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0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现在往往用这句成语来比喻和讽刺言行不一的人。

           外强中干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
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
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
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
文是‘外强中干’),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
    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
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外”是外表,表
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
上内部力量空虚。
    和这近似的成语有“色厉内荏”。“色”是脸上的神色;“厉”是凶猛;
“荏”是软弱。这句成语是说外表强硬而内心胆怯。

           生吞活剥

    唐朝时,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
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创作”。当时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
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
    大臣李义府写了一首“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的五言诗。意思是要
把天上的明月雕刻成歌舞时用的扇子,把空中的彩云剪裁成跳舞时穿的衣
裳,想象奇特。张怀庆一看,便抄了下来,并在每句诗的开头加上两个字,
凑成了一首“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的七言诗。经他这么一“创
作”,诗句都不通了,谁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
    张怀庆这首诗一传出,人们就议论纷纷,有人根据他常常抄王昌龄、郭
正一作品的行为,还给他编了顺口溜,嘲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这句话,经过简化成了成语“生吞活剥”,
使用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用来比喻一些人不经过思考,不经过消化,就生
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方法。

           四面楚歌

    “鸿门宴”之后,项羽、刘邦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加深了。双方
又发生了多次战斗。项羽本来兵精粮足,但由于他实行了错误的政策,失掉
了人心,所以军事上节节败退,最后被刘邦的汉军包围在垓下(现在安徽省
境内)。
    一天夜里,项羽突然听到军营外边歌声四起,歌声凄凉悲切,动人心弦,
原来唱的是项羽家乡楚地的民歌。
    项羽军中不少人是楚地的士兵。这时听到家乡的民歌,有的情不自禁地
跟着低唱,有的被歌声感动得热泪滚滚。全都想念起家乡来了,哪里还想打
仗。项羽听到歌声,大吃一惊。他想:“楚国大概全被汉军占领了吧!要不,
汉军里哪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呢?想到这里,他一骨碌爬起来,准备与刘邦决
一死战。但冷静一想,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外面又包围得严严实实,怎么能
行呢?他只好决定拼死突围。他一面愁闷地喝着酒,一面想着这些年来的战
斗生活和眼前的惨败,伤心地和心爱的妃子虞姬告了别,就带着士兵冒死冲
了出去。
    项羽冲杀了一阵,带着剩下的一点士兵杀出一条血路,但是汉军紧追不
放,把项羽一直追到了乌江边上。项羽眼看无路可走,想到失败的局面已无
法挽回,也没脸再回江东去见家乡的父老,就悲惨地自杀了。
    这就是有名的“霸王别姬”的故事。成语“四面楚歌”就是从这个故事
中产生的。“楚”是古国名,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一带。“四面楚歌”字面
上是四面八方全是楚地的歌声,引申开来是四面八方全都反对,陷入了非常
孤立的境地,用来形容极端孤立的境况。

           司空见惯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在政治上谋
求改革,失败后降了职,被贬到偏僻的地方去当刺史(官职名),晚年才回
京城。回京途经扬州时,他的朋友李绅为他举行宴会。李绅当过“司空”(官
职名),家里很富有,也很讲究排场。宴会上喝酒谈笑,李绅又让歌女出来
演唱,并要她们向刘禹锡殷勤地敬酒。面对这种豪华场面,刘禹锡情不自禁
地吟了首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成语“司空见惯”就是由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压缩而成的。“司空”
原诗中指李绅。“见惯”是看得习惯了。现在“司空”已经失去了具体意义,
这句成语用来形容看得太多、便不足为奇。
    类似的成语还有“屡见不鲜”。“屡”表明次数多;“鲜”是新鲜、新
奇。也是说,见多了也就不觉得新鲜了。

           对症下药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
    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
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
    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
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怎
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
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当
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
    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对症下药”。“症”指病症。现在这成语的用
法广泛得多。不光形容治病,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
和方法的,都可以用这成语来比喻。相近的成语还有“有的放矢”。“的”
是靶子;“矢”是箭。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对症下药”强调的是要根
据客观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有的放矢”强调的是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带兵攻打山戎国,获得了胜利。山戎国王逃到了孤竹
国。齐桓公紧追不放,又向孤竹国进军。
    去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等到孤竹国被打败时,已经春去冬来了。出
征时还有茂密的树林,现在尽是枯枝败叶;那时只见遍地的鲜花,现在全是
茫茫的白雪,来时道路的痕迹,一点都找不到了。齐国军队迷了路,被围在
山里,齐桓公焦急万分。这时候,大臣管仲想出了个办法,他让士兵牵出几
匹老马在前面带路。大军紧紧地跟在后面,就这样终于回到了齐国。
    成语“老马识途”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是老马认识道路。“途”
就是路途、道路。现在一般用它来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了解规律。有
时候也写作“识途老马”,意思是一样的。

             老当益壮

    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曾在北方经营畜牧业,因为管理得法,发展很快,
许多人都来投奔他。
    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对他周围的人说:“大丈夫立志,越是穷困,越要坚
强;越是年纪大,越要不服老(原文是‘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人们听了,都很佩服他。
    马援有几千头牛和羊,还有大批粮食,但是他不看重这些财物,常把经
营得来的钱分给大家,自己却过着比较朴素的生活。他说:“积累资财,就
在于用它来帮助别人,否则,只不过是一个守财奴罢了!”
    马援在这里说的“老当益壮”,后来被引用,成了成语。“当”是应当;
“益”是更加;“壮”是雄壮、强壮。常用来形容年岁越老,志气越壮,干
劲越足。

           死灰复燃

    西汉时候,有个大臣叫韩安国,因犯罪,被关进监狱。狱官田甲常常侮
辱他。有一次,韩安国气愤地对田甲说:“烧过的炭火灰难道就不会再燃烧
起来吗(原文是‘死灰独不复燃乎’)?”意思是难道我会永远坐监牢,就
没有出头之日了吗?田甲听后冷笑一声道:“如果能再燃烧起来,我就撒泡
尿浇灭它!”
    后来,韩安国果然出了狱,并且担任梁孝王的内史。侮辱过韩安国的田
甲怕遭到报复,就偷偷地逃跑了。韩安国扬言说:“田甲要是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