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春的江南,自有别致,云天且舒且卷,水岸弱柳扶风。
  只是我却无暇顾及眼前的美景,只伏在疾驰的马车里,一如既往地晕得七荤八素。
  武三思半挑起车帘,笑眯眯地盯着我看:“嫂子穿起男装来倒也俊俏,只这副病容,便已是我见犹怜了,难怪可以迷得我大哥失了分寸。”
  武承嗣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忽劈手夺过帘子,将一只小巧的荷包丢了进来。我接到手中,便闻得一股薄荷和冰片的味道,熟悉异常。心中一暖,不由记起昔日从扬州回洛阳时他曾送我的那只荷包,脑间的晕沉便果真缓解了许多。
  武三思见状,斜飞入鬓的俊眉一挑,咂舌道:“竟连一向冷心冷面的大哥都被驯服成这等样子,嫂子大才啊!”
  随即在马上一抱拳,嬉皮笑脸地说:“嫂子也好歹教三思几招,免得大哥总是用一副冷脸对着我,让人连饭都吃得心惊胆战的。”
  我听了不由一笑:“今年蜀中大旱,梁王正好将省下的粮食都交给地方的粮仓,也不失为一件善举。”
  他遂不怀好意地挑了挑眉,眼中神采更盛:“听听嫂子这话说的,还没过门,倒先学会精打细算的持家本事了。”
  我哑然,眼见着玄衣一闪,一双有力的手臂伸过来,拎起笑眯眯的武三思,骑着马远去了。
  我虽善谏文,却并不通俗政,加之晕车不断,头脑更是不甚清醒,因而沿途诸事也多是武家兄弟打理的,我只缩在车里,倚着车壁摆弄那只荷包。
  到得苏州的时候,自然有众多官员竞相拜访,都等着巴结这两位炙手可热的藩王和我这个新近受女皇赏识的右台御史。我最厌这样的场合,又知众人的目标并非是我,便推说身体不适,将他们两兄弟推了出去应酬,自己却偷偷从官驿绕了出去。
  苏州的街头虽不比长安、洛阳两都的繁华壮丽,却因着地处水乡泽国,而平添了几分柔美的韵致。小桥流水,曲馆别苑,皆是诗,皆是画。
  循着那遍布青苔的石拱桥一径向南,眼见得处处杨柳依依,鹂鸟宛转,不由心中一舒,只觉周身皆轻,飘然融入了诗画的江南。
  然而江南多梅雨,不多一会的功夫,天空便已然下起了细细密密的雨线,扯碎珠翠,散落在浩渺的烟波之间,将素净的青瓦民舍、乌船石桥,笼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几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孩子光着脚丫从我面前飞快地跑过,我被其中的一个冒失鬼撞了一下,不由笑了起来:这般孩子皆念着早些找地方避雨,如何知晓在雨中漫步的妙处?
  才走出数步,却忽觉不对,这才发觉原本挂在腰间的荷包竟已不翼而飞了。我不免又笑又气,那荷包本非贵重之物,其中更无金银,奈何却是武承嗣所赠之物,这般丢了也实在可惜。
  如此迟疑,再一抬头,却正瞧见方才的那个小冒失鬼正慌慌张张地向一道小巷子跑过去,手中明晃晃的正抓着那只荷包。我一咬牙,便也拔足追了过去。
  雨中的道路本就湿滑,那个小孩又熟识道路,我也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他从一道小巷窜到另一道小巷,却依旧追不过去。
  不知转过了多少个街角,我才远远看到他窜进一道石门里,便深吸了一口气,也跟着走了进去。
  进了石门,便见得面前是曲折的水道,绵长宛转地悠然而下。贴在水边,静静停着一条乌篷船,四下寂静无人,唯有水声阵阵。
  我便走上前去,打算向乌篷船打听那个孩子的下落。谁知,才走到船边,内里却有一个披着蓑笠的男子探身而出,对我躬身道:“草民袁行健,在此恭候谢大人已久,还请大人入内一叙。”
  *****************************************************************************************************
  出得乌篷船,已是暮色将至。
  雨虽早已停了,长满青苔的石板却依旧湿滑。我因着来时忙着追人,并不曾留意道路。苏州偏又多河道,路途杂乱,只得寻人问路。
  谁知,一连走过数条小巷,皆不见路人,唯有一个算命铺仍开在路边。我也只有走上前去,打算向摆摊的人闻讯一番。
  没想到,才走到近前,那人的脸色却蓦地变色,竟一言不发,迅速收拾起摊子上的物件来。我看得莫名其妙,便要开口,那算命先生却伸手止住我,口中念念有词道:“眉心黑紫,必有祸事临头,天数早定,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我不免怔住,才皱起眉头,那算命先生却一指西面的小巷,随即一言不发起来。
  我听得疑惑,便将信将疑地往西走去,穿过小巷,又经过几道石桥,再一抬头却见官驿已然出现在眼前。
  偷偷从后门溜回房间,所幸天色已黑,再无人知晓我方才的行踪。
  点起蜡烛,对着镜子细细看过,头脑间盘旋着今日所遇上的事,心知其中蹊跷,诸此百般思量,竟仍是无解。
  便转身出门,循着月色,走到武承嗣的房前,举手叩门。
  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的清晰,随即便响起他沉稳的声音:“谁?”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开口道:“我。”
  紧闭的门被骤然打开,玄色的身影出现在面前,融在沉静的夜色中。
  我抬眼望他,深深地陷入那深潭样的眸中,心生缱绻,遂淡淡地笑了起来:“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作者有话要说:  


☆、意绸缪(苒苒述)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诗经?唐风?绸缪》
  *******************************************************************************
  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聂小倩初次遇上宁采臣时,说的便是此句。
  我虽不是兰若寺里的凄清孤魂,终究也是一朝魂牵,置身于千年前的时空。
  遇上一个人,恋上一个人,从此朝朝暮暮,恨不得生死同衾。
  头上明月昭昭,心里情丝依依,便都化作了百结的回肠,缠绵在枕边,流连在君前。
  纠缠的发,炽热的唇,交融于缱绻的星海水月,映照在静谧的云菱镜花,深深浅浅,留下不灭的烙印。如此这般,都是诗经百篇不曾写过的句子。
  浮生偏似梦,这世上蜚短流长,怎忍得如此回顾流连?
  十三年的颠沛流离,此情苦长,皆融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凝聚成波,交汇为海,连成望不到尽头的汪洋,烟波浩渺。
  我便立在那流波之上,时沉时浮,任凭浪尖跌宕起伏,只紧紧地抱住身边的男子,如溺水的稻草,身同此心,皆沉沦下去。
  若说已是心存愉悦,我却又如何会噙着泪水,甜蜜却苦痛,如此的抵死缠绵?
  *****************************************************************************************************
  晨鸟初啼,我轻轻坐起身来,看了看窗外微微泛白的天色,拾起散落在地的衣服,披在身上。
  身边的男子忽转过身来,问我:“卿欲何往?”
  我恍惚记起十年前李显被废的时候,他也曾这样问我,然而此情此景,却已然不是同一番心境。
  心念转到此处,便也平静了下来,浅浅一笑:“天要亮了,我总是该避开旁人的。”
  他便转眼看向窗外,又转而看我:“且留下来。”
  “那其他人——”
  “无妨。”他打断我,薄唇噙着略显柔和的笑,“待回神都,嗣便禀明姑母,自有分晓。”
  我听了,不由皱眉:“她已然知道我是紫胤之事。”
  他闻言,伸出的手顿了顿,却依旧揽住我,淡淡地说:“周武天下迟早都攥在我的掌心,她如何能阻?”
  声音不大,却异常的坚定,一直传入我的心里。
  原本紧绷的身子莫名地软了下来,情丝婉转,便将蛾眉转而望向他,心海横波。
  此吾家郎君,如何行差?
  昨夜的谢苒苒因着一些陈年旧事的由头,或许惶恐无依。
  然而今日的谢苒苒,却已然忘却所有的忐忑,立定了心思,再不肯闪躲。
  这条路或许艰难险阻,或许终究无法求得圆满。
  我却只愿留在他的身边,从此朝朝暮暮,形影相随。
  天光大亮的时候,便有婢子在门外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