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宅小家 作者:七七冉(晋江vip2014-01-16完结)-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宜璟、苏宜瑜和琬姐儿此时正站在正房外面,听到父母的谈话,都心里发酸。

    苏宜璟乍一听闻祖父的死讯时,已经红了眼睛,现在又忍不住红了眼。苏宜瑜和琬姐儿出生后都没有见过老侯爷的面,所以没有什么感情,但听到父亲母亲的话,却觉得很难过。

    接下来的几天,朱氏打起精神和沈嬷嬷一起处理府里的行李、人员、庄子、铺子等事情,琬姐儿也在旁边看着。

    幸亏早就做了准备,现在只是提前两个月回京而已,因此还算比较顺利。

    大件的东西,已经运到船上去了,至于贵重的和日常用的则跟着人一起走。至于下人,除了几个本地的婆子,基本上都全部带回京城。在广州府的庄子、铺子则全部都转手卖了,毕竟离得太远了,怕出什么乱子,卖了钱再在京城置办也是一样的,虽然京城的铺子庄子肯定在价钱上要贵点,但是离得近总是好打理的。朱氏本来以为这么匆忙,怕是要贱卖了,但是却没想到因为自己庄子、铺子的位子好、出息高,只刚放出消息就按市价卖了。

    苏文瀚则忙着衙门里的事情和向交好的几家大人告辞。

    等这一切都处理完的时候,琬姐儿一家终于在五天后踏上了回京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

 34大宅门



    九月的初秋,晨风已经开始带着阵阵寒意。在这样的一个清晨,苏文瀚和朱氏带着孩子启程回京城奔丧,同行的还有镇国公府的赵灵芸和赵云煊。本来镇国公府的意思,是让两人到十月份的时候再回京,毕竟局势已经开始白热化了,能让孩子躲一天是一天,但是又不放心让两个孩子单独上路,现在刚好苏文瀚一家要回京,于是就劳烦他们顺带照顾一下。

    他们这一次回京,行程比较紧密,一路上除了要避风雨或是补充食水外,一般不靠岸过夜,于是只用十多天功夫,就到了杭州,在那里换了内陆河船。由于内陆河船不像海船那样大,于是苏文瀚和朱氏让管家带着大半的管事、粗使丫鬟婆子、侍卫,在杭州另外雇船装那些大件的东西,一路运往京城。

    自家一家和赵云煊、赵灵芸两个人则带着日常用的和那些贵重的东西,雇了一艘两层的船先走一步。

    由于赶时间再加上琬姐儿、赵灵芸的年龄也还少,就没有顾忌那么多,都在船的上层住了下来,朱氏带着琬姐儿、赵灵芸住在西仓,苏文瀚则和苏宜璟、苏宜瑜、赵云煊住在东仓。琬姐儿一般都是和朱氏、赵灵芸在西仓说话,偶尔出来船厅透个气。

    趁着在船上空闲的时间,朱氏把威远侯府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她的祖父,名叫苏定松,封爵是一等威远侯,承袭自跟随太祖皇帝东征西战的太祖父。祖母章氏,娘家是清贵的翰林,只是到现在已经渐渐开始没落了。祖父一向少管家事,但祖母却是整个家族的掌控者,最不能忍受有小辈违逆她。

    大伯父苏文浩,还有大伯母宋氏。苏文浩在礼部供职,正五品的礼部郎中。宋氏是内阁学士宋学士的嫡孙女。苏文浩与大伯母宋氏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长子苏宜琛、幼子苏宜璋和次女苏如瑛,另外还有庶出的长女苏如珊和次子苏宜玮两个孩子。苏宜琛已经订了亲,定的是户部尚书王家的嫡长女。长女苏如珊已经于去年出嫁,嫁的是国子监祭酒陈大人家的嫡次子。

    三叔苏文波,三婶梅氏。苏文波任职大理寺右寺丞,正六品的官职。梅氏是翰林院梅翰林的嫡次女,在家似乎不怎么得宠,且母亲早逝。苏文波与梅氏仅育有一子一女,长子苏宜琏,长女苏如珍,还有一个庶出的女儿苏如珠。

    四叔苏文涛,四婶章氏。苏文涛是个正七品的闲职,章氏是老夫人的内侄女。苏文涛和章氏育有一子一女,苏宜瑞和苏如瑶,苏如瑶则是那个被批“贵不可言”的孙女,深得老夫人的喜爱。苏文涛另外还育有庶出的一子两女。

    所以现在威远侯府的孙子辈有孙子八个,孙女八个,共十六个。按家族排行来讲,分别是大爷苏宜琛、二爷苏宜玮、三爷苏宜璟、四爷苏宜瑞、五爷苏宜琏、六爷苏宜瑜、七爷苏宜璋和八爷苏宜环,大姑娘苏如珊、二姑娘苏如瑛、三姑娘苏如珍、四姑娘苏如琳、五姑娘苏如琬、六姑娘苏如玟、七姑娘苏如瑶和八姑娘苏如珠。

    还有一个姑妈,也就是住在侯府的陈苏氏,还有她的一子一女,陈淑兰和陈元朗。这些就是现在威远侯府所有的直系亲属了。

    琬姐儿差点没被那一堆的“宜”、“如”给绕得头昏脑涨,多亏朱氏不厌其烦地来回讲,她才把所有的人名与排行记住了,然后是倒吸一口凉气:原来我家有这么多亲戚呀?而且都是要在一个宅子里生活的那种。

    朱氏就这样啰啰嗦嗦的一直和琬姐儿讲侯府里面的那些事情,特别是什么要注意,不能让人抓到什么错处。

    就这样,在内河船上又过了三四天,她们在离京城还有两天路程的地方上了岸。又坐了一天的马车,眼看明天下午就要到京城了,苏文瀚让大家去驿站休息一晚上,明天好赶路。

    驿站的房间还算干净,饭食也能入口,现在在此借宿的只有苏文瀚一家人和一队送贡品入京的官兵,驿丞倒是侍候得很用心,连跟随的下人的酒饭也不马虎,还叫差役们准备新鲜的草料给他们喂马。

    由于带的下人不多,再加上出门在外,苏文瀚和朱氏怕几个孩子不习惯,就住在了一个两进的大院子里。依旧是苏文瀚和朱氏住在正房,苏宜璟三个住在东厢,琬姐儿和赵灵芸住在西厢。

    吃了饭后,苏文瀚和朱氏就回正房商量明日入府的一些事情,苏宜璟和赵云煊在东厢讨论些什么,苏宜瑜也跟着在听。琬姐儿和赵灵芸两个觉得坐了一天的马车,腰酸背痛,就干脆躺在西厢的炕上聊天。

    琬姐儿和赵灵芸正说着话,突然房间的门被打开了,但是却没有看见人走进来。琬姐儿就要红笺去看看,是什么人打开了门。

    红笺过去看了看,却没有看到人。赵灵芸觉得奇怪,就拉着琬姐儿走了过去。

    哪知道刚走到门口,突然有一股力道撞到了身上,待琬姐儿稳定身体的时候,就感觉一只手掐住了自己的脖子,力道有些大,琬姐儿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他的食指按压处的动脉跳动得格外的有力。

    再看赵灵芸,也被一个穿着士兵衣服的人掐着脖子,红笺却已经倒在了门口的地上,门却已经被锁上了。

    琬姐儿和赵灵芸被拎到了炕上,用绳子绑在了一起。赵灵芸这时候已经吓得脸色苍白了,琬姐儿只得尽量保持冷静,用手握了握赵灵芸正在颤抖的手。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那个先前掐着赵灵芸的士兵从身上抽出了一把匕首,放到了琬姐儿的脖子上,而另外一个士兵却正从床帘上扯了一条布。琬姐儿这才发现拎着自己的那个人的左手正在滴血。

    “姑娘、苏姑娘,你们在里面吗?怎么把门锁起来了。”门外的脚步声停了下来,只听见赵灵芸的贴身丫鬟惜霜在外面叫的声音。

    琬姐儿明显能够感觉到惜霜的话一说完,放在脖子上的匕首又重了几分,一条细细的温热的液体沿着脖子往下流。

    “啊!”赵灵芸许是看到了琬姐儿脖子上的血丝,尖叫了一声,就晕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35应对



    “姑娘,姑娘…”许是惜霜听到了赵灵芸的尖叫声,于是连叫了好几声。

    “惜霜,我和芸姐姐在里面玩呢。”琬姐儿勉强清了清自己的喉咙,强迫自己尽量用平常的语气说道。第一句的时候话里还是带点颤抖和艰涩,但是再说的时候就恢复了正常,“我和芸姐姐已经准备睡了,正在床上闹着玩呢,怕你们在进来吵着我们,便把门锁了。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琬姐儿说完就感觉到脖子上的匕首轻了一些,但是仍旧没有放下来。

    “沈嬷嬷让我给姑娘送了两碗姜汤过来,说怕姑娘们从广州过来,一下子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睡觉前喝碗姜汤去去寒。”惜霜听了琬姐儿的话,果然压低了声音说道。

    琬姐儿听了惜霜的话也急了,生怕她在说什么,于是说道:“你把姜汤端下去吧,就说我和芸姐姐已经睡了。再说这床上的被子也厚实,我和芸姐姐两个睡在一起也不觉得冷。”

    惜霜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声应道然后端着姜汤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