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承嗣立在窗前,扫了一眼轩外烟雨迷蒙的景象,又抬头看看正中匾额上方折峻丽、笔力清奇的“澶远”二字,默然不语。
  她皱了皱眉,走到他身侧,柔声道:“窗边寒气重,你旧病未愈,此时身上又有问心的毒,还是先坐下来休息一阵吧。”
  他任凭她拉着坐到里侧的梨花木椅上,忽开口问:“卿以为这座霏雪轩如何?”
  她怔了怔,不意他竟会问出此句,略加思索才答:“金玉在外,汀兰于内,实雅居也。”
  他眼望着这一室的清雅,平静地笑了笑,话语间略有叹息之意:“若非亲见,如何能想象到他竟为卿一直踟蹰至今,空留此金屋相待?”
  朝堂上,亦或是行宫里,一向深入简出的李旦便如他惯服的那一袭白衣,浅淡成世人眼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模样,飘渺清幽,静雅安然,无所求,亦无所耽。若非有这座依柳台,若非有这间霏雪轩,谁又能猜到他静如止水的心中也会泛起这样的绮丽凌波,取窈窕之章于琅嬛之府,涉银汉之水为蓬山之意,宛转成旖旎的涟漪,轻漾于碧水,渲染出这一池的潇湘情思?
  她转头去看他,四目相对,一边是浓重的墨色,一边是清浅的秋水,两相纠葛,再无多言。
  池间荷花终于落尽,只留下残茎枯花徒立在水间,慢慢褪色成无奈的颓败萧索。李旦沿着岸边低垂的烟柳一路走来,才到轩室前便听到内里简短的对白,脚步一顿,却还是迈进门去,淡笑道:“表兄谬赞了,此间庭院狭小,着实当不起‘金屋’二字。”
  他称武承嗣为表兄,便是不计较李、武两姓的恩怨,也不计较二人尴尬的身份。她听了心中一暖,便待开口谑言他虽没有建过金屋,自己却在陈阿娇的长门宫里住了这么多年。转念记起身侧的武承嗣,神思一滞,竟再说不出口,只得双唇微弯,宛然一笑。
  武承嗣早已察觉到她表情的变化,清楚她心中所忧,便神色略缓,看向李旦:“劳烦了。”他不曾言及对滴水之恩,也不曾誓为结草衔环,只因这一份恩情,他根本无法偿还,也深知李旦的出手相助只是为了她一个人而已。
  纵从无深交,机敏如李旦也依旧猜到武承嗣这三个字后隐藏的无数含义,润如美玉的脸上依旧是淡淡一笑,温言道:“表兄客气了,既来之则安之,我等暂且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旦定会设法将表兄平安送出神都。”
  武承嗣点了点头,尚未及多言,却被匆匆而来的宫人的脚步声所打断。李旦皱了皱眉,不动声色地挡在轩室门口,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那宫人浑身一颤,似是被李旦那和颜悦色的俊颜摄了魂魄去,慌忙红着脸垂头道:“启禀殿下,宫里发生了变化,前魏王畏罪而逃,庐陵王将圣驾平安救出,此刻已有人正往上阳宫来呢。”
  李旦点了点头,面上故意露出几分惊诧的神情,清澄的眸间却含着一泓吹不皱的春水,融融地望向那宫人。那宫人看得出神,恍惚记起宫里的人都说皇嗣本是月下的仙子,这般情境间便果真是那羽化成仙的优雅风姿,纵那六郎张昌宗生得绝美如莲、容颜无双,也决计不会有皇嗣这般的仙人姿容。
  宫人如此思量了半晌,才又回过神来,发觉那泓春水仍旧柔和地望着自己,面色更是羞窘,如同熟透了的虾子,嚅喏着不知所措起来。李旦笑了笑,温言道:“知道了,你且先下去吧。”
  待得那宫人跌跌撞撞地退了出去,苒苒才一眨眼,莞尔笑道:“真不知这宫里的红颜到底被你这般白白骗得蹉跎了多少青春。”
  李旦凝视着苒苒浅笑的唇角,心间缱绻无依,自思这多年的青春何止蹉跎了那许多宫人,自己又如何不是被情字蹉跎至今。转眼见得武承嗣冰冷的神色,才一正颜色,清澄的眸间果真便再不见那泓柔得可以化在众生眼里的春水,只剩下一抹淡然却略带冰冷的笑意:“旦倒不知,这宫里何时又多出了这么一个旁系派来的内应。”
  苒苒叹了口气,摇头道:“不是你不知,而是往常不必知,唯有今日才是必要。”
  那宫人从来到轩前时神态间就已不自然,灵动的双眼紧紧盯着轩门,恨不得立时冲进来才好。若非被李旦所摄,只怕轩内的二人行踪也是藏不住的。饶是方才因李旦在而不曾暴露身份,也说明这偏安一隅的上阳宫终究是被人盯上了。这里,终究是也不再安稳了。
  武承嗣皱了皱眉,缓缓站起身来:“此地不便久留,当早作打算。”
  李旦点了点头,眼望着那宫人远去的匆匆身影,沉吟道:“不如先移到我的采苹殿去,那里在宫南,离此地不远,又有湖水相环,较易避身。更何况,我毕竟还是那人的亲生儿子,皇嗣这个身份依旧会有人多少顾忌些。”
  她却柳眉微颦,摇头道:“不可,方才那宫人既然能找到此处,必是有人已掌握了我们的行踪。若此时挪换,宫中人多口杂,难免走漏了风声。且采苹殿是你的居所,虽偏安南隅,却仍是引人注目。若是李显一人来还好说,难免会顾及些许情分。若是旁人,不怕不妥。”
  李旦听了这话,也不禁凝眸看向她:“卿冰雪聪明,想得果然周全。只是这样一来,当如何才躲得过此劫?”
  她本心思敏锐,当得起李旦的一句“冰雪聪明”,自然也知道什么时候当多说,什么时候当缄言。于是秋波流动,转眼看向武承嗣。
  武承嗣笑了笑,心知她不欲在人前张扬,却已然猜透了她的主意,便道:“我二人不妨依旧留在此处,方才既有人查探,自然会以为我们必被惊动,又换了新的隐蔽之所。此处,反而是最安全的所在。”
  李旦见状,莞尔一笑:“既是如此,旦便先去与七哥会面。此轩之下仍有密室一间,素无人知,可堪临时之用。”试问,玲珑如李旦,如何不会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她笑了笑,眼望着那道月白如旧的身影轻声道:“君亦当保重。”眉目浅画,恍惚如旧年的相王府中,他吟一联佳句,她煮一壶清茶,一笑解千愁。
  武承嗣看在眼里,薄唇微抿,别无他言。
  *****************************************************************************************************
  此时距上次武瞾的莲池宫宴已过了大半个月的光景,这二十余天里,战火、政乱、兵祸接二连三地降临在周武朝被称为神都的洛阳城,令得这座素以繁华著称的城池分外的萧索。
  李旦踏着满地的残叶缓步而出,便看到宫门前骑在马上的那道身影,不复少年时的勃勃英姿,却平添了几分苍凉的神色。
  见得李旦出来,张昌宗优雅地骑在马上,略为俯首道:“昌宗见过殿下,不知上阳宫内可有异动?”此时的李旦依旧是皇嗣身份,然而李显却率领大队人马围困在上阳宫外,见面只称一句“殿下”,却并不下马见礼,似是对他皇嗣的身份毫无顾忌。
  李旦只是不以为意地轻轻一笑:“劳张大人挂念了,宫内一切如常。听闻陛下脱困,本宫正欲往紫宸殿请安。”自张氏兄弟得宠以来,宫中之人一向随女帝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如今李旦不提这一称呼,却直称张昌宗为张大人,听来客气,实则却是暗讽。只因张氏兄弟的官衔,无论是控鹤监供奉还是奉宸令,看似光彩夺目,说到底却都是武瞾设给男宠的虚衔。
  张昌宗最恨被人提及此事,遂精致的唇角一勾,靡丽的双眼却全无笑意:“陛下此时正在静休,吩咐了不得打扰,殿下还是静候陛下传召吧。如今宫中四处清剿反贼,不知殿下可知武承嗣那厮现在藏身何处?”
  李旦看了看张昌宗,安之若素道:“上阳宫地处偏僻,本宫也不过是片刻之前才得知宫中大变,其余的事自是不知。”
  张昌宗闻言一笑:“既是如此,昌宗这就带人守卫在上阳宫四处,一则可护卫殿下安全,二则也可顺便探查反贼下落,避免有人走脱。”
  李旦面上仍是风轻云淡,话语却冷了几分:“这上阳宫的安危自有宫中侍卫负责,张大人还是早些到别处查探,或许会有逆臣下落也未可知。”
  张昌宗冷哼道:“此事恐怕由不得殿下,昌宗既是奉陛下旨意四处巡视,自当尽责才是。”说罢,便一挥手,示意跟随的侍卫冲进去搜查。
  李旦不动声色地挡在门前,眉目微沉,冷言道:“张大人切莫忘了,旦仍是皇嗣。”
  张昌宗挑了挑眉,眼中满是不屑,才要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