱的时候,就处于社会的底层,人们都看不起他们,说他们是“犹太鬼”,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凌辱和压迫。而等到他们有了钱,就可以和贵族平起平坐,让人们对他们钦慕和妒忌不已。犹太人认识到:在社会中,没有钱的人注定是可怜的人。而要获得尊严和尊敬就必须有钱。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金钱日益成为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作为衡量人们工作价值的重要手段,你所拥有的财富的多少越来越证明你自己对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当今的社会,任何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都在努力地赚钱,尽管是自己生活的需要,但是对于富有追求的人们来说,金钱更是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是人们心灵甯静的重要保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物质上的生存,它是必需的,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它可以成就重大的事情,是人们成功的标志,也是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的保证。难怪著名作家索尔·贝娄说:“金钱是惟一的阳光,它照到哪里,哪里就发亮。”   
  钱,绝不分高低贵贱   
  “金钱平等,因此,人格平等,于是怀有赚大钱的欲望才好。金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它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   
  ——《塔木德》   
  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的标志,他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犹太人丝毫不认为拉三轮、扛麻袋就低贱,而当老板、做经理就高贵,钱在谁的口袋都一样是钱,他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就不是钱了。   
  由于对钱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甚至把它看得如同一块石头、一张纸,犹太人才不会把它视若鬼神,不把它分为干净或肮脏,在他们心中钱就是钱,因此,他们孜孜以求地去获取它,失去它的时候,也不会痛不欲生。正是这种平常心,使得犹太人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驰骋自如,临乱不慌,取得了稳操胜券的结果。   
  有一位演讲者在一个公众的场合演讲,为了证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起金钱,他拿起了50美元,高举过头顶。   
  “看,这是50美元,崭新的50美元。有谁想要?”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然后,他把这张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又问观众:“现在有人想要这50美元吗?”所有的人举起了手。   
  他把这张纸币放在地下,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钱币已经变得又脏又烂了。他拿起来钱,又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   
  结果还是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于是他说:“朋友们,钱在任何的时候都是钱,它不会因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烂,它的价值就会有任何的变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为什么那张钞票在那个演讲者的手里揉皱了,又被它踩脏弄破了,还是有人想要它呢?因为钞票就是钞票,钞票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它不会因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别,它还是以前一样的价值,和其他的等面值的钞票的价值是一样的,只要他们的价值一样,钞票都是平等的。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观念,所以他们总是不怕生意细微,即使连极其小的生意也是不会放弃的,因而在他们的经商历史中,他们喜欢把“钞票不问出处”这句话挂在嘴上,实际上是在教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时,不要在意生意的大小,而是必须处心积虑,必须巧捕商机,必须妙用手腕。因此他们在赚钱的时候,不会觉得钱是低贱或高贵的,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好而感到自愧不如,他们在从事所谓的低贱的职业的时候,心态也表现得十分平和。   
  犹太人对钱持有自己的观念,特别是犹太商人,他们认为“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他们不像有些国家和民族那样,把钱分为“干净的钱”或“不干净的钱”。他们自信,通过经营赚来的钱,是心安理得的。因此,他们通过千方百计的经营,尽量赚取更多的钱,不管这些钱是农夫出卖了产品得来的,或是当苦力挣来的,还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得来的,都是收之无愧,泰然处之。   
  在一般人眼中放高利贷是一件无法启齿的事,认为这样做很不好,可是犹太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始终坚持只要赚钱,就是一件高尚的事,以放债发迹的犹太人亚伦就是典型的一例。   
  移居英国的亚伦从打工开始,用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扩大,他需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高,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全为银行打工,而且风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债业务合算。   
  几年后,他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本贷给急需用钱的人。另外,他又从银行贷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有些等钱应急的生产者或个人,甯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可获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能赚钱。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迹之路的。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钱财是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   
  犹太人的经商活动,有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的特点,他们对顾客总是一视同仁,而不带一丝成见。在犹太人看来,因为成见而坏了可以赚钱的生意,简直是太不值得了,金钱是没有等级的。   
  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对各国人他们都视为同胞。无论是住在华盛顿、莫斯科或伦敦等地,犹太人之间都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这是犹太人经商得出的训示,就像金钱没有肮脏和干净之分似的,犹太人对赚钱的对象也是不加区分的。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