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过太子妃,接下手链,向座位走去。一路经过早前肆意辱骂我的那一桌时身子略微偏了一偏,袖口一裹,一壶醇香的灵溪酒翻在案上,打湿了一桌人精心装扮的衣饰。听得一阵娇柔的抱怨声,我暗自勾了勾嘴角,却做出低眉顺目的样子欠身赔罪。回到座上,抬眼扫过地面,方才让我险些跌倒的细小的胡桃壳正躺在那几人的桌前。
  才自坐定,湘如就一脸钦羡地夸赞起我方才的舞来。我举起杯,略噙了半口酒,却感到一道摄人的目光直逼我,抬起头,正看到武承嗣那双深黑的眸子肆意地盯着我,嘴角半扬起戏谑的笑,想来方才的一切都已被他看在了眼里。
  一场酒宴吃得无味,我便重披上外裳,走出殿外透气。
  太子贤的品味一向不错,东宫里的回廊庭园古朴淡雅,既不失皇家的气派,又不奢侈张扬。闲坐在大殿侧面的水榭边,静静的流水自脚下的青石板边缘淌过,倒也是心清神静,舒适惬意。
  才不过刚坐下片刻,就听到水榭中有轻微的人语,不知在说些什么。一时好奇,也就贴上前去,只听得那门里有女子低声惊呼:“怎么会,不是弄错了吧?”
  另一道苍老的声音说:“怎么错得了,当年负责接生的李嬷嬷是我家的远方亲戚,她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那这么说来,”前面的那个女子迟疑地接道,“当今的太子岂不是……”
  “可不是嘛,可怜韩国夫人生下了孩子不久就死于非命……”
  我这一惊非小,转而记起韩国夫人是武后的亲姐姐,很多文献都提及她与高宗皇帝关系暧昧。记得一些史书上也有记载,说武后早夭的那个女儿死的同一年又生下了李贤,再加上高宗皇帝在那段时间宠幸过韩国夫人,所以李贤极有可能不是武后的亲生儿子。照里面那两人的说法,李贤大约该是武后从韩国夫人那里抢过来的了。
  我心里清楚偷听这样的宫闱机密是容易出事的,于是不等屋内的两人说完就急着离开,谁料竟踩了不知是谁的脚。我忙回头,身后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李贤!
  看他苍白的脸色就知道方才的话一定全都被他听入耳中了,一阵慌乱,拉着他就向水榭外围的隔廊疾行。一不留神,身上的繁复的环佩碰到了廊柱,在寂静的夜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谁?”屋内的人很是警觉,立即推了门来看。
  我心知不妙,一时间怔在了那里。身边的人叹了口气,接着高大的黑影遮住了我的视线,既而两片温软覆在了我的唇上。
  我一惊,连忙推他,却丝毫用不上力气。眼看着眼前无限放大的俊颜,纤长的睫毛打在我的脸上,慌乱中闭上眼睛,心里却不禁叹息自己的初吻居然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屋里私议的两个人以为自己不小心撞破了太子和韦家大小姐幽会,早急着跑了。看戏的人走了,戏也该散场了。我推了推他,却没想到他居然丝毫不动,有力的手臂紧紧抓着我不肯放开。抬起腿,对着他的脚狠狠踩下。一直强按着我的人终于有了反应,本能地一躲,我趁机侧身闪开,回复了自由,挥手打在他脸上。
  “啪”地一声响,看着李贤的一脸惨白,我忽然没了语言,只是转身离开。
  回到举行宴会的正殿,已经是宾客散尽的时候。还没到正门,就听到一个尖细的女声忿忿地说:“也不知道那丫头死到哪去了,撒了我一身的酒就跑得远远的,下次要是再让我碰到一定要她好看!”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另一旁却又走来一位年轻的贵族女子,一身的绫罗,珠翠簪头,笑着说:“团儿妹妹这是因为谁啊,怎么发这么大的火?”我不由心中一喜:来的正是七皇子李显的正妃赵氏。这赵妃是高祖女常乐公主的女儿,素来心直口快,虽然全长安的人都知道她善妒,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正直率真的人。
  被我先前泼了一身酒的团儿忙收了怒容:“没什么,家里走失了一个丫头,算不上什么大事,有劳赵妃娘娘挂心了。”
  “原来是这样啊,呵呵,我方才看妹妹一脸的怒色还以为是谁这样大的胆子,敢欺负到妹妹头上了呢,”轻摇手中的宫扇,赵妃笑得灿烂,“有道是,这打狗还得看主人,哪有人这么笨呢?”
  “你!”团儿被这一阵抢白才回过味来,却偏碍于身份不敢反驳。蛾眉倒挑,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架势。一时间,正殿门前气氛凝重起来。
  “你们做什么呢,怎么这么晚还不走?”李显转过大殿,挺拔的身姿在地上映出颀长的影子。
  “团儿参见殿下。”方才还满脸怒容的团儿立刻多云转晴,盈盈下拜。
  “是团儿啊,”李显笑了笑,随即吩咐道,“长贵,你派人送团儿姑娘回去,路上小心点。”
  “是。”李显的贴身侍从长贵同李贤身边的长生本来是兄弟,因为资质不错就被分别派来伺候两位皇子。可能是因为年长的关系,长贵要比生性活泼的长生沉稳些,做事也比较仔细,很得李显倚重。
  眼看团儿离开,赵妃笑着扬声道:“舒颜妹妹,看了这么半天热闹,你也别躲着了,出来透透气吧。”
  呵,原来早就看见我了,怪不得这出双簧唱得这么好。我欢天喜地地奔了出来,扯着赵妃的袖子笑道:“好姐姐,就知道你对舒颜最好了。”
  还不等我和赵妃叙完旧,李显清了清嗓子:“时候不早了,我送舒颜回去。”
  “不用麻烦了,我自己走就好。”我暗自吐了吐舌头:李显这家伙连我同他的爱妻多说一会儿话都嫉妒成这样,真不知道他们两个谁才是醋坛子来着。
  出了门来,还没走几步就听得李显追了上来,停了脚步问:“还有事吗?”
  李显叹了口气:“以后小心点,离团儿远些,她是母后身边的亲信。”
  我心中暗沉一下,点头应了,却不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在今日埋下了祸根。
  作者有话要说:  


☆、风波起(苒苒述)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其先平原士族,世仕江左。父恪,豫州刺史。崇俨年少时,随父任安喜令,父之小吏有善役召鬼神者,崇俨尽能传其术。乾封初,应封岳举,授黄安丞。会刺史有女病笃,崇俨致他方殊物以疗之,其疾乃愈。高宗闻其名,召与语。悦之,擢授冀王府文学。仪凤二年,累迁正谏大夫,特令入阁供奉。崇俨每因谒见,辄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帝深加允纳。润州栖霞寺,是其五代祖梁处士山宾故宅,帝特为制碑文,亲书于石,论者荣之。 
  四年,为盗所杀。时语以为崇俨密与天后为厌胜之法,又私奏章怀太子不堪承继大位,太子密知之,潜使人害之。优制赠侍中,谥曰庄,仍拜其子珪为秘书郎。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
  转眼天寒,我在长安城的的第十二个秋天如期而至。
  由于同吐蕃的战事吃紧,高宗李治和武后提早返京,募兵于茂州,又在西南筑安戎城,以断吐蕃通蛮之路。然而,吐蕃以生羌人为向导,攻陷其城,盘兵据结,西洱诸蛮皆降服归从。,各胡帮部落竟然没有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力量。眼看兵败如山,吐蕃的赤西王子又早早到了长安,和亲问题更显得颇在眉睫了。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赤西却忽然生起病来了,不能处理和亲事宜,以致觐见高宗和武后的日期一再推延。看在赤西那孩子先前救过我的份上,我发了善心,决定去看他。
  我选了一件暗灰的上裳,衬了素白的布裙,去掉繁琐的环佩,到赤西的静养的别馆探望。
  刚到别馆门口,就见太平公主气冲冲地走了出来,一身的艳红耀得刺眼。我于是暗笑:八成是赤西这小孩向奉命前来探病的公主大献殷勤,激怒了这位武后唯一的宝贝女儿。这小孩也真没素质,求亲还没成功,倒先算起弯弯绕来了。
  这样想着,就避开一脸怒容的公主,从侧面的小门走了进去。守门的士兵这次倒是没有拦我,想是记得上次是太子贤带了我来过,只是一个个看我的眼神都有些怪异。
  一进门就看到赤西懒洋洋地斜靠在木制的藤椅上,手里抓了一支可怜的蔷薇花,正一瓣一瓣地认真摧残,口里还喋喋不休地念叨着:“她爱我,她不爱我,她爱我,她不爱我……”呵,真是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上次被李显从神秘人手中救回长安的一路上,为了让重伤的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