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宽厚地笑了笑,宠溺地看着李裹儿:“如此说来,裹儿想要什么赏赐?”
  这个此时号称李唐王室的第一美人闻言,便拍手笑道:“过几日便是中秋,儿臣见此处风景极美,父皇不如将这昆明湖赏给儿臣专来赏月?”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倒比方才那首《回波词》引起的轰动更为强烈。须知,这昆明湖本是李唐王室的御苑,且其水域实为全城人所依赖的水产品产地,如今竟要赐予公主,势必将引起一场大风波。
  如今诸公主中以长宁公主李宁儿和封为安乐公主李裹儿风头最劲,二人仗着帝后嫡女的身份在长安城中呼风唤雨,声名显赫。城中诸多的田地房产皆归于二人名下,安乐公主因近来长宁新购置了几处极好的府邸,正盘算着借此机会争得风头。
  此际,众臣揣度李显以往对妻女的宠爱,皆暗叹昆明湖即将不保。岂知李显却只是宽和地笑了笑:“昆明湖关系重大,惟独此事为父不能应允,不如再想些别的赏赐吧。”
  裹儿听了只是不依,晨吟看了看爱女,笑道:“这倒容易,前日里便说要封赏裹儿还一直未曾定下来,如今加在一处再赐宅邸就好了。”
  李显听了便扬眉道:“此事便这样定下来吧,过几日让叶静能拟一个名单,将诸位公主的封赏定下来,在长安城里开公主府,咱们君臣也一起热闹热闹。”
  群臣听得瞠目,然则想到几位公主都是在软禁之中长大成人,也的确受尽了苦头,对于这位君主对子女的过于慷慨的宠爱也就都释然了。
  日影将微,酒尽羹残,李显在群臣的簇拥下走向龙辇,身侧的晨吟衣裙华美,其后上官婉儿和何知韵缓步而行,皆举止端庄,进退得体。
  李旦携苒苒立在辇前,躬身相送,却听得李显忽问:“豆卢孺人入府有多少年了?”
  苒苒怔了怔,才答:“禀陛下,臣妾十五入府,幸得相王垂帘,今已三十年有余。”
  李显点了点头,一面举步迈上龙辇,一面开口道:“朕今晨看了芮国元公的折子,言及孺人久处禁闱,特乞出内,词旨恳到,实是有诏见许。”
  李旦听了,任其七窍玲珑也唯有立在当场,心神俱惊。
  这芮国元公便是左仆射平章事兼相王府长史豆卢钦望,也是豆卢飞燕的伯父。如今由他亲上奏章,求皇帝做主,送豆卢飞燕出府与家人团聚,纵是李旦千般不舍,也是难以推拒。他盘算了无数次,却惟独遗漏了这个人。
  一表奏章,诸事皆改。他想过此事终难避免,却没想过会这么快,这么猝不及防……
  作者有话要说:  


☆、自是潜家去

  来相王府时,她已是一无所有,唯有当初从魏王府带来的一套妆奁算得是旧物,依旧用一方素锦包了,绾成丁香结,放于桌前。
  李旦默然看她整理好包裹,才幽幽叹气:“这么多年的朝夕相伴,终究是留不住卿半点印迹。”
  她听了不觉莞尔,转而走到李旦面前,伸手去解他的惯常佩戴的那块白玉云纹佩,又施施然走了回去,将玉佩悬在了自己腰间。
  他本满目离愁,见此情景却不免失笑:“才说了卿不曾留下半点印迹,好端端的,如何又来夺我的玉佩?”
  她抿了抿唇,清丽的眸子缓缓扫过室内熟悉的陈设,才定在他微染霜色的面容上:“苒苒初来之时,府宇倾覆,唯一钗一裙尔。此间之物皆使君亲手所赐,如何还有什么物件可以留给使君以作念想?”
  他皱了皱眉,才要开口却听得她又继续说了下去:“苒苒感怀使君情意,无以为报,唯有将使君之物留于身旁,时以为念,聊作心意。”
  他听了,微怔,心湖间忽泛起一片涟漪。
  曽以为倾慕一人,总当留下些印迹。却不想,原来最深的,不是留在自己心里,而是留在对方曾风轻云疏、恬静淡然的心底。
  哪怕只是一块玉佩,一个时时记起的感念。她要他忘记,却要自己记得。
  如此,如此。
  *****************************************************************************************************
  豆卢钦望本为李旦府内的长史,因而府邸距相王府自也不甚远。
  李旦扶了苒苒一同登车,才笑道:“此番回府皆因亲情难舍,本王自当送孺人一程。”
  她心知是李旦顾念她的处境,恐她如此到豆卢府上会引来奚落欺凌之数,市井之言虽不可信,却亦是人言可畏。这一路,他自然是送了她去,稳妥安顿下来才是好的。
  香车宝马,暗紫轻帘。她素衣淡颜钗环尽褪,他一身月白锦袍宁静清雅。这一幕,似曾相识。
  “其实,仙蕙她——已经殁了吧?”她忽问道。
  他略带疲惫地闭上眼,勉强扯动唇角:“终究是瞒不过卿。”
  她叹了口气:“我早该猜到的,你不是会忽然改变早就订好的事的人。若非是仙蕙出了事,你怕我骤然得知会过度伤心,也不会这几日一直对我寸步不离。那夜的酒,我本以为是自己因旧时的夜雨醉天香勾起了回忆,故而醉得极快。现在想来,却多半是你早就在酒里下了药,趁我睡了才去料理仙蕙的后事。”
  李旦苦笑:“卿太聪明,我本也没想过要瞒过卿,只是想迟几日再讲罢了。仙蕙下葬前定要见武延基最后一面,我本已派人阻她,却仍被她偷偷闯了进去。待我发觉时,她已然在墓室里……”
  “仙蕙这孩子,性子不似她的父皇母后,终究太倔强了,”她皱了皱眉,“我早该想到的,若非她当真与延基同穴而眠,后世所见的……”
  “事已至此,我也只有将他们夫妻二人都安置好,情深一场,终究葬在一处,也算是好的。”他眉目间如远山寒林,云雾不散,渗着一丝她懂得却宁愿不懂的慨叹。
  她叹了口气,幽幽垂下头去。他明白她没有办法为武承嗣保全武延基的性命,没想到如今就连仙蕙也救不下,故而难过,遂叹了口气,转而道:“后面的车里是卿寻常穿过的一些衣物,我命人收了也装在箱笼里一并带去。卿虽是要早晚离开长安,然若则太急,未免露了痕迹。还是要在豆卢府上多住一段时间才能另作安排。”
  她点了点头:“殿下心细,他那边仍无音信,只怕还要等得久一点。”
  李旦的手顿了顿,忽皱眉:“卿的意思是,此番的豆卢府上呈的奏章不是出自武承嗣的意思?”
  她转头看他:“自然不是,苒苒昨日还以为是殿下授意他上的奏折。”
  他不免苦笑:“豆卢钦望虽是我府内的长史,这些年因为飞燕早亡,我又素不理政,较之旧年也是生疏了下来。我昨日听得皇兄的话,也只当是武承嗣暗地里命人拉拢了他去做这桩事,回来也不曾细问。若不是武承嗣所为,此事又当何解?”
  二人静默良久,终将视线齐齐转向了天街的尽头……
  *****************************************************************************************************
  朱红蟠龙柱间紫云缭绕,何知韵手托金盘缓步而行,一身考究的宫装材质精良、剪裁得度,不比中宫韦后的常服逊色半分。
  远处,依稀传来谈话声,她行至后廊处,压住脚步悄然听去。
  “陛下,豆卢家那边已经都安排好了,断无差错。”那声音明显是刻意压低的,她却分明听出了那是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长贵。
  李显在门内叹了口气:“如此便好,终归相识一场,也不必太难为她。”
  长贵应了一声,随即向门外走去。她深吸了一口气,自内廊走出,巧笑道:“臣妾亲自做了一碗云腿雪丝羹,炖了一下午才做好,陛下定要尝尝。”
  李显见她此时出来,不觉一怔,遂见长贵尚未离去反而放下心来,以为是时机巧合,因挥手示意长贵离开,才笑道:“爱妃的手艺自然是好的,只是辛苦你劳累了一下午,朕实是心痛。”
  何知韵闻言,笑着将手中托着的物件放在御案上,白玉碗,黄金盘,其内碧光漾漾,雪色泠泠,果真不同御膳房里寻常所制。
  李显尝了一口,笑道:“爱妃的这碗羹,就是比起昔日杨钧的手艺也当是不遑多让。”
  自李显登基以来,杨钧便被晨吟从御膳房调到了自己的小厨房,专门负责自己常日的膳食。他心中有愧,不愿多面对晨吟,自然更不会去她那里重尝杨钧的手艺。
  纤纤玉指悠然调羹,在乳白色的液体间划过淡淡的波纹。
  “陛下,听说安乐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