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觉经略说-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真诠不谬’。既然是真正的佛法,那又何必一定要确知何年何月所翻译的呢?站在护法的立场,只要此经大义无误,不须过于在考据上钻牛角尖。佛陀多罗这位高僧,最后何时离开中国,到哪里去了,都没有资料可查考。
  唐代太和年间,禅宗的圭峰宗密禅师,将‘圆觉经’加以整理注疏,着成判解经本一卷,或分为二卷成为一部书。圭峰禅师后来又继续著述,阐扬‘圆觉经’深奥的道理。宋代时,东京汴梁、山西太原、四川三蜀一带,都盛行讲‘圆觉经’。
  另外根据‘佛祖统记卷三十九’的记载,唐高宗永徽六年,即西元六五五年,罽宾国的佛陀多罗,在白马寺释译了‘圆觉经’一卷。
  佛经翻译在中国
  在此,顺便向各位大略提一下,佛经在中国翻译的慎重情形。
  诸位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一位外国和尚,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在南北朝时代,秦王苻坚为了请鸠摩罗什到中国来,派出了二十万大兵,消灭了两个国家。在世界人类文化史上,只有中国才会有这种事,为了请一位学者,一位出家法师,居然派出二十万大军去接护,中国文化就有如此气派。
  派去接鸠摩罗什的大将姓吕,接到了新疆,准备进入国境时,听到秦王苻坚已经失败,他遂在甘肃自立为王,称为西凉。鸠摩罗什在西凉待了好几年,等到西凉亡了,才进入中国长安。
  鸠摩罗什到达长安以前,与中国军队相处了许多年,所以,他的中文已有了根基。再加上皇帝对他的供养与器重,他的中文当然好。而且,当翻译佛经时,参加的人很多,不是他一个人。方法是由他讲一句,其他人讨论再讨论,字字斟酌,往往为了一个字,讨论了几个月,才确定一句佛经。
  再说唐代玄奘法师的译经院里,拥有三千人之多,包括在家、出家,集合了全国有智慧、有学识的人才,而且还包括了基督教的传教士。玄奘法师甚至将祆教的经典也翻译了,有一部摩尼竺天经,不是佛经,那是祆教的经典。玄奘法师还不只如此,他把中国的老子、庄子翻译成梵文,送到印度去,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因为印度人不知文化之贵重。不过,现代的中国人,也已不像以前那么重视文化了,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憨山大师注解圆觉经
  各位手上拿的‘圆觉经直解’,是明末四大老莲池、蕅益、紫柏、憨山之中的憨山大师所著。憨山是他的号,法名德清,道德文章好得很,‘梦游集’是他一生之著作。另有‘憨山大师年谱’希望大家详加研读,尤其是出家的同学们更应细读,看人家如何读书,如何出家,如何修行,如何修道。
  憨山的母亲很了不起,对儿子读书督课甚严。他年纪小被母亲逼得紧,便问母亲为什么读书,母亲说:‘考功名做官呀!他问:做什么官?怎么做?母答:从小做起,最高可到宰相。又问:做了宰相,然后如何呢?母亲答说:最后就是罢官(退休免职的意思)。他说:那有什么意思?一生辛苦,到后头罢了,做他何用?有没有可以不罢的?母亲亦觉得此儿思想特殊,就告诉他说:那你当和尚好了,行遍天下,自由自在,努力修行的话,还可以成佛做祖。他一听,好!做这个好!所以,十二岁的时候,他妈妈就把他送到庙里。
  他的祖师亦了不起,看这个小孩骨气不凡,为他请了许多名师,教他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史、诗、词、古文等等。他的祖师一直培养他,并没有马上要他出家,而且要入世或出世,随他自己的意思。到了十九岁,他才要求祖师为他披剃。各位看看古人的胸襟气派,不像现在,一进庙里就把你的头剃得光光的。
  他的一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宗教等各方面,贡献都非常之大。他后来当了国师,连明朝的皇太后都归依他,万历皇帝没有儿子,皇太后急死了,皇帝没有儿子很严重,请憨山主持法会代帝求子,恰巧生了儿子。皇太后对他倍加尊重,同时也因此而涉及到官廷政治,曾经被贬到广州地区。在那里,他复兴了曹溪六祖的道场,岭南的佛法也因他而弘扬开来。
  这本‘圆觉经直解’,是憨山大师的注解,在此奉劝诸位多阅读他的注解,不仅可以通达教理,同时也可以充实学问,因为学佛作功夫的道理都在其中。
  以上是对‘圆觉经’的译者佛陀多罗,及注者憨山大师,所作概略的介绍。至于此经题目‘大方广圆觉修罗了义经’,暂时不讲,等全经讲完之后,再回过来解释。现在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
  如是就是这样。我闻,我听到。一时,某个时候。这是佛弟子当年集结佛经时,记性第一的阿难,将释迦牟尼佛所说过的话,凭着记忆原原本本地重讲一遍。为了征信于在场五百位已得神通的大阿罗汉们,每一部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表示是我阿难听到佛这么说的,并不是阿难自己随便说的。‘一时’的道理以前我已说过很多,此处不赘。
  婆伽婆。
  婆伽婆,梵音,亦名婆伽梵,是佛之果号。翻译佛经时,从来不翻,而只是音译,因为没有相等的字义。英文则叫作BUDDHA
  婆伽婆这个名称包含六个意义:
  一、自在:证了道,成了佛,一切自在。假如一身都是病,痛苦不堪,烦恼多多,这样就不自在了。
  二、炽盛:功德炽盛,智慧炽盛。般若经上说菩萨之功德如孔雀食毒。孔雀鸟吃了蜈蚣、毒蛇等百毒后,不但不死,羽毛反而更艳丽更漂亮。大菩萨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魔法、外道等一切法门悉皆深入,而且愈深入,般若智慧愈广大。所以,大般若经上亦说诸菩萨之智慧如大火炬,无论好的如黄金、白银、金刚钻、坏的如臭袜子、烂东西等等,丢进大火里,全被烧得精光,化为火焰光明。
  三、端严:端正而庄严,无量相好。举足投足,任何动作都中规中矩,令人钦敬。
  四、名称:名称普闻,天上天下,无所不知,因为佛是人天之师。
  五、吉祥:大吉利,大吉祥。成佛是真正的大吉大利大吉祥,不是世间普通的吉祥。
  六、尊贵:佛称世尊,此‘世’不只是指人世间,还包括物质世界、众生世界,乃至佛菩萨世界,所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婆伽婆有此六种意义,只称大自在或世尊,均不恰当。因此,一真法界的‘圆觉经’,翻译时为避免以偏概全,‘婆伽婆’只好译音不译义。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味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主持。
  佛在那里说这部大圆觉经呢?譬如‘楞伽经’是在锡兰岛上楞伽山所讲,‘楞严经’是在中印度一个国家的首都所讲;又如‘华严经’则不是在人间讲,而是在色界天上讲。那么。‘圆觉经’在那里讲?不在天上,也不在人间,是在自性中讲。
  ‘神通大光明藏’是自性境界、大光明定境界。真正证了道,自然进入此大光明定中,同时也得大神通成就。此神通不是变幻魔术,而是大智慧大般若。此神通更不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因为这五通是小神通,鬼神都有。另外第六通--漏尽通,鬼神所无,唯有大阿罗汉才有。佛当然六通具足,然而此六通尚非佛境界,佛之大神通比此六通更为广大。
  大光明藏是人人具足的自心本性,亦是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的大光明境界。此光是常寂光,无相之光,永远清净。
  三昧正受,三昧是梵音,三味就是正受。正受是真正得大定,正定的境界。禅静入定有八万四千不同的境界,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亦是八万四千境界中的一种。但是,唯有大彻大悟成佛以后,才有此三味正定。也就是说,一切凡夫将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之后,才进入正受三昧的境界。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并非一两个佛有如此境界,任何一个佛成就以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有此境界。任何一个凡夫众生,自己本身本来就具备这个境界,只是没有悟道,没有证道。只要证了道,一定进入此神通大光明藏三味正受。所谓佛佛道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光严是光明庄严,住持是永恒不变保持,住持正法,亦谓护持正法。除非悟了道,才有资格称住持,称护法。后来禅宗丛林中,也尊称寺庙之大方丈为‘住持’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以上所说是佛之境界,但是,假如众生一念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