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0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不断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以及在大型染料厂之间开展激烈
竞争的中心。
    为了使新的发明能得到利用,需要有巨大的资金作长期投资。发明日新
月异,因而在 20 世纪初,就有企业集中的趋势。早在 1904 年就已有一个染
料工业的利益集团建立起来,到 1916 年参加集团的有上述 3 个厂以及另外 3
个厂。
    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韦(1832~1922 年)发明的一种新的氨苏打法
一度使制碱业受到震动。勒布朗法代价昂贵,逐渐受到排挤。在法国,勒布
朗方法直到 1910 年才最终放弃不用。在萨勒河畔贝恩堡巨大盐矿,德国第一
座苏打厂兴建起来,根据索尔韦专利从事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当时居于领先地位的德国染料工业带来了严重后果。
1913 年,德国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80%。战争使德国不能再向很多国家提供
产品,并促使这些国家建立它们自己的工业,没收德国厂商在敌对国的子公
司的财产以及德国专利。由于炸药与焦油染料的生产设备和原料是同样的,
美国在战争期间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炸药工业,在战后,这些工厂转而生产
染料。1914 年以前,美国的染料是由德国供给的。美国化学染料公司就是这
样发展起来的,以后又与世界最大的企业杜邦化学康采恩合并。
    在英国,一战后也创立了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它把最大的英国化工厂组
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康采恩。康采恩避免了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
促进了通力合作,查清了生产规模,形成了名牌产品。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
形成国际竞争能力。染料的使用范围当然不只是纺织品,皮革、油漆、皮毛、
造纸、印刷、粉刷以及贴面装饰都使用染料。
    早在焦油染料工厂建厂之初,工厂生产就不片面地集中于染料一项。除
了硫酸和苏打之外,还经常生产无数其他品种的化学产品。除了大量生产的
染料和肥料外,还生产中间化学产品和制剂。除了大企业外,各国还有为数
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主要是对中间产品继续进行化学加工。
    由于很多化学工厂是从药铺或从大的药房发展起来的,不难看出,制药

业这一特殊行业主要是从这些药厂或药房发展而成的。它在德国 20 世纪的下
半叶获得繁荣昌盛,在有名的医生和药物学家的紧密合作下,生产药物和疫
苗。赫希斯特染料厂从 1833 年起也从事药物研究,大量生产合成药剂。药物
引进市场并被介绍后,其产品品种日益扩大,例如匹拉米董、结核菌素、奴
佛卡因、胰岛素等。特别是病理学家保罗·埃尔利希(1854~1915 年)的发
现被证明成绩特别巨大。埃尔利希是化学疗法的创始人以及“六六六”的发
明者。在埃尔伯费尔德及勒弗库森的拜耳染料厂也创建了制药部门。阿司匹
灵与佛罗那在工业上的意义并不逊于赫希斯特的药制品。制成这一种或那一
种药品,经常事先需有长年累月、耗资很大的准备工作以及临床试验,才能
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带来利润。今天德国制药工业共有大、中、小企业 600
多家。

         第三次技术革命

         新一代技术革命

    继现代物理学革命之后,20 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
空间技术的出现,开始了现代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其内容之丰
富,影响之深远,都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新的技术手段也
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新的发展。在
物理学、化学的影响下,现代生物学有了决定性的突破;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科学技术的一系列划时代的进展,揭
示了物质世界不伺层次的运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
学科,还产生了象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这样的综合性、基础性理论。现
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丰硕成果,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而
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或正在继续产生极深刻的影响。许多现代的
新兴工业和行业在不断地涌现,为人类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文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产的状况所决定的。正是由于工业
化以来,冶金工业的巨大发展,强大动力基地的建立,机械加工能力、工艺
水平的提高,为新的科学思想出现和新的技术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生产的发展又以空前强大的精密仪器和设备武装科学技术,为新的科学技术
探索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生产的增长是和消费紧密联系的,它要求人们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研究更经济合理的利用能源的方式,开发新的更强大
的能源;生产的发展也扩大了对特殊材料的需求,它要求研制和提供能适合
各种工艺技术要求,更坚韧、耐高温、抗腐蚀,电气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优
异、价格低廉的新材料;生产的发展中出现了高速度、高温、高压、剧毒等
许多人们无法操作和直接参与的工艺过程,进一步突出了人的生理条件与工
艺技术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就要求研究不需要人直接干预就能自动控制
的生产技术。这充分表明,正是生产的发展和需要促进现代技术革命。
    19 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革命,为第三次技
术革命开辟了道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是物理学革命的伟大成果,它
不仅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扩展到了高速和微观的领域,而且有力地促进
了其他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为新的技术领域的开辟提供了理
论基础。通过核物理的研究,实现了核爆炸,建成了核反应堆,使原子能的
开发和应用成为现实;通过对分子、原子和固体中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探索,
以及对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的特殊矛盾的研究,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巨大发
展;在机械的、电磁的电算工具的技术基础上,吸取了数理逻辑和电子学的
成果,诞生了电子计算机;而空间技术则差不多集中和物化了现代科学技术
的一切重要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社会化集体
劳动,其研究规模的巨大、探索领域的深广,都远远超过以往。因而现代科
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耗费的物资、人力和社会财富,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据统计,1896 年全世界科研人员只有 5 万人,而到 1953 年,即第三次技术
革命兴起初期,已发展到至少 40 万人;1896 年全世界科研经费还不到 50 万
镑,而 1953 年则达到 20 亿镑以上,增加约 400 倍。过去价值几千美元的实
验装备已不可多得,而现在一个大型研究项目投资往往数以亿计。美国研究

原子弹花 20 多亿美元,研制和生产混合集成电路的 IBM—360 电子计算机系
列花了 15 亿美元,而“阿波罗”登月计划投资高达 300 亿美元。科技队伍的
壮大、科研经费和先进实验装备的提供,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巨大进展和第三
次技术革命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进程。战争给亿
万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 4 万亿美元物质财富的损失,也使一些重要
的科学研究延缓和推迟;但是,一些与军事有关的项目和领域则得到加速的
发展,许多新技术首先是由于军事的目的而受到到重视和得到优先开发。在
敌对双方激烈竞争中,往往不惜工本不计代价地投入到某些关系到军事实力
的技术研究。为了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美国在英国、加拿大的
合作下,调集了 15 万科技人员,动员了 50 余万人,前后花费约 22 亿美元,
以这样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原子能发展计划,如果没有战争形势的
推动,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希特勒德国没有能制造出原子弹,但是他的一些
科学家却研制出了 V—2 火箭。战争结束时,美国和苏联瓜分了德国研制 V—
2 火箭的人员和设备,这对两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无疑是笔宝贵的财富。在考
察战后空间技术的巨大进展时,不能忽略它在二战中已有的技术准备。电子
计算机也是在二战中为适应弹道计算的需要而加速研制的。正是由于军事上
的紧迫压力,促使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