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
流行的二十四史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清末以来各种翻刻本大体以此为根
据。一为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集合各史较早刻本影印,原书刻误多据殿本
修改,但亦有误改之处。对二十四史简要介绍如下:
    《史记》如前述。
    《汉书》,东汉班固撰。100 篇,分 120 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创始于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班彪死后,其子班固整理补充,撰
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班固之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本书
体例大略与《史记》相同,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
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百官公卿表》
叙述秦汉官制沿革,并排比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简明扼要。是研究西
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今本 120 篇,分 130 卷。纪传体东汉史。
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
叙事喜以类相从,新立的类传有《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
《方术传》《逸民传》《烈女传》等,大部分专传也以类盯从,往往不论年
代先后。本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国志》,西晋孙寿撰。65 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
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经
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130 卷。纪传体晋代史。修撰者共 21 人,此
外唐太宗也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羲之两传后论,故旧本亦题“御
撰”。本书增立“载记”。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等十四国,皆入“载记”,
仅前凉、西凉入列传。本书词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鉴别取舍,不甚
注意,这是本书的缺点,但以诸家晋史已不存,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100 卷。纪传体宋史。本书选录诏令章奏等
文件甚多,虽嫌冗长,却保存了若干资料。入志内容,上溯三代秦汉,尤详
于魏晋,可补《三国志》之缺,惜门类不全(如无食货、艺文等志)。
    《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故
名,南朝梁萧子显撰。60 卷,今本亡失序录一卷。纪传体南齐史。有志无表,
各志亦不全,《食货》《刑法》《艺文》均缺。本书保留较多的原始资料,
对文学、思想、科学的情况也有所反映。
    《梁书》,唐姚思廉撰。56 卷。纪传体南朝梁代史。本书是现存梁史的
比较原始的记载,范缜、阮孝续、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思想、文化、医
药方面的史料。但全书无表志。
    《陈书》,唐姚思廉撰。36 卷。纪传体南朝陈代史。全书无表无志,与
所撰《梁书》相同。
    《魏书》,北齐魏收撰。130 卷。纪传体北魏史。受命修撰的虽有多人,
实由魏收独立完成。魏收从北齐统治者立场出发,以魏和东魏为正统,不为
西魏三帝立纪,称晋为僭伪,凡刘陪、石勒及宋、齐、梁、陈都入外国传。
本书中的《释老志》《官氏志》《食货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北齐书》,原名《齐书》,宋时加“北”字,以与萧子显的《南齐书》
区别。唐李百药撰。50 卷。纪传体北齐史。无表志。作者多采用王劭《齐志》,
文笔生动,并保留当时口语。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纪传体北周史,无表志,50 卷。今本多取
《北史》补入,已非原来面目。
    《隋书》,唐魏徵等撰。85 卷。纪传体隋代史。内容历叙梁陈齐周的典
章制度,详于隋代。基中《经籍志》创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
旧目当中书籍分类的标准。本书对隋朝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有所揭露,并显
示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威力。十志如《食货》《地理》《天文》《经籍》等,
综合五代,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南史》,唐李延寿撰。80 卷。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纪传
体,无表志。
    《旧唐书》,原书《唐书》,因与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区别,故称。
本书保存唐代史料,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即多据本书。
    《新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225 卷。纪传体通史。本书在史
料上对《旧唐书》有所补充,首创《兵》《仪卫》《选举》三志,并增撰各
表,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皆可供参考。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因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区别,
故称。150 卷。纪传体五代史。分梁、唐、晋、汉、周五书,故原称《梁唐
晋汉周书》。此书文献,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事实较详。

    《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宋欧阳。74 卷。纪传体五代史。列传皆
用类传。本书间采小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有一特殊史料价值。
    《宋史》,元脱脱领衔,欧阳玄等编撰。496 卷。纪传体宋代史。首创
《道学传》,以道学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辽史》,元脱脱等撰。116 卷。纪传体辽代史。
    《金史》,元脱脱等撰。135 卷。纪传体金代史。
    《元史》,明宋濂等撰。210 卷。纪传体元代史。保存了较多的史料。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332 卷。纪传体明代史。本书取材颇富,历
经三次订正,有一定史料价值。

         祖国的名胜古迹

万里长城
    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
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
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
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 6700
公里,约有 1.3 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
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
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
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
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
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
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
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
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
方巨龙一样。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
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
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
储备粮食和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
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
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
把消息传到京城来。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 10 余公里处建造一
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
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
是建筑在北京西北 50 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 20 公里的深山峡谷
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
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
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
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
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