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酷,往往一人犯罪,诛连九族,叫做“旅诛”;一家犯罪,诛连邻里,叫
做“连坐”。动不动就被罚做苦役,处以酷刑,有的斩脚,有的割鼻,有的
处死,押送到官府去的罪犯随处可见。黑暗的现实在陈胜幼小的心灵里埋下
了反抗秦王朝暴虐统治的种子。
    陈胜小小年纪就开始给地主家做长工了。可他人小志不小,人穷志不穷。
每每做苦役闲下来的时候,就一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就
该祖祖辈辈受苦受累?为什么财东游手好闲却享不尽荣华富贵?难道穷人的

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该受苦?富人的孩子一出世就注定该享福?这一切是由
谁主宰的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明白了:财东欺压穷人,为所欲为,是因为他
背后有个秦王给撑腰,不推翻秦王朝的统治,人民就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于是他萌生了推翻秦王朝,建立农民自己政权的念头。
    有一回,他和长工们一块给地主耕地。炎炎烈日炙烤着脊背,拉犁的绳
子在一个个瘦骨嶙峋的肩头印出道道伤痕。陈胜实在不堪其苦,心中不免升
腾起一股不平之气,他甩掉肩头的犁绳,走到田埂上,不干了。世道不公,
秦王朝的种种暴行,乡民们的百般苦痛,一起袭向他的心头,推翻封建暴政,
建立农民政权的愿望更加强烈。想着想着,他满怀着憧憬把一句不着边际的
话甩给同伴:“伙计们,将来我要是富贵了,决不会忘记你们的。”长工们
自然不知道他心里的秘密,更不可能了解他的志向与抱负,就纷纷讥笑他:
“你一个小长工,拼死拼活地给人家种地,填饱肚皮就不错了,还能混出什
么好来?”面对着一群讥笑他的长工,陈胜只好长叹一声:“唉!燕雀安知
鸿鹄之志!”
    后来,陈胜真的和吴广一起在大泽乡发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实现了他少年时的鸿鹄之志。

      浪漫诗风之祖——屈原

    屈原(前 340~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
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其传世之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他的作品富有独创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
远的影响。
    少年时代,屈原家住山上,每天读书必须跨过湍急的溪水,穿过苍苍林
莽到山下的乐平里。他早去晚归,家里人很不放心,妈妈常让姐姐屈须到书
房去接他。
    一天,浓重的夜色笼罩着山头,屈原还没有回来。屈须到山下书房问塾
师,知道弟弟背完晚书,第一个离开书房回家了。屈须返回家里,屈原还没
回来。妈妈着急了,连忙求邻居帮忙到溪涧和后山上去找。结果,到处不见
屈原的影儿。妈妈失望地回到家,一进门,却看见屈原正吃饭呢。问他刚才
到哪儿去了,他只是笑笑,就是不说话。
    这件事引起了姐姐的好奇。第二天下午,屈须早早赶到书房,等弟弟背
完晚书,便悄悄地跟在后边。穿过树林,越过溪流,她跟着,跟着,只见屈
原在溪旁一闪,不见了。屈须以为弟弟回家了,可是到了家里,才知道弟弟
并没有回来。屈须更加奇怪,就又返回去找弟弟。
    原来,小溪旁边有一个天然岩洞,每天放学以后,屈原总要钻进这个岩
洞里刻苦读书。这个岩洞虽然不大,但景物别致:洞壁如浮雕图案,花鸟虫
草,情态各异;洞顶悬挂着石钟乳,千姿百态,水顺着钟乳石尖一滴一滴地
滴下来,叮咚叮咚,犹如玉落银盘,更显得洞里幽静深邃。这天,屈原照例
走进洞里,来到他早已支好的石桌石凳旁边,把小藤包放在桌上,掏出书本,
端坐在凳子上,低声背诵起来。他哼着哼着,不禁声音渐渐激昂起来,音韵
深沉,宛如惊涛拍岸……过了一会儿,他义坐下来,双手托腮,疲惫地闭上
双目。

    恍惚间,屈原看见一个人影从石缝中走出来,提着衣裙,飘飘悠悠地来
到屈原身旁,舞着长袖,向他施礼,然后捧着一叠厚厚的书简献给他。屈原
不由心中一怔:难道真是仙女面传天书吗?他急忙参拜仙女,接过书一看,
原来是一部《楚声》。“渔夫歌”“五谷调”“砍柴曲”“蚕花谣”“越人
歌”……尽是楚国各地民歌民谣。屈原惊疑道:“人间烟火之事,上天如何
知道?”他分外激动,再拜仙女,低声问道:“好诗向谁求?请仙姑赐教。”
说完,抬头一看,眼前仙姑已不知去向,手中天书也无影无踪。半晌,听见
一女子的声音:“真诗乃在民间!”这声音把屈原弄懵了。“仙姑在哪里?”
屈原惊叫着,回头一看,原来是姐姐屈须。屈须寻到洞里,见弟弟打盹,说
着梦话,便答了一句,这才使屈原从迷梦中清醒过来。
    屈须一边责备弟弟,一边拉着他向洞外走。一出洞,姐弟俩便听见山上
传来丁丁(zhēng)的伐木声和悠扬的山歌声。屈原央求着:“好姐姐,咱们
听一会好吗?”姐弟俩坐在溪边,只听见:
    河水清清哟,波汶像连环
    栽秧割稻你不管哟,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
    屈原听到这歌声带着无比的愤怒和怨恨,深深地感叹道:“果真‘好诗
在民间’。”他边听边记,记好了就读给姐姐听,直到很晚了才回到家中。
    从此,屈原常找樵夫、猎人、渔翁、蚕女、巫师等采集民间歌谣,并在
小溪旁这个岩洞里加以整理、吟咏。这为他后来创造出文学的一种形式——
骚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屈原以后官至三闾大夫,因直谏而遭贬。他爱国的抱负无法施展,于公
元前 278 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史家之绝唱——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 145~前 87),陕西韩城人。他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
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计 130 篇,约 50 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
武帝太初元年约三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历
史的总结,也是光耀千古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
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
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
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 10 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
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
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
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
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
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
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
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
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 我读得对不对?”
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

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
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
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
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
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索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
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从 20 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
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
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
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写《史记》的时
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 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